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冒險車類,現在被大家統稱為“ADV”車型,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品牌,很多摩友都能悉數羅列。但是,萬萬沒想到,一個最具傳統代表性的品牌——哈雷,如今也加入了這場ADV混戰。
哈雷-戴維森一個響噹噹的摩托品牌,也是最具“美範兒”的摩托品牌,即便你不是摩友,也會知道的一個摩托品牌。一個即便你不會騎摩托,可能也會選擇的服裝品牌。為什麼?因為它的品牌傳達的,不僅僅在摩托車本身,更多的是在精神領域或者文化領域。那麼,哈雷給你的印象是什麼呢?傳統、保守、很酷、大叔形象、皮衣、組隊出行,甚至有一點點地邪惡。這種“勁兒”已經深深的植入在這個品牌之中,這不僅僅是中國車迷這樣理解,甚至是全球的車迷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時間回到2013年,那是我第一次去到美國位於密爾沃基的哈雷博物館,也正是那一次的參觀,讓我徹底改變了這個品牌給我的固有印象,在堅守傳統的同時,在美國本土它曾經涉獵了各種摩托車型。於是,我知道這個品牌可能沒有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很多經典的車型它都做過,比如:“猴子”、踏板摩托、公路賽車、越野摩托,甚至高爾夫球車、摩托艇、雪地摩托。不管是因為市場的需求,還是對新事物的探索,在這個品牌發展的一百多年中它都嘗試過。
時間來到了2018年,我們這次的主角登場了。哈雷-戴維森爆出圖片,他們做了一款冒險車。無論這個訊息釋出後,產生了多少非議,這款車型還是吸引了我的注意,這並不是說,當時我對這款現在被命名為“PAN AMERICA”泛美的車型抱有什麼樣的期望,而更多地是好奇,我很難想象這款車究竟會有什麼樣的表現。今年,泛美終於在國內上市了,9月份我也收到了哈雷中國的試駕邀請。
從我見到這輛PAN AMERICA,到貫穿兩天的試駕活動,我用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出乎意料”。坦率的說,見到真車的那一刻,“泛美”與圖片中有些不同。在圖片中看到的它,會給我一種極度笨重的感覺,可能也是因為哈雷並沒有遵循時下ADV流行的設計風格——將車頭設計成“鳥嘴”,似乎現在沒有個鳥嘴就不能叫ADV了。但是當這輛車就放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會覺得它在視覺效果中,顯得有些輕巧。這可能和它的軸距相對較長有關,62.2英寸(約1580毫米)的軸距,讓它看上去更像是一輛越野摩托,而不像是我們熟悉的“ADV”車型。同時這輛“泛美”的溼重也僅有559磅(約253公斤),這與我們認知的哈雷重機300多公斤重量相比,還是要輕一些的。實際來看也確實比寶馬GS 1250ADV的重量要輕了15公斤。而當你跨上這輛“泛美”實際的感受,可能比寶馬GS 1250ADV輕巧了遠遠不止15公斤。這也是我出乎意料的開始。
對於這一類冒險車而言,大多數摩友關心的都是坐高的問題。的確這個問題現今成為了很多摩友選擇這一類車型不可逾越的壁壘,“泛美”的空載坐高最高是35.2英寸(約894毫米),是不是有些嚇到你了?這時你會想:算了吧,別管什麼品牌什麼效能,我騎不了。但是,它可以透過高度預載設定進行調整,最低位為34.2英寸(約868毫米)。有的摩友對這個高度可能仍舊無法接受,不要著急,這時你只需按下無鑰匙啟動鍵,車輛啟動後“泛美”的車身會透過半主動前後懸架系統將坐高調整至33.4英寸(約848毫米),此時,對於身高1.80米的我來說,兩側腳掌都可以輕鬆著地了。
“泛美”的半主動懸架系統由日本著名的減震器供應商SHOWA提供,電子控制部分則由哈雷的工程師親自設定。它不像很多ADV車型那樣,需要騎手預先設定乘員或者是否帶有邊箱,它完全可以透過懸架系統的感測器,來控制車身高度和不同路面的減震阻尼係數,當然之所以稱之為半自動,騎手也可以自行設定重量標準和懸架高度,以便於不同騎手對複雜路面更好的操控。但是無論你做什麼樣的高度設定,都不會影響懸架行程,前後減震行程始終保持在最大,也就是190毫米,沒錯!“泛美”的前後減震行程完全一樣,而且相比於同類車型行程超大。
我一直想找到一種更直觀更貼切的表達方式,來描述“泛美”的騎行表現,但是確實很難表述準確。它具有7種騎行模式可以設定,分別是5種變成模式:公路、運動、雨天、越野和越野PLUS,另外還有種自定義模式設定,這樣的設計很像是高效能運動轎車。但是出於安全考慮,即便是在越野PLUS模式下,電子控制系統仍舊會少量介入。關於“泛美”的公路騎行表現怎麼說呢?除了給我感覺輕巧之外,並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那麼它能夠有多輕巧呢?給我的感覺就是,它完全不像是一輛公升級以上的摩托車,輕巧程度像是一輛250cc的越野摩托。為什麼說沒有突出表現呢?這也不僅僅是因為同級別對手都太強大,它沒有寶馬GS那樣的平順性,甚至還會給我一些粗糙的感覺。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我們這次試駕的車輛,統一換上了米其林越野輪胎的原因。輪胎的因素可以理解,但是換擋的感覺並不是很好,這不是因為它沒有“快速換擋”系統,而是每次換擋的感覺並不像傳統哈雷那麼幹淨。不過整體的公路行駛操控性還是很不錯的,1250cc排量的“泛美”擁有150馬力,很明顯在運動模式下,它的電子油門響應會比公路模式下更直接。
當“泛美”離開公路進入非鋪裝路面後,它給我的騎行感覺又有些“出乎意料”。不得不說,它在這樣的路面表現超過大部分同級別車型。大多數當今ADV車型的設定都是偏重於公路行駛,畢竟現在全球的爛路都越來越少了。KTM的越野能力更強,寶馬強調公路表現,而哈雷的“泛美”可能正好在它倆中間,稍稍偏向越野。鑑於我越野騎行水平的原因,在非鋪裝路面我沒敢選擇“越野PLUS”模式,只是選擇了越野模式。其實準確的說應該是沒找到怎麼開啟那個頂級越野模式,後來才得知應該是在停車狀態下才能切換。另外那塊6.8英寸的TFT觸控屏在騎行過程中也是沒法完成觸控操作的,騎行模式的轉換隻能透過手把上的MODE按鍵完成,當然這也是出於安全的考慮。
在越野騎行中,因為長軸距的設定,“泛美”在透過各種複雜的顛簸路面時穩定性很好,只要調整好騎行重心,操控還是相對比較輕鬆的,當然這也和“泛美”原廠設定了專項阻尼有著一定的關係。總之如果你有一定的越野基礎的話,它的越野表現絕對優於公路表現,這也是我在之前完全沒想到的,也正是這一點,讓我進一步喜歡上了“泛美”。還有一點對於它在越野路面良好的操控有著重要幫助,那就是它的車架結構。“泛美”沒有采用傳統的摩托框架架構,而是將這臺1250cc排量的發動機和變速箱作為前車架的一部分。這樣既減輕了整體重量,又可以使車身達到一種最佳的平衡表現,由此可見,哈雷可能不是簡單的搞出一個新車型玩一玩,對於這類冒險車,他們的態度還是很認真的。
來說說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吧,那就是手把上各個按鍵位置的設計。最突出的就是喇叭、轉向燈開關的位置,這個可能是我們在騎行中使用最多的兩個按鍵,但是位置都與我們接觸的大多數摩托不大一樣。我甚至在騎行的前兩公里沒找到轉向燈開關,喇叭按鍵的位置更是不在視線方位之內,需要時間去熟悉。最不方便的按鍵是定速巡航開關的位置,我實在想不出來用什麼手法可以在騎行中完成這個操作。
優點、槽點都說了,最後我想說的是,我們還是要從積極地可發展地角度去看待哈雷的PAN AMERICA泛美。我知道可能很多摩友會各種看不上它,認為它在同級別中與其它品牌相比不佔優勢,或者覺得哈雷就應該老老實實做它的美式巡航重機。但是,從這款車型我們應該可以看到,哈雷-戴維森想改變形象的態度,想向年輕化發展的決心。作為哈雷這位100多歲的“老人”,仍舊在不斷嘗試改變,這就是值得我們尊重的!
Specifications
哈雷-戴維森 泛美
PAN AMERICA 1250 SPECIAL
指導價:24.14萬元
引擎:V2
排量:1250ml
最大功率:150 hp
最大扭矩:94 ft.Ibs
峰值轉速:9500rpm
壓縮比:13:1
制動系統(前/後):
前雙通風盤320mm/後通風盤280mm
減震行程(前/後):190mm/190mm
輪圈尺寸(前/後):19英寸/17英寸
輪胎型號:
米其林Scorcher Adventure/米其林Anakee Wild(選裝)
漆面顏色: 亮黑; 鎧甲灰; 胡楊綠; 巴哈橙/巖洗珍珠白雙色
文、圖/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