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算下來,俄羅斯和土耳其的世仇恩怨已經持續了500年,而最初的起因卻是因為一個女人。
在金庸大俠的武俠世界裡,有過明末公主為家仇國恨找清王朝報復的描述,生動曲折。巧合的是,在世界的西方曾真真切切地上演過一個現實版的“公主復仇記”,與小說不同的是,這位公主復仇計劃更真實宏大。
01
先看看起因。
把時間調到1453年5月,地點小亞細亞半島對岸。土耳其人迎來了他們歷史上最榮光的一刻,在蘇丹默罕默德二世帶領下的奧斯曼穆斯林大軍,潮水般攻入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 。
而另一方,日落西山的拜占庭帝國早已經失去昔日的光輝,龐大的領土萎縮至首都周邊。
一開始, 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並沒有坐以待斃,在戰前曾向西方教廷求援:哥,救我!羅馬教皇同意了,但提出一個條件,拜占庭為正統的東正教要合併到西方的天主教。
為了救國,皇帝咬咬牙:同意!但佔庭帝國的東正教子民卻堅決不同意,在他們看來這分明就是恥辱,另一種形式的亡國。救兵的事就這樣黃了。
其實在攻城前,奧斯曼帝國也提出過繳槍不殺的條件,你們拜占庭可以作為我附屬國的形式保留下來,但東正教要改信仰於穆斯林……又來了,煩不煩?士可殺不可辱,被君士坦丁十一世嚴詞拒絕。
既然沒得商量,打吧。
誰都會打嘴仗,真刀真槍就要看實力了,此時的拜占庭皇帝其實就是個市長,領土就剩下都城這一丟丟地方,衛國也是守城之戰異常慘烈,傷亡嚴重彈盡糧絕。難以置信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居然堅持了53天。
在都城門被攻破前那刻,這個東羅馬帝國的末代皇帝已深知無力迴天,他悲壯的仰天冷笑,一人殺入敵中以身殉國,君王死社稷,據說連屍體也沒找到 。
為了區別德意志人的神聖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也叫拜占庭帝國。
東羅馬亡國皇帝沒有子嗣,復國無望。隨著帝國最後一塊領地(首都)的淪陷,國祚千年的東羅馬帝國渣都沒剩,徹底滅亡了,東正教也將邊緣化。
囉嗦這麼多其實不是重點,重點是,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還有一個侄女,在奧斯曼大軍大舉進攻拜占庭領地時,她僥倖逃過一劫跑到了羅馬。兩者雖分屬天主教和東正教,但畢竟同屬於基督教,羅馬教皇保羅二世撫養了她。
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東羅馬帝國的末代公主——索菲亞·帕列奧羅格。
02
1472年,公主已經亭亭玉立,羅馬繼任的教皇做出了一個決定,打算把索菲亞嫁給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三世,因為他老婆剛去世……
這事看起來成人之美天作之合,其實都心懷鬼胎。
教皇之所以要與莫斯科公國聯婚,是因為東羅馬帝國被滅後,土耳其人很快又佔領了巴爾幹半島,威脅到羅馬教廷所在大本營。如果能讓伊凡三世率軍南下打土耳其,那麼就能圍魏救趙緩解自己的壓力。
再看莫斯科國的伊凡三世這邊,也是出於想聯合教廷的目的。另外,索菲亞雖是已滅亡卻有著千年榮光的大國公主,正好自己也死了老婆。但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為了保護自己羅斯人(沒漏字,這時還不叫俄羅斯或沙俄)的貴族血統,狡詐的伊凡三世提出一個苛刻的條件:不得讓索菲亞的子女繼承將來的大公位。
站在索菲亞公主角度來說,聯婚也不是什麼好事。第一,那時候莫斯科公國在西歐人眼裡的形象,就像中國春秋戰國時中原國家看待秦國一樣,就是一個處在野蠻和文明人之間的人種,聯婚等於把自己嫁給半野蠻人。第二,母以子為貴,伊凡三世的苛刻條件,自己將來身份註定矮人一等。
但詭異的是,索菲亞公主爽快的答應了這個要求!而且很快地嫁到了莫斯科。
為什麼?
原因,自己在羅馬教廷那裡終究屬於寄人籬下,還不如到半開化的地方另謀發展。
如果真這樣想,那就實在太小看她了。其實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女人不但心機很重,而且野心勃勃,特別是對東羅馬帝國被奧斯曼帝國滅亡一事而耿耿於懷。亡國之恨豈可罷休?
早在她幼小的時候,心靈深處就埋上了復仇的種子。她暗暗發誓,為了滅亡的拜占庭帝國,要對奧斯曼土耳其報復。
當初羅馬教廷把她嫁給莫斯科公國時,為了藉助外力復仇也正和她心意,所以順水推舟答應了,嫁到東歐。至於莫斯科伊凡三世提出的苛刻條件:不讓索菲亞子女繼承將來大公位。她心心裡冷冷一笑,自己比伊凡三世小15歲,等著吧!時間終究會站在自己這邊。
14歲的末代公主索菲亞,如願以償地來到莫斯科嫁給了伊凡三世。
復仇開始。
03
她的第一步,影響莫斯科。
正如終索菲亞所料,自己剛到莫斯科並沒有得到伊凡三世的待見,但她還是利用自己的聰明和心機影響了伊凡三世。老公,我給你說……
首先,她將東羅馬帝國的禮節和儀式帶到了莫斯科,並引入希臘文明。包括到今天,俄羅斯使用的是東羅馬帝國一脈相承的西里爾文,而西歐各國用的是拉丁文。讓莫斯科公國使用拜占庭帝國的國徽——雙頭鷹,現在演變成今天的俄羅斯國徽。
索菲亞公主還在枕邊大吹風:老公,咱莫斯科公國就是拜占庭帝國的繼承者,就是“第三羅馬”帝國,偉大的羅馬帝國要復燃了!
第二步,奪政權。
為了鞏固自己地位、竊取莫斯科的權利,索菲亞想了一個絕招:生孩子!
索菲亞一共為伊凡三世生了12個孩子!為了打破當初自己的子女不得繼承莫斯科大公的侷限,索菲亞開始處心積慮地找機會。宮廷奪權大戲開始。
莫斯科公國的合法繼承人叫伊萬,是伊凡三世和第一個老婆生的兒子,如不出意外,可以理所當然地登基繼承王位。
但意外還是發生了。1490年的某一天,伊萬忽然得病,後媽索菲亞讓自己的醫生給伊萬治病。詭異的事發生了,治不好沒關係,但醫生居然把王儲伊萬治死了。
傻子都知道是索菲亞的陰謀,案情也很明顯,同樣詭異的是,伊凡三世怎麼也找不到真憑實據和可疑的蛛絲馬跡,最後只好殺了醫生草草了事。
但伊凡三世老謀深算也不傻,他怎麼可能忘記當初自己的擔憂?在1483年,他宣佈立伊萬年幼的兒子,伊凡三世的孫子季米特里為王儲,寧願隔代傳位也不傳你。
歷史驚人的相似,這與明朱元璋立孫子朱允炆為接班人如出一轍。而這裡會不會發生俄版的“靖難之役”呢?
我們接著看。
孫子季米特里的支持者們開始開香檳歡呼了。另外,為了斬草除根先落井下石,他們到處蒐集材料說索菲亞母子要發動政變(誣陷),但伊凡三世信了,一氣之下把索菲亞母子關了起來。
如果到這裡結束,末代公主的故事也會到此結束。很多事往往會有變數,甚至戲劇性。王儲或許太心急高興得太早,無限制地忙著拉攏支持者,發展黨羽和勢力,小弟們也很爭氣,到處為非作歹、犯奸作科。
同時,季米特里也認為自己高枕無憂,甚至一度不把老爹放在眼裡。友情提示,你還沒轉正,現在只是王儲。
這一切被索菲亞看到了,高興的做夢都會笑醒,扳回一局的絕佳機會豈能放過?於是,她想辦法把王儲乾的那些爛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伊凡三世,當然,打小報告要添油加醋,加點主觀作料。
形勢迅速朝著索菲亞希望的方向發展:伊凡三世勃然大怒,立即下令把季米特里關了起來。同時立瓦西里為王儲,還親自為他挑選老婆。
故事就此反轉。
接下來劇情的發展節奏,被索菲亞母子牢牢掌握,一直到伊凡三世臨死前。伊凡三世畢竟掛念孫子季米特,彌留之際,他再三囑咐瓦西里(索菲亞的兒子):你要好好照顧季米特里,不要傷害他啊!
瓦西里一臉真誠真誠,信誓旦旦的答應了下來,好!就像當初她母親索菲亞爽快地答應他一樣。
1505年,瓦西里剛上臺就立即違背諾言,迫不及待地把曾經和自己爭位的侄子季米特里幹掉。
登基後,瓦西里三世從母親索菲婭公主那裡繼承到了拜占庭帝國皇帝的頭銜,自居第三羅馬帝國。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早已經絕嗣,索菲亞有沒有皇位的繼承權不重要了,反正也沒人跟他們爭了。
從此,俄羅斯人正式信仰了東正教。
拜占庭帝國的末代公主索菲亞,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宏大目標,把莫斯科公國的政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
此時,坐在莫斯科宮殿的公主索亞菲,面朝黑海方向,表情極為嚴肅冰冷。家仇國恨!奧斯曼土耳其,我索菲亞公主復仇來了!
04
在索亞菲和她的子孫,以及後來的繼承者東征西討,俄版圖一再擴大,在戰勝克里米亞汗國後終於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交上了火。
然後兩個帝國你來我往連續火拼了241年!平均算下來不到19年就有一次大規模的戰爭。
恩怨世仇的原因,除了俄羅斯人對土地變態般的渴望和南下爭奪出海口的訴求,又何嘗不是末代公主索菲亞,對奧斯曼土耳其滅亡東羅馬帝國的復仇?
或許真的在冥冥之中有某種宿命在左右。土俄幾百年戰爭的結果是,俄羅斯越打越厲害,土耳其越打越弱小,到了一戰後,橫跨亞歐非三洲、曾極盛一時的奧斯曼帝國土崩瓦解,本土版圖也縮小好幾倍,萎縮到小亞細亞半島和對岸的一丟丟地方,要不是民族英雄凱末爾及時出現,土耳其可能早就滅國了。
反觀俄羅斯,卻在戰後變成更加強大的蘇聯帝國,與美國並起稱霸世界。
面對這樣的最終結果,東羅馬末代公主索菲亞的復仇成功,在天之靈可以欣慰地笑了。
文章首發公眾號【點評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