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電力企業相繼釋出了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國際能源網記者統計了61家電力上市公司的財報資訊發現,各大電力上市企業整體盈利情況不如去年同期,61家企業中33家企業歸屬淨利潤低於去年同期。
從營收榜來看,中國電建以3161億元的營收穩居榜首,剛剛A股上市的中國能建以2096億元的營收位居第二;華能國際以1450億元的營收位列第三。從歸屬淨利潤榜來看,長江電力前三季度淨賺195.7億元,排名第一;從淨利率榜來看,川投能源的淨利率水平最高,達到316.27%;毛利率榜單前三分別是中閩能源、浙江能源、三峽能源;在資產負債率方面,華電能源、金山股份的資產負債率超過90%。這幾家公司的負債率一直以來都保持高位執行,財務壓力非常大。
營收榜
從營收榜單來看,61家電力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企業的營收處於增長的上升空間,僅有11家企業較去年同期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其中,有4家企業2021年前三季度營收突破千億,分別是中國電建、中國能建、華能國際、國電電力。
國際能源網記者發現,聆達股份前三季度表現十分亮眼,營收增長較去年同期大漲1451.21%。據瞭解,根據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大增主要原因是光伏電池業務增加所致,但隨著電池業務的增加,該公司的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營業成本都因此大增,所以導致公司營收大增的同時,歸屬淨利潤卻在負增長,同比驟降1023.17%。
除此之外,剛剛A股上市的中國能建的經營狀況也備受關注,根據其釋出的報告,中國能建前三季度營收為2096億元,僅第三季度,其營收就達到了680.4億元。
淨利潤榜
在淨利潤方面,61家電力上市公司的表現稍顯遜色。儘管51家企業前三季度都實現了盈利,但整體表現不如去年同期。其中,長江電力以195.7億元的歸屬淨利潤獲得榜首,成為61家電力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企業,京能電力前三季度則虧損了16.08億元。
國際能源網記者注意到,華能國際作為一家火電仍占主導地位的發電企業前三季度盈利7.829億元,同比下滑了91.42%。僅第三季度華能國際就虧損了近35億元,對此華能國際在財報中給出了“境內燃料價格上漲”的理由。
據瞭解,今年年中以來,在環保、碳中和等因素約束下,煤炭產量急劇收縮,加之中澳關係惡化導致煤炭進口量減少,煤炭價格走勢呈現出明顯的失控態勢,煤價飛漲就是導致華能國際虧損的原因之一。實際上這也是大部分煤電企業利潤下滑的原因,京能電力的虧損原因也在於此。
除此之外,閩東電力的歸屬淨利潤增長最為顯著,較去年同期漲幅高達2798.06%。金山股份歸屬淨利潤下降幅度最大,較去年同期下滑了515.84倍。
淨利率榜
國際能源網記者統計發現,61家上市公司中,僅有20家淨利率較去年同期呈現上升態勢。
其中,川投能源淨利率高達316.27%。對於如此高淨利率,川投能源指出,主要得益於子公司川投電力於2020年7月31日新併購四川洪雅高奉山水力發電有限公司(含四川洪雅百花灘水力發電有限公司60%持股)、四川天全腳基坪水力發電有限公司、四川槽漁灘水電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本期川投電力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加;影響公司利潤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參股48%的雅礱江公司報告期內淨利潤同比增加。
毛利率榜
毛利率和淨利率一樣,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據國際能源網記者統計,僅有5家電力企業毛利率出現負值。但從整體情況來看,超半數企業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出現了負增長。其中,中閩能源毛利率最高,達62.72%,閩東電力漲幅最大。
值得注意的是,華電能源不管是淨利率還是毛利率都是墊底。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本期因煤價持續大幅上漲,燃料成本同比大幅攀升;二是公司參股單位本期利潤下降,影響公司投資收益同比下降;三是發電量同比降低。
負債率榜
資產負債率又稱舉債經營比率,這一指標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標誌,一般資產負債率保持在40%-60%屬於正常範圍。國際能源網記者梳理發現,截至今年三季度,A股61家電力企業中42家資產負債率超50%,其中華電能源高達102.61%,金山股份、華銀電力、晉控電力、桂東電力的資產負債率也在80%以上。負債率過高,讓上述企業面臨較大的財務壓力,對公司未來的融資將產生不利影響。
資產負債率過低也會給企業經營造成風險,據國際能源記者統計,申昊科技、安靠智電、梅雁吉祥、湖南發展四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還不足20%。這四家公司資產負債率過低,說明公司經營比較保守被動,沒有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專案運營和企業經營中去,長此以往對企業的發展也會有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以火電為主業的電力上市公司的經營都受到了煤炭價格暴漲的影響,業績不同程度出現下滑,而以水電等清潔能源為主業的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卻非常不錯,無論長江三峽還是川投能源、長江電力這類清潔能源為主業的上市公司業績都在大幅增加。
不過隨著國家出臺政策推動工商業電價的市場化改革進度的加快以及國家發改委對於煤炭價格的管控,第四季度一些煤電企業的經營狀況可能有所好轉。
儘管如此,在“雙碳”目標的指揮下,清潔能源將始終佔據優勢,煤電企業即使不承擔較高的燃料成本,也會承擔碳排放的交易成本。所以整體看,煤電上市公司想要保持業績的增長,需要及時進行業務轉型。
來源:國際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