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購買四門車型的消費者來說,後排乘坐的空間、舒適性絕對是需要了解的重要部分。在空間方面,我們可以直接讓體驗者坐上去進行展示,雖然不同人的駕駛坐姿、身高胖瘦都不相同,但已經能夠提供比較直觀的參考。
不過影響後排舒適性的不光只是空間,座椅本身的尺寸、角度表現也同樣重要。為了更清晰的量化對比,我們除使用捲尺測量後排座椅的坐墊長度、坐墊高度之外,還會引入角度儀測量坐墊的上翹角度、靠背的舒展角度等,將其資料做成表格並彙總到我們詳細的座椅評測專題中。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小板凳」?
在燃油車時代,我們經常會在7座SUV的第三排使用這個詞,就是表示座椅太低,對身體的支撐性不好,就像坐在一張小板凳上一樣,大腿沒有支撐、靠背不夠後傾,聊勝於無。
而在新能源車中,由於底盤佈置的電池組向上侵佔了部分車內空間,有不少車的後排座椅也明顯有這種坐「小板凳」的現象,並且車身低矮的轎車相對更加明顯。
比如基本被所有新能源對標的特斯拉Model 3,受限於溜背式的車位,底盤又鋪設了較厚的電池包,它的後排座椅就有比較明顯的「小板凳」現象。坐墊整體高度偏低、靠背也不夠舒展,造成後排的乘坐體驗不佳。
同樣是特斯拉,Model Y由於整體尺寸更大,車身也高了不少,雖然電池是一樣的,但後排的乘坐感受明顯要舒服很多,不過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它的坐墊長度偏短,不能完全支撐大腿。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車的「小板凳」現象跟車型是否是「油改電」並沒有直接關係,比如上圖的Model 3就是正經的純電平臺。而下圖的幾何C雖然是「油改電」,但空間佈局和設計都比較優秀,因此也能獲得不錯的乘坐體驗。
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未來的電池包厚度也會越來越小,相信以後這種「小板凳」現象也會慢慢改善。
本期測試物件:蔚來ES6/EC6
EC6其實就是ES6的轎跑版本,兩車分別是蔚來旗下的第二和第三款車型,均定位於中型SUV,車身尺寸如下:
兩車的座椅造型是一致的,只有車型配置不同導致的面料區別。座椅總體比較厚實,填充物稍稍偏硬一點,長時間乘坐的舒適性不錯,背部的側向支撐也比較到位。
主駕駛座全系標配12向電動調節,帶座椅記憶、方向盤記憶和座椅加熱。座椅通風只在ES6簽名版上為標配,其它配置均需要選裝價值7500元的舒享套裝,你還可以順帶獲得方向盤加熱以及後排座椅加熱、智慧香氛以及LED門檻迎賓燈。
後排座椅同樣厚實,配備有三個獨立頭枕,中央地臺也是完全平整的狀態。
在靠背角度和座椅的具體尺寸方面,我們使用鐳射角度儀以及捲尺,對後排座墊、靠背的長度、角度、座椅的高度以及後排座椅的橫向寬度進行測量。
前排坐墊長度為510mm,並且可以單獨調節上翹以支撐大腿。我身高174cm,將前排座椅調至最低併合適駕駛的位置後,ES6有一拳四指空間剩餘,而EC6因為配備了無遮陽簾的全景天幕(ES6為帶遮陽簾的可開啟全景天窗),頭部空間更加誇張。
同前排一樣,兩車腿部空間完全相同,而EC6的頭部空間要大於ES6,不過對於這種體量的SUV來說,這樣的空間並不算特別出色。後排座椅均為固定不可調節,略顯遺憾,但無論坐墊長度、高度、靠背角度等都比較合適。
結合資料以及實際的體驗來看,蔚來ES6/EC6兩款車型的乘坐體驗還是挺不錯的,配合1400mm的橫向寬度和全平的中央地臺,即使在乘坐3人也能保證不錯的舒適性。唯一的遺憾就是後排座椅靠背沒辦法調節了,如果能夠更「躺平」一點的話還會加分不少。
總結
這次是我們第一次針對新能源車的後排座椅進行的資料測試,但由於是手工測量,所以難免會出現一定誤差,而且評價也是基於我個人的主觀體驗(身高174cm),所以資料僅供參考,但我們會盡量保證未來針對所有車型的測試均採用相同的方法,因此橫向比較的意義還是有的。
總的來說,每個駕駛員、乘客的身高、體型都不相同,到底是否適合自己,還是得自己親自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