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探索出某些心律失常的中醫辨證論治規律,這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心腎陽虛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的發病本質
心陽的主要作用是鼓動心臟搏動,溫運血脈循行;腎陽為諸陽之本,對人體的各個臟腑起著溫煦推動作用。因此,心腎陽氣的盛衰直接影響心率的快慢、血脈的盈虧和脈象的虛實。如心腎陽虛即可出現遲、結、代等心陽不振的脈象和胸悶、胸痛、頭暈、昏厥、四肢不溫等腎陽不升、心陽不宣、清濁相干、氣血逆亂的病證。
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持久而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和胸悶、頭昏、昏厥等症,這些表現與心腎陽虛的病理、病證基本一致。雖然有時亦可出現快速的心律失常,但其實質仍屬於陽虛不能潛於陰,陰盛格陽、陽浮於外,陰陽相失、陰極似陽的一種假象,表示陽氣虛衰的程度較嚴重。另外,在病竇綜合徵的發展過程中,常可見到陰虛、痰溼和血瘀的現象,乃是陽虛損陰,陽虛不能化溼,氣虛不能行血,由虛而致實的標證,不是疾病的本質。
治療病態竇房結綜合徵要在溫補心腎為主的前提下,根據陽虛的程度、標本的轉化和兼夾證的有無,靈活遣方用藥。陽虛輕者,補氣為主,溫陽次之,保元湯為主方;陽虛重者,溫陽為主,補氣次之,四逆加人參湯為主方;陽虛不能潛於陰者,宜參附龍骨牡蠣湯;昏厥者,用四逆加人參湯送服厥逆散(麝香、鹿茸、權實、菖蒲);陽虛損陰,用附姜歸桂湯或六味回陽飲;陽虛寒盛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兼痰溼者,加半夏、茯苓、白朮,兼瘀血者加丹參、生山楂、仙鶴草。
二、陰虛不能斂陽是心房纖顫的主要原因
人體的陰陽是“互為其根,相互制約”的,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勢必導致另一方的相對亢盛或虛衰。“陰平陽秘”的生理狀態破壞了,“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的病理現象就會出現。正常的心率和血液迴圈也必須依靠心陰心陽的相對平衡來維持,如果不能保持其相對平衡,便會產生疾病。在陽盛或陰衰時,心跳就加快;陰盛或陽衰時,心跳則減慢;如果心率的增快或減慢達到陰陽不相順接的程度,或因氣滯、血瘀、痰溼阻遏心陽,就會出現“叄伍不調”的促脈或雀啄脈。心房纖顫時出現的強弱、快慢不等的心律,就是這類脈象的具體表現。結合病人的心悸、胸悶、氣短乏力等氣陰兩虛的症狀,更能充分證明心房纖顫的主要原因是陰虛不能斂陽、陰陽不相順接。育陰潛陽法的治療效果也證實了這個結論。
治療房顫的基本方法是育陰潛陽、養血復脈。加減復脈湯或三甲復脈湯是比較有效的方劑。兼氣虛者合生脈散;兼陽氣虛而心率較慢者,用炙甘草湯;陰虛內熱心率較快者,用黃連阿膠湯;陰虛內熱、氣虛不固者,用當歸六黃湯;心悸失眠,加夜交藤、酸棗仁、柏子仁;有瘀血者加仙鶴草、丹參、生山楂。上述治法主要用於腎陰虛、心陽亢引起的房顫。如果為血虛不能納氣,應補血養心、健脾益氣,方宜歸脾湯或養心湯。
三、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多因痰火擾心
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有突然發作、突然恢復、反覆發作的特點,發作時心率在160~200次/分,病人自覺心悸、胸悶、煩躁、驚恐,有時噁心嘔吐、頭暈、甚至昏厥等。臨床表現的這些特點和祖國醫學所說的“痰火擾心”非常相似。
關於痰火的生成有多種原因,有因七情內傷、氣鬱化火、火鬱生痰的;有因吸菸、飲茶、喝酒而溼熱內蘊、痰火內生的;亦有勞倦、過飽損傷脾胃、積滯生痰的。不論哪種原因,在痰火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有氣滯、液淤、火熾的因素同時存在,即所謂“氣有餘便是火”、“液有餘便是痰”。痰火生成後在一定條件下,“痰隨火升,火引痰行,上幹心神,變生諸證”。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發病就是痰火升動、上蒙清竅、干擾心神的具體表現。至於舌質紅、苔黃膩和發作時出現的動脈、滑數脈、疾數脈,更是痰火外現的重要證據。因此,臨床根據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脈證,診斷為“痰火擾心”是比較確切的。
治療痰火,前人有切實可行的經驗,“治痰必降其火,治火必順其氣”。所以,清熱、化痰、降氣以及寧心安神是治療本病的基本原則。具體運用,要針對痰、火、氣的輕重主次組方用藥。如痰為主證,宜選黃連溫膽湯或滌痰湯;火邪較重,宜用滾痰丸或竹瀝達痰丸;氣鬱明顯者,宜用旋覆代赭石湯或六鬱湯。實踐證明上述諸方用於防治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和部分竇性心動過速患者,療效相當可靠。
四、肝氣鬱結、中氣虛寒者,早搏發病率最高
臨床所見,早搏的發生多因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和中氣虛寒、胸陽不宣。
發於肝氣鬱結者,有長期精神刺激和情志不暢的病史,有明顯精神情緒的發病誘因。早搏次數每因精神情緒的好壞而增減,活動後早搏往往減少。常見症狀有因氣機不利引起的胸悶、脅脹、脘痞、腹脹、噯氣、咽梗以及沉弦、結、代的脈象,精神情志方面的改變有精神抑鬱或性情急躁。
發於中氣虛寒者,有外邪所侵或內傷勞損的病史,有飢飽勞倦的發病誘因。早搏在活動或勞累時增多,安靜或休息時減少。臨床表現有疲乏無力、心慌氣短、語聲低微、自汗頭暈、畏寒肢冷等陽氣不足的症狀,以及結、代或促而無力的虛寒脈象。
疏肝解鬱、調暢氣機,補氣溫中、宣通心陽,為治療早搏的兩大治法。肝氣鬱結者,柴胡疏肝散為主方,氣鬱化火加黃芩、梔子、丹皮;火熱傷陰加生地、麥冬、桑寄生;肝氣犯胃加代赭石、陳皮、半夏;肝脾不和加白朮、茯苓、黨參。中氣虛寒者,黃芪建中湯為主方,氣虛明顯者加人參、黃精、五味子;陽虛明顯者加附子、乾薑、補骨脂;夾痰溼加半夏、蒼朮、厚朴。
以上是心律失常的辨證論治規律。先生認為任何疾病的發展變化過程中都會出現各種不同的“證”,反過來再用辨證的方法去識別疾病、治療疾病,比單純辨證論治或單純論病用藥的方法更加全面、深刻,診斷和治療手段更加豐富有效。中醫和西醫雖然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但是二者研究的物件都是人體,它們之間總有共同之處,差別之中有同一,完全能夠相互交流、融會貫通。這對有效地推廣辨證論治,深入認識疾病的本質,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來源:《周次清學術經驗輯要》網路相關文獻。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宣告: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