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亦稱失眠,是由於情志、飲食內傷,病後及年邁,稟賦不足,心虛膽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養或心神不安,從而導致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睡眠時間、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輕者入睡困難,或寐而不酣,時寐時醒,或醒後不能再寐,重則徹夜不寐。
不寐是臨床常見病證之一,雖不屬於危重疾病,但常妨礙人們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並能加重或誘發心悸、胸痺、眩暈、頭痛、中風病等病證。頑固性的失眠,給病人帶來長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對安眠藥物的依賴,而長期服用安眠藥物又可引起醫源性疾病。針灸透過調整人體臟腑氣血陰陽的功能,常能明顯改善睡眠狀況,且不引起藥物依賴及醫源性疾患,因而頗受歡迎。
失眠在《內經》中稱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臥”,《難經》最早提出“不寐”這一病名,《難經·四十六難》認為老人不寐的病機為“血氣衰,肌肉不滑,榮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張景嶽的《景嶽全書·不寐》較全面地歸納和總結了不寐的病因病機及其辨證施治方法:“寐本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廣由營氣之不足耳。”還認為“飲濃茶則不寐,心有事亦不寐者,以心氣之被伐也。”《景嶽全書·不寐·論治》中指出:“無邪而不寐者……宜以養營氣為主治……即有微痰微火皆不必顧,只宜培養氣血,血氣復則諸症自退,若兼顧而雜治之,則十曝一寒,病必難愈,漸至元神俱竭而不可救者有矣……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醫宗必讀·不得臥》將失眠原因概括為“一曰氣盛,一曰陰虛,一曰痰滯,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五個方面。《醫效秘傳·不得眠》將病後失眠病機分析為“夜以陰為主,陰氣盛則目閉而安臥,若陰虛為陽所勝,則終夜煩擾而不眠也。心藏神,大汗後則陽氣虛,故不眠。心主血,大下後則陰氣弱,故不眠,熱病邪熱盛,神不精,故不眠。新瘥後,陰氣未復,故不眠。若汗出鼻幹而不得眠者,又為邪人表也。”
失眠的病機是什麼呢?一般認為是情志所傷或由情志不遂,肝氣鬱結,肝鬱化火,邪火擾動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或由五志過極,心火內熾,心神擾動而不寐。或由思慮太過,損傷心脾,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虛生化乏源,營血虧虛,不能奉養心神,即《類證治裁·不寐》曰:“思慮傷脾,脾血虧損,經年不寐。”失眠的病因雖多,但以情志、飲食或氣血虧虛等內傷病因居多,由這些病因引起心、肝、膽、脾、胃、腎的氣血失和,陰陽失調。其基本病機以心血虛、膽虛、脾虛、腎陰虧虛進而導致心失所養及由心火偏亢、肝鬱、痰熱、胃失和降進而導致心神不安兩方面為主。其病位在心,但與肝、膽、脾、胃、腎關係密切。失眠虛證多由心脾兩虛,心虛膽怯,陰虛火旺,引起心神失養所致。失眠實證則多由心火熾盛,肝鬱化火,痰熱內擾,引起心神不安所致。但失眠久病可表現為虛實兼夾,或為瘀血所致,故清代王清任用血府逐瘀湯治療。
不寐以睡眠時間不足,睡眠深度不夠及不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為主要證候特徵。其中睡眠時間不足者可表現為入睡困難,夜寐易醒,醒後難以再睡,嚴重者甚至徹夜不寐。睡眠深度不夠者常表現為夜間時醒時寐,寐則不酣,或夜寐夢多。由於睡眠時間及深度質量的不夠,致使醒後不能消除疲勞,表現為頭暈、頭痛、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甚至心神不寧等。由於個體差異,對睡眠時間和質量的要求亦不相同,故臨床判斷失眠不僅要根據睡眠的時間和質量,更重要的是以能否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與精力為依據。
那麼臨床上如何診斷患者患有失眠呢?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判斷。
★輕者入睡困難或睡而易醒,醒後不寐,連續3周以上,重者徹夜難眠。
★常伴有頭痛頭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不寧、多夢等。
★經各系統及實驗室檢查,未發現有妨礙睡眠的其他器質性病變。
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由於心神失養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但與肝、膽、脾、胃、腎的陰陽氣血失調相關。如急躁易怒而失眠,多為肝火內擾;辨虛實失眠虛證,心煩易怒,口苦咽乾,便秘溲赤,多因心火亢盛或肝鬱化火所致。
失眠的治療原則在於補虛瀉實。調整臟腑氣血陰陽的基礎上輔以安神定志是本病的基本治療方法。實證宜瀉其有餘,如疏肝解鬱,以消除緊張焦慮,保持精神舒暢。
防治失眠的方法之前的文章也都介紹過,今天我就介紹一下如何用針灸防治失眠。可選照海、申脈、神門、三陰交、安眠、四神聰、行間進行針灸。
★照海穴:是八脈交會穴,通陰蹻,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主治失眠。
★申脈:別名陽蹺,屬足太陽膀胱經。八脈交會穴之一,通陽蹺。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腸神經和外踝動脈網,有補陽益氣、疏導水溼之功效 。
★神門: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位於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主治健忘,失眠。
★三陰交:三陰交穴,十總穴之一。此穴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因此應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安眠:耳垂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主治失眠。
★四神聰:在百會前、後、左、右各開1寸處,因共有四穴,故又名四神聰,屬奇穴。主治失眠。
★行間:屬足厥陰肝經。滎(火)穴。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布有來自腓深神經的趾背神經,足背靜脈網及第一趾背動、靜脈。主治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