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保暖,現代人有許多保暖的方式:電熱毯、熱水袋、暖寶寶、地暖等。雖然我們因時代的發展而享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便利,但還會在冬天瑟瑟發抖。那在經濟和居住條件遠不如今天的古代,古人們又是如何在寒風呼嘯的冬天取暖的呢?
01
住所禦寒
太陽取暖很早以前,人們發現光照可以取暖之後,蓋房子的時候都會讓房屋的門口朝向南方,這樣可以讓陽光直射到屋內。
秦宮“火牆”火牆就是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的“夾牆”,牆下挖有火道,人在屋外的廊簷底下就可以生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到整個大殿,如一個大型的壁爐。
漢代“椒房”
漢代宮殿以花椒取暖,皇宮中有專門溫室殿,牆壁上塗著花椒和泥土。李善引在其著作《三輔黃圖》中寫道:“椒房殿,在未央宮,以椒和泥塗,取其溫而芬芳也。”
火坑取暖
普通的百姓會在家裡置一些簡易的火坑。間宮林藏的《東韃紀行》中“屋內四周壘炕,外面以石砌成,中空,於兩端之近門處從上鑿孔修灶。”正是描繪了這種火坑。
花式炭火
考古學家發現,古人一開始有用火塘,挖個坑,丟點炭取暖的遺蹟。到了先秦,隨著青銅冶煉技術的發展,便有了使用青銅器具裝炭火取暖的記錄,叫做燎爐。
燎爐再縮小一下,就成為了另一件取暖神器——手爐。是類似於“暖寶寶”的功能。
還有專門用來供室內使用的燻爐,是用陶土或銅鐵製成的貯火器具,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還把燻爐稱為“別春爐”。
宋朝還有一種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湯婆子”,類似於熱水袋。
一般是由錫或者銅做成一個橢球狀或南瓜狀的瓶子。直到清朝甚至現代,湯婆子依然是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02
衣物取暖
窮人穿褐富人穿裘棉花在宋朝才開始大面積種植的,在棉花普及之前,平民大多是穿以絲、麻、葛為代表的保暖填充物。當時的“布衣”就是麻布衣物。而短褐,就是獸毛或粗麻製成的短衣,用褐做成的衣服既不能保暖又不美觀,也是平民才會穿的。
到了唐宋,專門有特意加厚的紙衣,稱為“紙裘”,原料一般是用厚而堅的楮皮紙縫製,質地堅韌還便宜。
有錢人就是用裘作為冬裝的。裘就是毛向外的皮衣,可以做裘的皮毛很多,如狐、犬、羊、鹿、貂、兔等,其中狐裘跟貂裘是最珍貴的。
03
食物驅寒
除了利用外物取暖,古代人一般還會利用器具來烹調食物,給身體驅寒。還有用銅鑄造的染爐,可直接放在餐桌上為肉羹保溫,方便進食,這種染爐頗像現代的“小火鍋”。
古人在為了禦寒就會選擇在冬季吃一些養生的食物來補充熱量,在食物的選擇上,會挑一些性暖的,比如生薑、羊肉和狗肉等。
現代的電飯鍋都有保溫功能,不斷加熱、保溫,以保證食物不冷。這種食物保溫原理也早在新石器時代已開始使用,到了商周時期已相當成熟——考古出土的“溫鼎”,就是這種保溫鍋。
除了吃食物以外,當時的人們也早已發現了酒抗寒的這一特點,其中楚人非常喜歡飲酒抗寒保暖。
從這些古人保暖的方式來看,可以看出古人創造發明的東西超乎人類的想象,有些連我們後代也是瞭解甚少。
中國古代沒有現代知識和科技,卻靠著他們的勤勞與智慧,創新發現,留給後人無盡的遐想。有太多匠人、學者,以及流傳下來的典籍、文物給了後人太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