2018年,我們一家到北京旅遊。第一個心願就是到毛主席紀念堂瞻仰主席遺容。紀念堂免費向人民開放。因此那天一大早,我們就早早到了天安門廣場,看很多人已經在那裡排隊,我們趕緊把包裹寄存好,也加入長長的瞻仰隊伍。隊伍緩慢地朝前移動,終於到了瞻仰時間,在經過警衛人員的檢查後,我們終於踏上紀念堂的臺階。警衛人員不斷地向瞻仰者宣講道:“見毛主席要脫帽致敬,保持安靜。”沒有人說話,人群靜靜地朝前移動,惟聽見輕輕的腳步聲。
進入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毛主席漢白玉雕像,與圖片上見到的一模一樣。此時一隊戴著鮮豔紅領巾的少先隊員從旁邊經過,並排加入瞻仰的隊伍。拐過主席雕像後,隨後就正式進入瞻仰大廳。眼前是一個巨大的圓柱體玻璃罩,毛主席就靜靜躺在玻璃罩中間。隨著人群慢慢的移動,我們都懷著無比敬仰的目光,瞻仰著主席遺容,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大廳裡仍舊鴉雀無聲,人群非常有秩序地從玻璃罩兩邊經過,我們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主席的遺容。瞻仰的時間總是顯得很短暫,很快我們就移動到紀念堂的南門,完成了對毛主席遺容的瞻仰。
當我們步下毛主席紀念堂南門的臺階,在明亮的陽光普照下,一種無比神聖的感覺從心底油然升起,彷彿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禮。畢竟在我們這一生中,能夠去北京瞻仰一次毛主席遺容是幸福的。
紀念堂外排隊瞻仰的人群
但是回來後,我產生了一些小小的疑問,就是在正式瞻仰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毛主席遺容與圖片上看到的不太一樣。
首先是玻璃罩不一樣,圖片上的玻璃罩是長方形的水晶罩,我們看到的玻璃罩是巨大的圓柱體,這個倒也不難理解,畢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對毛主席遺體的保護也需要與時俱進,顯然這種巨型圓柱體玻璃罩更有利於對毛主席遺體的保護,也更加利於群眾前來瞻仰。第二個疑問是:毛主席的遺體並沒有圖片上顯得那麼高大。第三個疑問是:毛主席的面容為何顯得很紅?
帶著這樣幾個疑問,我開始查閱有關資料。果然發現有類似疑問的並非我一個人,而是社會上曾經流行過一種說法,就是認為毛主席的遺體與過去相比“縮小”了,“變色”了。那麼事實究竟怎樣呢?透過查閱資料我最終得到了答案:原來,毛主席遺體保護專家和衛生技術人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主席遺體進行精密的檢測。多年積累的資料表明,毛主席的遺體並沒有縮小,體重也沒有減輕,容顏也沒有發生變化。那麼瞻仰者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感覺呢?就如同我在瞻仰主席遺容後產生的感覺一樣,認為主席的遺體沒有圖片上那樣高大,臉色顯得很紅?相關研究人員給出瞭解讀:人們只所以認為主席的遺體發生“縮小”的感覺,這完全是由於人們的視覺差異造成的。毛主席紀念堂的瞻仰大廳非常宏偉寬闊,因此遺體與大廳之間的比例,瞻仰者與遺體之間的距離,都會容易給人產生“縮小”的感覺,但實際上,主席遺體的身長和體重沒有任何變化,這只是視覺造成的。至於我們感覺主席遺容面部的顏色,有時候呈現出黃色、紅色的變化,這都是透過特質燈光進行調節的,專家稱之為“彩色配光整容”,目的是透過一定的光線對主席遺容進行保護,並不是遺容本身發生了容顏變化。
在得到這個答案後,我心中多年的疑問終於解開:原來毛主席遺體一直保護地這樣科學,處於各種技術手段嚴密的檢測中,根本沒有發生什麼“縮小”和“容顏”上的變化,這只不過我們在視覺上產生的誤差而已,因為畢竟我們看到的是一種表面,得到的是一種直觀感覺,但並非事實。
1976年毛主席逝世,以華國鋒為首的中央立即對主席遺體展開了保護工作。毛主席去世的準確時間是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凌晨2時許,華國鋒等領導同志就在202會議室緊急召開會議,緊急磋商3個問題:一是毛主席的後事問題,二是毛主席的遺體如何處理保護的問題,三是是否邀請外國代表團來京弔唁的問題。經過緊急磋商後領導同志們認為:當務之急是治喪,其次是研究如何保護毛主席遺體的問題。鑑於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巨大威望,因此中央決定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為期一週的遺體告別活動,由於告別活動時間較長,一般冷凍措施無法確保遺體的完好,尤為主要的是為了長久儲存毛主席的遺體,必須做進一步的保護措施。在會議進行的同時,具體保護工作已經展開。凌晨4時許,時任衛生部長的劉湘屏,中國醫學科學院形態學教研室第一副主任徐靜博士,就緊急來到汪東興那裡,研究保護毛主席遺體的具體措施。中央的會議一直開到凌晨5點才結束,對毛主席遺體保護作出全面部署。
劉湘屏和徐靜博士查看了毛主席的遺體,隨後他們返回醫院,向醫院領導楊純做了彙報,並對下一步工作進行研究。研究決定,由徐靜牽頭負責此事,張炳常和陳克銓組成三人工作小組。
上午9時許,三人商定毛主席遺體初步保護方案。
10時許,三人帶著藥品和器械趕往中南海。
當時華國鋒正在召開會議,見三人過來,便終止原來討論的話題,要徐靜談一談具體保護方案。
最後華國鋒說:“長期保護好毛主席遺體,世世代代讓人民群眾瞻仰,是一項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你們完成好這項任務,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你們的……”
方案批准。
下一步是實施。
初步保護實施工作一直持續到9月10日。10日下午,劉靜三人重新測量了主席遺體的尺寸。此時紅都服裝廠的師傅們為毛主席趕製了兩套衣服,一套是深灰色的厚衣服,一套是淺灰色的薄衣服。理髮師小周為主席重新梳理好頭髮,北京醫院的技師馬燕龍為毛主席做了細緻的化妝整容。
10日深夜,劉靜三人一直守護在毛主席遺體旁,仔細觀察遺體的細微變化,為長期儲存毛主席遺體做好原始記錄。
9月11日凌晨3時20分,在華國鋒、汪東興等同志的護送下,毛主席遺體被轉移到人民大會堂。
為了保護好毛主席的遺體,此時弔唁大廳裡所有能夠啟用的風冷裝置全部啟用,溫度降得很低,就算人們穿著大衣都還覺得冷。但即便如此,這樣的溫度還是不夠低,因此專家們一致認為:應該製作一個有機玻璃罩,使遺體與外部環境隔離,玻璃罩內的溫度也要降低,還要隔氧。
這個任務交到了北京有機玻璃廠手裡。於是全體職工眼含熱淚,很快完成了有機玻璃棺的製作。此時北京氧氣廠和化工系統對玻璃棺內進行衝惰性氣體的工作,使含氧量降到最低點。降溫工作同時展開,北京市半導體專家們又做出了半導體制冷降溫裝置,使棺內的溫度穩定在7-8攝氏度。
9月11日上午10時,弔唁活動正式開始。
大廳的溫度保持在15攝氏度以下。
12日,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張任恩等同志來到人民大會堂,負責檢測玻璃棺內的氣體,每天做出報表,及時向遺體保護專家提供可靠的資料。檢測的結果表明,棺內條件完全符合遺體保護的要求。
與此同時,衛生部緊急從湖南、廣州、上海等地調集了一大批多年從事臨床、病理、生化和微生物學方面的專家共計30多人,研究遺體保護的辦法。
在這段時間,華國鋒多次召開會議,直接聽取毛主席遺體保護情況的彙報。他反覆強調:一定要把毛主席遺體保護好,不能出現差錯,這是人民的重託!
13日,保護毛主席遺體領導小組成立,華國鋒擔任組長。
弔唁活動一直持續到17日,30多萬人來到人民大會堂弔唁毛主席。
18日舉行追悼大會,約100萬人參加了追悼大會。
追悼大會結束後,中央決定將毛主席遺體轉移到一個代號769的地方。
9月20日凌晨3時50分。毛主席遺體在華國鋒、汪東興等人的護送下,順利轉移到769保護室。
769保護室位於某醫院的地下手術室裡,是醫院為戰備而建設的。為了達到遺體保護的要求,北京冷凍機廠在一週時間內完成了對房間的密封、隔氧、低溫的要求,改造後的房間乾淨、清爽。
769保護室實行24小時值班制。警衛人員和醫護人員各司其職。警衛人員從大門口到保護室設立了四道崗哨,由中央警衛局副局長毛維忠、張耀祠等輪流值班;保護組則由黃樹則、吳階平等人帶班,徐靜和張炳常等人輪流值班。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毛主席遺體進行細緻的觀察記錄,每天都要把觀察結果直接報送華國鋒、李先念、鄧小平和汪東興同志。冷凍機房則由王德義、吳學智等人負責裝置的執行,北京氧氣廠負責檢測棺中惰性氣體的壓力和流量等工作。保護室有嚴格的保密制度,不同的工作組雖相隔不遠,但誰也不能打聽誰的工作。為了確保保護室環境不受汙染,規定汽車不準進入,就算華國鋒來了也必須提前下車,步行進去。
1976年10月8日,中央作出關於在北京建設毛主席紀念堂的決定,用以永久性地儲存毛主席的遺體。
1977年8月,毛主席紀念堂落成。
紀念堂落成後襬放鮮花
8月18日,經過多個科研單位精心研製的水晶棺在車隊的護衛下,運抵毛主席紀念堂南門。
64位小夥子組成方陣,喊著號子,將水晶棺移進毛主席紀念堂的瞻仰大廳。
隨後,各種專用裝置測試完畢。
8月20日凌晨1時40分,運載毛主席遺體的車輛從769 保護室出發,順利抵達毛主席紀念堂。
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等領導同志瞻仰毛主席遺容
從毛主席逝世到毛主席紀念堂建成使用,僅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而透過以上時間和流程來看,對毛主席遺體保護工作所採取的措施是堅決的、果斷的、及時的,每一個流程都採取精益求精的態度和精密科學的檢測,可謂做到了萬無一失。從此,毛主席遺體正式轉入紀念堂的保護。
與在769保護室的“保護”不同,轉入紀念堂後的保護工作更加重要。當時谷牧曾在一次會議上表示:毛主席遺體的保護是工作的核心,前線就在這裡,必須做好,這個任務不同尋常,因此,遺體保護工作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否則,蓋這麼大的紀念堂還有什麼用?實踐證明,自從毛主席紀念堂落成以來,對毛主席遺體的保護工作是卓有成效的。為了回應廣大群眾對毛主席紀念堂的關切,曾擔任毛主席遺體保護工作的徐靜博士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毛主席遺體始終處於良好狀態,現在的儲存情況非常好,他的身高、體重、形態、膚色都沒有變化,仍如他老人家臨終時一樣,還是那樣親切安詳……實踐已經證明,我們對毛主席遺體保護所採取的方法,是獨特的、科學的、可靠的,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的,可以說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先進水平。毫不誇張地說,完全可以萬無一失地長久儲存下去……
徐靜最早參與對毛主席遺體的保護工作,後來擔任毛主席紀念堂管理局的局長,日夜守護在毛主席身邊,為保護毛主席遺體而努力工作,退休後仍擔任紀念堂管理局的特邀顧問,徐靜的回應是權威的。
那麼,在45年的保護中,毛主席紀念堂採取了哪些獨一無二的科學保護舉措呢?這8項舉措非常關鍵。
第一:在遺體保護措施上規定了“三不用”原則
毛主席紀念堂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範。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紀念堂在遺體保護工作中制定了“三不用原則”:未經科學實驗的方法不用;不是有確定把握的方法不用;領導沒有批准的不用!這確保了對毛主席遺體的保護上,一切措施都要經過科學的驗證,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實行嚴格的24小時值班制
毛主席紀念堂實行24小時值班制。每次值班人員都要對環境進行嚴格的消毒、清潔、淨化;隨著不同的時間和季節變化,值班人員需要及時調整環境的溫度、溼度;在非瞻仰時間,工作人員按照嚴格的操作規範,一絲不苟地採取保護措施,並定期進行遠、近距離的檢測,做好每天的資料記錄。
第三:紀念堂內有一套專門負責遺體保護工作的裝置執行系統
在毛主席紀念堂內部,有一個專門負責遺體保護的裝置執行系統,這是在紀念堂開始建設時就設計在裡面的。那時候組織了全國20多個省市的300多家工廠和設計單位,為紀念堂研製生產了機電、儀器等裝置。這些裝置在當時都是國內一流的。當毛主席遺體在接待群眾瞻仰時,就處於水晶棺中可瞻仰的位置。當瞻仰結束時,遺體就降落到一個保護間進行保護。升降機械完全採用國產零部件,設計上使用了交叉連桿式結構,上升由液壓筒驅動,下降則由自重自主降落哦,安全平穩,非常靈活。
第四:水晶棺內外有專門的照明和配光系統
由於紫外光、可見光、紅外光對遺體都有影響,因此相關單位進行了大量的科學實驗和測試,研製出了國際先進的彩色配光裝置,實現了水晶棺內部和外部的光源投放。在水晶棺內部,採用光導纖維和冷光氙燈技術。光源全部安裝在水晶棺以外的地下,透過光導纖維和柱面鏡把光輸送到棺壁,然後經過棺頂板兩側的反射稜鏡,按照一定的角度投射到主席遺容的臉部,因此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到燈光的來源。這樣就讓整個水晶棺和主席遺容,顯得熠熠生輝。
科研人員精心研製水晶棺
這也是我們在瞻仰毛主席遺容時,看到紅色光芒的原因。這些光源也是起到對毛主席遺容的保護作用。
第五:紀念堂地下有專門供應惰性氣體的裝置
為了使遺體與氧氣徹底隔絕,紀念堂的地下安裝有一套專門供應惰性氣體的供氣裝置。這套供氣系統,透過氣源室、匯流排、過濾器、增溼器和輸送管道,源源不斷地把惰性氣體輸送到水晶棺內,精確地置換水晶棺內殘存的氧氣,其純度能達到99.99%,完全保證了遺體保護的需要。
第六:紀念堂的核心位置做到無菌、無塵處理
毛主席紀念堂的核心位置要達到無塵、無菌標準。1978年,科研小組對核心區域進行改造,增加了空氣淨化裝置,將工作間分為一般工作間和醫務操作間。無塵和無菌的淨化級別由外向裡逐步提高:醫務操作室在進行操作時,必須達到最高的3級標準,一立升空氣中只允許有3個塵粒,非操作時為30級;準備間為30級;其他區域為300級。為了避免轉移時空氣流動,凡是水晶棺經過的通道,有自動淨化空氣走廊。醫務人員進行操作時,需要更衣、換鞋、經空氣淨化室後方可進入淨化區域,待準備工作就緒後,再次更衣、換鞋、進入無塵無菌超淨化室。這個最核心的區域,達到了國際生物淨化的最高標準,空氣中的菌塵含量幾乎為零!
第七:主控室是紀念堂的“中樞神經”,負責檢測各種控制系統
由於紀念堂內部有一系列裝置,因此為了檢測各種裝置的正常執行,主控制室就是專門檢測裝置執行的“中樞神經”,它集中了大部分檢測、監視,以及各種自動控制裝置。主控制室在1977年8月就開始執行,在其後的許多年裡,不斷對主控制室進行改造、升級,更新了儀表儀器,供氣超限報警裝置,解決了遠距離的檢測問題,確保了主控制室各項裝置的安全執行。
第八:嚴格的管理和操作流程
由於紀念堂內部各種設施非常複雜,無論是執行還是操作,都需要做到萬無一失,因此各種操作規程十分嚴格。這對於紀念堂管理者來說,無疑是一項艱鉅任務。製冷、風動、升降、無菌,紀念堂就相當於一個小型化工廠,各種專用裝置需要隨時維護,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因此,紀念堂的管理是比任何工廠都更加嚴格和高標準的。從1977年開始,紀念堂就不斷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專業技術骨幹,在電力、製冷、機械、清潔、解說等領域湧現出了很多專家。紀念堂每天都要進行3次清潔無塵無菌處理,尤其是負責毛主席水晶棺的擦洗非常重要,工作人員用脫脂棉蘸乙醚,一遍一遍擦洗,在瞻仰結束後用紅綢布蓋好,等遺體降到地下室後才能離開。工作人員們幾十年如一日,為保護毛主席遺體和群眾的瞻仰工作,無私奉獻著。
結語
毛主席遺體的保護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在紀念堂建立時國家就撥付了科研經費,也購置了必要的儀器和各種裝置。在經過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後,最佳保護方案已經在1983年就制定完成,後續的各種保護工作只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進行裝置的維護和必要更新。因此從1984年起,紀念堂透過存包、照相、紀念品等微薄的收入,已經能夠保證日常的經費支出。
一代代領導同志對紀念堂的保護工作高度重視,不斷叮囑要把毛主席的遺體保護好,要做到萬無一失,這是黨和國家的大事,不能有任何差池!而紀念堂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在對毛主席遺體的保護工作上,可謂做到了科學、精確、嚴格、最高標準、國際先進,因此作為群眾的我們完全可以放心:毛主席的遺體在如此精心和高標準的保護下,完全能夠永久地儲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