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國際共產主義向中央蘇區派遣了一個名叫“李德”的人。然而,在此人的帶領下,蘇區的紅軍不僅沒有走向好轉,反而還遭遇了重創。
第五次反圍剿遭遇嚴重的失利,湘江一戰,紅軍的人數銳減大半。好在,遵義會議上,李德等人的領導權被取消,毛主席等人擁有了指揮權,這才有了“三軍過後盡開顏”的壯舉,
那麼,在長征之後(遵義會議後),這位共產主義的李德去了哪裡?他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李德是何許人也
1900年,李德出生在德國慕尼黑,他的原名叫做奧托布勞恩。13歲之時,李德進入了慕尼黑一家中學就讀,在此期間便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並從事過一些相關的活動。
20世紀1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李德便成為了一名軍人。不過,那時的他僅僅是一名小兵,所接觸的軍事知識也不多。
一戰結束後,李德完好無損地回到了德國,此時的他對社會主義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不久後便加入了斯巴達克聯盟,也就是德國共產黨的前身。
不幸的是,在1921年、1926年李德因為是德國共產主義的一員,所以他先後兩次被捕入獄。不過,經過兩年的坎坷生活後,在國際共產主義的幫助下,李德越獄、並進入了蘇聯,成為了國際共產主義的一員。
進入蘇聯之後,李德在當地的軍事學校學習了3年,軍事知識積累了不少。當然,如果結合其早前的經歷來看,李德所謂的軍事知識只能算是“紙上談兵”,並沒有多少的“實戰經驗”。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德被派到了中國,由此開始了他的“中國行”。1933年,李德作為共產黨的軍事顧問來到了中國,來到了紅軍的中央蘇區。
在此之前,蔣介石已經對蘇區進行了4次圍剿行動,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在毛主席的帶領下,紅軍打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勝利。
第四次反圍剿戰爭勝利後,紅軍的勢力範圍已經擴大到了30多個縣,與此同時,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面對國民黨的大軍,為何尚未成長起來的紅軍會取得如此大的勝利呢,與毛主席“運動戰、游擊戰”的策略有很大的關係。
李德的紙上談兵
當時,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紅軍依託有利地形,實施“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在運動中將敵人消滅”的方針。
事實也證明,這種軍事策略也比較符合紅軍的情況,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後,紅軍的兵力一度達到了8萬多人。
可是,在共產主義的李德到來之後,一切的情況都發生了改變。那麼,沒有任何作戰經驗的李德,為何會成為中央蘇區的“最高長官”呢?主要原因就是博古、王明等人的支援。
在不了蘇區紅軍真實實力的情況下,再加上李德的軍事才能又不高,所以他錯誤地選擇了與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硬碰硬”。
當時,彭老總、毛主席雖然對李德進行了多次的勸解,但李德依然我行我素,採取“陣地戰”與“進攻戰”等冒險主義。
以廣昌保衛戰為例,此地是中央蘇區的北大門,戰略地位非常重要。1934年初,國民黨集結了大部分兵力向廣昌進攻,紅軍的實力雖然提高了不少,但正面戰場依然不是國軍的對手。
因此,毛主席等人都主張放棄防守,繼續採取游擊戰。可是,李德等人卻固執己見,執意要派遣大量的部隊去保衛廣昌,與國民黨軍展開大決戰。
戰役開始後,國民黨軍在飛機、大炮等火力的支援下,開始向廣昌進攻。依託堅固、縱深的工事,雖然紅軍多次打退國軍士兵的進攻,但損失也非常的慘重。
後來,博古、李德等人也開始意識到戰局的不對,於是便下令放棄廣昌,開始實施戰略轉移。然而,此時的紅軍情況早已不容樂觀,士兵損失慘重。
據記載,第五次反圍剿作戰中,單單廣昌紅軍士兵的數量就銳減了5000多人,相比與戰爭初期,紅軍人數直接減少了三分之二,而造成這一問題的直接責任人就是李德。
此戰過後,聽到戰爭損失的紅軍人數時,毛主席和彭老總非常的傷心,彭老總更是怒懟李德等人:“崽賣爺田不心疼”。之後,紅軍便開始踏上了長征之路。
當然,廣昌一戰雖然激烈,但還不是最慘烈的一戰。紅軍實施戰略轉移之後,諸多領導人在湘江有出現了“分歧”,而李德等人依然堅持錯誤的方針。
結果可想而知,湘江一戰紅軍的數量直接從8萬人縮減到了3萬人,直接損失高達5萬人。至今,每每看到與“血戰湘江”有關的影視劇,依然淚流不止。
可以說,正是在李德極端主義的領導下,再加上他對我國國情不清楚,所以才會出現這樣悲慘而壯烈的結果。
幸運的是,當紅軍到達遵義後,一場遵義會議確定了毛主席、彭老總等人的領導地位,由此紅軍的命運才出現了轉折,最後實現了長征的偉大勝利,紅軍也迎來了新生。
李德的結局如何
自遵義會議後,李德的身影便開始減少了,甚至史料上關於他的記載幾乎都沒有。那麼,這位紙上談兵的“軍事天才”,其結局如何了呢?
遵義會議之後,李德便喪失了對紅軍的指揮權,但他依然在紅軍中生活,並且跟著紅軍四渡赤水、爬雪山、過草地,也見證了陝北會師。
當時,因為條件的侷限性,所以紅軍無法聯絡到蘇聯的共產主義,李德便一直跟著紅軍。後來,他還成為了紅軍大學的一名教師,傳授一些軍事知識。
幾年之後,紅軍與蘇聯共產國際取得了聯絡,李德也坐飛機去了蘇聯。不過,他雖然離開了國內,但應有的處罰依然沒有逃脫。
在蘇聯,針對李德的問題,共產國際舉行了一次批判大會。會議上,有不少紅軍領導人,怒斥李德亂指揮、是混蛋等。
最後,此次會議給了李德最終的懲罰:“雖然李德犯了錯誤,但那是在不瞭解情況下造成的,小懲大誡就可以了(大致意思就是如此)”。
再後來,李德便留在了蘇聯,在一家出版社工作,主要就是翻譯一些共產主義的作品,比如馬克思、列寧主義。
二戰結束之後,德國分成了聯邦德國與民主德國,而李德便回到了民主德國,開始宣揚他的共產主義思想。
1975年8月15日,李德在民主德國去世,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