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鎵/發自北京
作為北京市老舊改專案實踐樣板,“首開經驗”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作為踐行者,首開內部有哪些舊改心得?8月11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來到首開所屬北京房地集團第十分公司(以下簡稱“首開房地十分公司”),採訪該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兼副經理徐軼。
徐軼從服務理念說起,把老舊改工作拆分為“三步走”,介紹了北京市首個筒子樓改造樣板工程東四十條25號院專案及公司目前重點跟進的石景山十萬平社群改造專案,用實際案例來解釋老舊改工程把住戶滿意度放在首位,為國家和人民做實事的“首開經驗”。
做好服務是老舊改工程核心競爭力
“單從技術層面來說,我們其實並沒有太大優勢。在內部會上我們也經常強調,提升自身的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切實做好服務,我們才能夠在北京建築行業裡有一席之地。”徐軼告訴中國房地產報記者,首開房地十分公司的口號就是“打造北京市最好的建築服務企業”。
據徐軼介紹,2012年以後,北京市老舊改專案就越來越多,尤其是近兩年,北京市委提出城市更新整體規劃,再加上北京四環以裡新建專案越來越少,而過去的老房拆遷,由於拆遷成本、居民安置等各種問題,各方面都已很難協調,所以在保留首都原有風貌基礎上,整體以老舊小區綜合改造為主要方式。
首開房地十分公司在老舊改方面經驗豐富,公司全員89人,從2012年底到現在,已經參與完成了將近100萬平方米麵積的老舊改造工程。該公司在2014年以前,開復工面積為9.6萬平方米,到了2019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71.5萬平方米,2020年及今年,更增加了近20萬平方米,“僅石景山十萬平小區一個專案就增加10萬平方米。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客戶滿意率均保持在96%以上。”徐軼介紹。
提到在老舊改工程方面的市場競爭力,徐軼非常有底氣,“我們屬於國有企業,作為國企的責任和擔當,住戶滿意度一直是放在首位的,做好服務就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目前,首開房地十分公司在老舊小區整治專案涉及北京市東城、西城、海淀、朝陽、豐臺、石景山、平谷、懷柔、大興九個區,59個街道,537個社群,惠及居民近百萬人。
老舊改工程中最難的也是做好服務
徐軼坦言,跟大型新建工程平均1%左右的淨利潤比,老舊改專案要好一些。大型新建專案看似規模更大,但成本也高,最終淨利潤很低。而老舊改不同,這是一個多方施工工程,還帶有一定裝飾裝修性質,包括建築方、園區有綠化景觀設計、道路改造、管線施工,多方合作,整體上利潤率較比新建工程要好,關鍵是工期短,一般在6個月左右就能完成,有利於成本控制。“經濟效益方面其實還好,但最難的是做好服務,讓住戶滿意。”
關於服務工作有多難,徐軼向記者推薦了北京BTV7錄製的《向前一步》節目,其中有一期名為《十萬平的平安事》說的就是現在他們正在施工的石景山十萬平社群改造的事。
徐軼介紹,十萬平專案存在歷史遺留問題,雖經石景山區住建委、區政府管城建工作人員做過數次調解無效,最後實在沒辦法上了《向前一步》節目。從節目中可以看到“錄了七八個小時,中斷十數次,看了節目,就知道當時有多難了。”
專案推進過程中的辛酸苦辣一言難盡,徐軼用“篳路藍縷”來形容當時的情形。該期節目真實反應了老舊改專案中,多方達成一致的實際難度。
據其介紹,該專案後經當地區政府、街道辦事處、物業方及施工各方合力協調,反覆做工作,最終取得大部分居民的理解和支援,從阻攔進場施工,到後來終於能順利施工,目前已經完成70%工程量,預計今年“十一”之前可以交工。
如果十萬平小區屬於前期遺留問題形成的特殊案例,那正常專案推進過程中的居民配合問題就是常態,“比如管線改造,需要入戶,這管線從頂樓到一樓,是貫通的,要改造這條管線,需要所有住戶同意,並且需要在同一時間點上,所有住戶都在,能統一配合。一個單元居民中只要有一戶不配合,都會影響施工進度。施工不難,難的是做好溝通,做好服務,最終才有可能贏得滿意和認可。”
老舊改專案“三步走”
老舊改專案整體改造是由各街道牽頭,向北京市委上報、立項,再進行社會招投標。前期街道來做,後面整體設計需要取得居民認可後再開始招投標工作。對施工企業來說,前期工作包括入戶調查、改造諮詢、信訪接待、做好接訴即辦等。
“我們需要了解每位業主的需求,才能結合完善設計相關問題,跟業主溝通第一是進行專案諮詢,第二是徵求意見,第三是在溝通協調基礎上幾方達成一致的情況下籤署相關協議,然後才是實施改造。前期溝通工作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的公司這一步要麼是不做,要麼做得不夠好不夠細。”徐軼解釋到。
在完成第一步工作後才進入第二步內部改造。這一步包括更換保溫窗、改造上下水、改造供暖裝置、室內其他管線改造等。徐軼介紹了2019年老舊改工程的一個網紅專案:東四十條25號院。這是北京市第一個筒子樓整體改造專案,原來廚房、衛生間都是公共的,老舊改設計中做了全面升級,“我們在整體戶型設計方面下功夫,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增加獨立衛生間及廚房,同時還做到整個居住面積不變。”徐軼介紹,由於各門各戶情況不同,部分居住面積有減少的,他們在公共區域提供一個小倉庫,比如一層樓梯下面的公共空間提供一個一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儲物間。
東四十條25號院專案整體來說是北京市首先做的一次嘗試,由於設計改變,所有管線都要改,原來沒有煤氣管道,居民都用煤氣罐,改造後煤氣管道入戶,暖氣管道也進行了全面升級,同時進行了樓體加固和外觀更新,整體改造時間不到一年,最終效果在居民中贏得了極高滿意度。
如今,這個專案為老舊改專案樹立了成功樣板,北京市住建委領導、東城區政府相關部門領導都曾來專案參觀,也是相關開發公司學習的物件。
老舊改專案的最後一步是提升社群服務,包括綠化景觀建設、規劃增加停車位、增加功能性服務設施等。這三步是做老舊改專案的全過程。
城市更新是“三贏”
“其實老舊改對國家、對居民,以及對企業來說是三贏。”徐軼表示,目前北京市四環以裡,以老舊小區為主,進行全面拆改不太切合實際,棟樓拆遷成本非常高,既要提高人民生活的居住環境,又要保障首都風貌,老舊改算是政府最佳選擇。
“對國家來說,用最小的投資來改善人民生活環境,無論從北京市委整體城市規劃,還是從中央對北京市建立首都核心區相關要求來講都是貼合的。對居民來講,在原地不動的情況下,提高了居住安全性、宜居性,而且沒有什麼過多的花費,卻實實在在的享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對企業來講,比如我們這樣的公司,從2012年大型新建和裝飾裝修為主,到2014年將目標轉移到老舊改,對於企業經營性、整體戰略、經濟效益各方面都有提升。老舊改屬於短期工程,有利於我們這類人員不多,有一定施工能力,肩負國企責任的企業發展。”據徐軼介紹,目前北京老舊改專案非常多,“老舊改還有一項叫恢復古都風貌,部分老北京特色的老四合院修復就屬於這類,故宮的修復我們也參與了一小部分,不過主要還是以樓房改造為主。”
“任何時候,住戶滿意度才是我們最關注的重點,首開肩負的是國企責任。”徐軼介紹,目前舊改門檻全面放開,今年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講話中就曾要求,在做老舊城區改造專案,原來以國企為主,現在要引入社會資本,建設方將出現多元化,因此對我們而言的確將帶來一定的壓力,但我們將始終堅守為民服務、為黨分憂、為首都添彩的信念,迎接挑戰交出國企合格的答卷。
關於這點,徐軼表示,北京市老舊改資金壓力還是很大,今年一年計劃改造400多個老舊小區,對北京市政府來說,單單政府出資很難滿足整體資金需求,資金壓力顯而易見,引進社會資本能緩解一定市政壓力。未來,在老舊改小區改造上,提倡“共建、共治、共享”,多方投資,包括政府、開發企業、住戶三方共同出資,以最小投入做最大升級,這樣的佈局或者才是老舊改的長久之道。
而針對引入社會資金後是否會增加競爭,徐軼則表示對公司影響不大,“誰做得好,誰中標,這塊還是靠實力、靠服務、靠企業擔當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