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阿根廷都是足球王國,相信喜歡足球的朋友,會對兩國球員的膚色印象深刻。
同為南美國家,兩國球員差距卻非常大。巴西球員基本上是清一色的“黑人”即混血黑人,球王貝利是地地道道的黑人,裡瓦爾多、羅納爾多、羅馬里奧、濟科和佩雷拉都是混血黑人。在巴西球星中,很難看到一個白人面孔。給人的感覺,巴西是黑人的天下。
其實巴西的白人也很多,有48%是白人,混血人口有42%,非洲裔黑人比例在7%左右,亞洲裔和印第安土著人口分別佔5%。
在巴西有句霸氣十足的話——“上帝是巴西人”,這句話用在人種上也許並不過分。
不過要是按照個別西方人“有血液裡有一滴黑人的血就是黑人”來衡量,巴西至少有一半人是黑人,因為奧巴馬也是混血,但是美國人心目中他就是黑人。
巴西總人口有2億,至少有9000萬是黑人。
但同樣是南美洲國家,同樣是足球王國,阿根廷足球隊中卻看不到一個黑人,全部都是白人。
其實只要全面瞭解,我們不難發現一個怪現象,那就是混血人種在南美國家比例非常高,唯獨阿根廷非常奇葩,他的人口卻是白人佔主,並且也是最歐洲化。
歷史上,阿根廷也有過很多黑人,多的時候佔到1/4。就當下而論,阿根廷的4537.7萬人口(截止2020年)裡,白人超過95%,其他有色和混血人種不到5%。
準確地說,印第安人只佔總人口的2.4%,亞洲後裔佔總人口的0.5%,黑人只佔阿根廷總人口的0.4%,每一千個阿根廷人中才會有一個黑人。
阿根廷總人口約為4100萬,黑人總人口約為1萬人左右,跟巴西黑人數量相差9000倍。
那麼,同樣是南美國家,為什麼巴西那麼多黑人,而阿根廷卻白人那麼多?
其實不光是阿根廷,美洲的秘魯、智利、哥倫比亞幾乎看不到黑人的影子。
這些國家黑人少,跟歐洲殖民有關,也跟當地的氣候和地理環境有關。
眾所周知,美洲國家相當一段歷史,跟殖民者密不可分,自從15世紀末哥倫布向西穿越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之後,美洲國家的命運就跟西方殖民者聯絡在一起,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以及人種和膚色,無不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影響。
很多人不知道,整個美洲原來沒有黑人的,非洲才是黑人的家園。
早在公元7世紀,黑人就開始被販賣,那時候進行販賣的主角是阿拉伯伊斯蘭人,販運的目的地是阿拉伯國家以及波斯、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地。販賣的目的是讓黑人當奴隸,因為黑人體格健壯,幹活賣力。
到14世紀時,歐洲人經不起誘惑,開始參與到販賣黑人的行列中來,主要參與者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
在15世紀初,黑奴交易在西班牙、葡萄牙已經初具規模,一些大成市一經形成販賣黑人的奴隸市場,在光天化日之下公開進行,政府也不干預。
15世紀中葉開始,非洲不斷遭到歐洲殖民者的掠奪,奴隸買賣只是一項附帶的貿易活動。
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奴隸貿易開始升溫,因為美洲大陸地廣人稀,缺乏勞動力,為了開發美洲,歐洲殖民者在非洲大陸上開始有組織的、大規模販賣黑人活動,販賣的目的地就是美洲大陸,所以美洲國家的黑人數量比較多。
既然如此,同樣是美洲國家,為什麼有的國家如阿根廷,黑人數量那麼少?這就跟這些國家的歷史、氣候、地理有關了。
黑人多的地方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盛產經濟作物。
殖民者為向美洲大陸販賣黑人的動機非常明顯,那就是給當地的種植園、礦場提供廉價勞動力,以完成血腥的“原始積累”。
當時(16~19世紀)的美洲種植園,主要種植靛藍、菸草、甘蔗、棉花等經濟作物。,這些作物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且這些作物都屬於經濟作物,產生的價值非常高。
但是這些經濟作物,並不是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生長的。確切地說,它需要兩個條件,即適宜的氣候,大多是氣溫高、溼度大,只有熱帶地區才有具備這樣的條件。
而巴西大部分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剛好適合種植甘蔗等經濟作物,也需要大量的黑人奴隸,所以巴西國內的黑人就多。
因為巴西從16世紀30年代就成為殖民地,到19世紀20年代才宣佈獨立,殖民者在巴西生活了幾個世紀,所以巴西國內嚴格地說都是混血,真正的黑人不多。
阿根廷的氣候和巴西完全不同,阿根廷氣候多樣,四季分明。除南部屬寒帶外,大部分為溫帶和亞熱帶。年平均氣溫北部21.6攝氏度,南部地區只有6.3攝氏度。阿根廷的年降水量很少,而且分佈不均勻,東北角高達1000毫米以上,中部和北部為500-1000毫米,西部在200毫米以下,巴塔哥尼亞地區也在200毫米以下。
所以阿根廷是個農牧業大國,為世界第八大農產品出口國,畜牧業和農業非常發達,牛羊滿地,稻穀飄香;盛產玉米、小麥、高粱、大豆,不適合種植甘蔗、菸草等高附加值的經濟作物,所以勞動力並不缺乏。
阿根廷不是熱帶氣候,不適宜種植經濟作物,沒有巨大的勞動力缺口,只能回答阿根廷國內黑人為什麼少這個問題;阿根廷白人為什麼多,還沒有找到答案。
事實上,整個南美地區,像阿根廷這樣以白人為主的國家並不多見,比如秘魯,其人口主要是印第安人和印歐混血種人;南美另外一個國家智利,人口以印第安和歐洲混血人口為主。
其他國家也大致如此,要麼以印第安人為主,要麼以黑人為主的,唯獨阿根廷和巴拉圭兩個國家比較另類,白人佔比非常高,特別是阿根廷幾乎全是白人。
那麼為什麼在混血嚴重的南美卻出現了阿根廷這樣一個典型的白人國家?
阿根廷印第安土著居民少
阿根廷屬於新大陸,在哥倫布沒有發現美洲之前,這裡是印第安人的家園。
但阿根廷屬於南美比較荒僻的地區,地廣人稀,還有三分之一的地區是丘陵和山地。
因為地廣人稀,全國還有那麼多山地,所以當地的印第安人數量比較少;只有巴塔哥尼亞地區,分佈著一些小部落,過著比較原始的遊牧生活,不像秘魯、厄瓜多那樣,在當地生活著數量龐大的印第安土著居民。
因此當西班牙殖民者到來後,印第安人顯得勢單力薄,根本就無法抵禦殖民者的入侵。
所以手握先進武器的西方殖民者,很快就驅逐和消滅了阿根廷境內的印第安土著,把那裡變成了自己的家園。
由於阿根廷土著人數少,又被滅絕了很多,所以阿根廷國內的城市都是白人白手起家,自己動手,一磚一石建立起來的。
所以,阿根廷國內的白人數量佔多數。
大量白人到阿根廷創業
前面我們說過,阿根廷土地肥沃,草原茂盛,但是氣溫較低,不適合種植經濟作物,不需要大量奴隸,所以不需要黑奴。不像種植園產業發達的巴西和加勒比海等熱帶地區那樣需要數量巨大的黑人進行勞動。
後來,阿根廷為什麼沒有黑奴?難道阿根廷的農牧業不需要勞動力嗎?
因為黑人並不是廉價的,黑人經過層層轉賣,從批發到零售價格驚人,一名黑奴價格最低時賣150英鎊,隨著黑人需要量增加,價格漲到500英鎊,用他們來從事農牧業,得不償失。
因此阿根廷幾乎沒有黑奴輸入,所以不會形成和巴西一樣的,黑人佔主導的情況。
到阿根廷創業的歐洲人多
到阿根廷去的人,只有極少數是統治者,大多數是勞動人民,阿根廷的農牧業勞動不是重體力勞動,歐洲人能夠承受,沒有必要去引進大量黑人奴隸。
由於阿根廷氣候溼潤,土地肥沃,自然條件好,和歐洲的地理與自然環境非常相似。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宜居國度。最大的優勢是地廣人稀,可以擁有大量土地,還不用交那麼多的稅。到達阿根廷的殖民者,為了開發,在本國大張旗鼓進行宣傳,鼓勵本國百姓到阿根廷“淘金”。
尤其是先期到達的歐洲人,經過奮鬥之後,很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榜樣力量是無窮的;因此大量歐洲人漂洋過海向阿根廷移民,到這裡創業,實現自己的夢想。長此以往,阿根廷就成為一個歐洲人的國家。在其他美洲國家,因為原住民和黑人數量多,即使歐洲與當地人通婚,也沒有黑人基因強大,他們誕生出的下一代,只能是膚色較淺的混血人,永遠無法變成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