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育兒,以德為本
德究竟是個什麼鬼
該如何入手
教子如開車
世事一理,我喜歡用開車來做比喻。
開車,首先你得學習考個證。出發前,先搞清楚要去哪兒,把路線給定了,不認路就開個導航,點火上路。剩下的最重要就是看方向盤了。你得看好前方和路面,偶爾來個大拐彎,偶爾打個小彎繞開路面的小石頭。只要別出什麼亂子,時間到了,你也就到了。
其他事也一樣,確定目標,找準方向,制定計劃方案,一步一步來,時不時審視我們是否忘了初心,是否偏離方向,該繞道繞道,該回來回來,及時糾正調整。
教子育兒,亦是如此。
我們想把孩子培養成什麼人?這是目標,方向。
怎麼做才能達成目標?這是路線,再加上每一步的方案。
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見解、心態;確保我們的目標方向是對的,路線、方案是最佳化的。
還要隔三岔五抬頭眺望,我們走偏了嗎?偏了不要緊,方向盤打回來就行。
剩下的就是一邊欣賞路上美景,一邊吭哧吭哧埋頭趕路。
道路對了,不怕遙遠。
教子育兒,以德為本
幾年前,應邀跟一個企業的員工交流家庭教育。我分享了女兒一些事情以及我的一些思考、做法。
那時女兒剛剛考入我們這最好的高中,也是我的母校。
開學那會,學校要求她們每天要打電話給家長,加強交流,有事找家長,儘快適應新環境。我很高興的是,我也接到了電話,她自己安排了爸爸媽媽各一天。
住校前,她有些忐忑,怕和同學們相處不好。開學幾天便和我們開心地說,宿友們太好了,怕以後再也遇不到這麼好的宿友。
問及飯菜,學校食堂的飯菜太好吃了。
期間有個宿友夢遊,出現了些矛盾,甚至有位同學的父親打電話給我,很是著急。女兒也能很好地面對、處理。
週末回到家裡快樂得忘記吐槽某位同學(本來準備好跟我們分享的)。
在學校自己洗衣服(絕大部分孩子是週末用行李箱帶回家洗的),每週六中午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洗衣服(洗衣服會先用手洗袖口),確保週日可以穿回學校。(這個習慣一直保持整個高中,高考前最後一次回家也不例外)
功課方面她自己很自覺,我反倒是要想方設法削減她的學習時間。
她的毅力、她的堅持,是我望塵莫及的,我對她這點極為佩服。
比如,從小學五年級到初三,每天念3000遍文殊心咒,一天不落;
比如,用20天把《論語》讀了10遍;
比如,為了初三的體育考試,從2017年11月10日體育老師佈置作業開始,直至2018年3月體育考試結束,每天練習蛙跳3個來回,每個來回16跳。愣是把中考體育成績提高到超過滿分。
我分享這些瑣碎點滴,沒有分享學習成績,不是因為女兒成績不好(考上高中這學校只比分數線高出2分)。
而是因為,內心深處,我特別的執著,也一直堅持:我要做個好人。
說來可笑,我清清楚楚地記得我的大學畢業總結最後一句話寫的是“總之,我是一個好人”;
但沒想到的是,多年以後,翻開大學畢業留言本,志向一欄赫然寫著“成為一個完人”6個字。
同樣,我也希望女兒做個好人。
《說文解字》:育,養子使作善也。
回顧女兒的成長,我要分享我的第一個教子育兒理念,也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整個貫穿自始至終的:教子育兒,以德為本。
每當碰到重要關口、遇到糾結、恍惚走神的時候,我就想想:我忘了初心了嗎?我被外界催眠了嗎?我偏離了方向了嗎?
這個社會太狡猾,我們又很迷糊,一不留神就帶溝裡去了。所以我們需要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用心覺察,讓自己不離正道。
相信出一道題目:家長您好,請問您覺得培養孩子,德行重要呢還是學習成績重要?
我相信,百分之百的家長會搶著舉手回答:做人重要!為人處世、待人接物重要!鏗鏘有力、毫不猶豫。
螢幕前的朋友,您呢?
本是毋庸置疑,為什麼這麼問?因為實際生活當中,太多的家長朋友並不像回答問題那麼回事。
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你只管專心學習,其他什麼都別操心。”
是不是很熟悉?
遠的不說,近日熱點人物李雲迪,我們從結果看,在德行這塊缺失了,自毀前程,也讓父母傷痛欲絕。世界級的專業水平,名聞天下,反倒成為負累,倘若是個小人物,這事也就過去了。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在《資治通鑑》卷第一週紀,司馬光就以智瑤滅亡,三家分晉為例,妙論德才之辨,十分精彩。
臣光曰:
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
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
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雲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溪之金,天下之利,然而不熔範,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
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
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古人取人:德才兼備、德勝才、無德無才、才勝德。
以前,蒙牛創始人牛根生活躍在電視螢幕時,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蒙牛的用人觀“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無德有才,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
(當然,後來因為三聚氰胺事件,蒙牛、甚至整個中國牛奶行業一度到了生死關頭,牛根生也從螢幕上銷聲匿跡了。)
蒙牛用人:有德有才、有德無才、無德有才、無德無才。
略有不同,但在德勝才這一點,是高度一致的。
古人更甚,以乳狗、虎而翼之妙喻告訴我們:無德無才勝有才無德!
西方的卡耐基也指出:“一個人的成功,只有15%靠他的專業知識,而85%要靠他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處世能力。”
無論是我們小時候上學那會提的“德智體”,
還是現在提“德智體美勞”,
德,無不高居榜首!
德的內涵
得得得,聽了太多的德德德,德究竟是個什麼鬼東西?又該如何操作?
我的理解當中,
德,起碼包括兩個方面:思想和心態。
思想呢,或者叫理念、觀念,都行。
就是要對這個世界有正確的見解,明白宇宙、世界、大自然、人生的規律,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因果規律。
因果律是指所有事物之間最重要、最直接的關係。表示任何一種現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即“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之意。
一個懂因果的人,在面對煩惱與痛苦時,他可以從容地去面對。因為他知道眼前的問題必定有其原因,他會努力尋找原因,加以改進。我們說這是個積極的人。
一個不懂因果的人,在面對煩惱與痛苦時,他無法從容。因為他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他更大的可能是一直沉溺在痛苦當中。我們說這是個消極的人。
所以,同樣的煩惱與痛苦,有的人可以轉為智慧,走向提升;有的人卻會變得苦上加苦,日益消沉。
因果規律在日常生活當中這麼操作。
比如表揚女兒,我會表揚她的努力,不表揚她的表現,告訴她這是你努力的結果。
比如,在和她分享事情的時候,會著重分析其中的因果關係,這麼做是為什麼,成功是因為什麼、失敗是因為什麼?
比如,讀書討論也是注意強調因果規律的分析。
特別是讀歷史。
有個叫喬治曲威廉的外國人講,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
培根講,讀史使人明智。
當前講,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竊以為,歷史,有一個特別大的作用,就是學因果規律。有些事情,我們窮其一生,也看不到盡頭。歷史,恰恰能延長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可以從遠古看到今天,去看清楚事件的來龍去脈,看清楚事件當中的因果規律。
就好比,陪女兒長大的過程當中,當初採取的某個行動,都是學習來的,畢竟自己沒經歷過,心裡也沒底,只有當結果呈現出來,我們才得到驗證。
心態呢,就是有愛心(利他心)、喜悅心。
一個有愛心的人,比如雷鋒、比如特蕾莎修女,一心利他,想的都是怎麼去幫助別人,她就沒閒工夫去糾結自己身上那雞毛蒜皮的事,她就會快樂,就會喜悅,就會幸福。
一切快樂的源泉就是利他心,不是說助人為樂嘛,我們很多人先破腦筋也想不明白,為什麼幫助別人,去付出,為什麼快樂的是自己,奧秘就在這。
愛心從愛心來。
嬰幼兒時期最重要,嬰兒從母體出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她是如此的無助,如此的不安,如此的恐懼,這個階段最主要就是給她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為什麼剛剛出生的嬰兒要以蜷縮的姿勢包緊被子,就是模擬她在母胎裡蜷縮著睡覺的狀態,讓她更安心些。
我們給到的愛越充足,她愛的能力就可能越強。
中國人的孝道,是父慈子孝,父慈在前,畢竟我們是大人嘛,得先做好表率。百善孝為先,孝心不就是對父母的愛心嘛,她的孝心一開啟,百善門亦開。往後啊,你就輕鬆了。
然後是兄友弟恭,愛兄弟姐妹。我女兒是獨生女,沒條件在家庭從小開展兄弟姐妹愛的教育,現在有開放生育了,真好!
再然後就是“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延伸到伯伯叔叔、堂兄弟姐妹。
再然後就是,“凡是人皆須愛”,延伸至全人類,是不是很偉大?
愛心是這麼來的。一點一點培養、一點一點延伸。
當然,照顧花花草草、小兔子小貓咪,也是很有幫助的。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很多家長,因為孩子成績不好、不好管來找我們(我們是一個親子學習、家長學習的機構)。
結果一聽“德為本”,得,以後上課一分享,就說,“我現在一點也不在意孩子的成績,不管了”。
哎,最怕什麼?最怕只看表面,最怕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最怕依樣畫葫蘆。很多家長有點病急亂投醫,一聽好的總是很著急的問方法。我總很不喜歡給具體方法,因為這跟您自己,您家庭,您孩子的情況都有關係。就好比服中藥,同樣的病,季節、地理位置、病人的體質等等都要關係,不能一招鮮吃遍天。
打住,回來。
雖說,德者,才之帥也。
但,才者,德之資也。
德,也需要才去更好的踐行。
學好本領,才能更好的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建設祖國、造福全人類。
學習本領也很重要,只是千萬別忘記,德更重要。
系列文章:
01 送給女兒的禮物
02 教子育兒,理念為先
#願孩子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