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只 | 作者
樸素的樹、如歡 | 編輯
cottonbro | 圖源
這世界上有一類父母:
他們嚴於律己(和孩子),寬以待人。
如果你是他們的朋友、鄰居或同事,你會非常喜歡他們的善解人意、有求必應。
但如果你是他們的孩子,就很不幸,因為他們會要求你:
老實聽話,不要惹事。
一旦出了什麼事兒,那一定是你的錯。
小時候,被老師體罰,回家肯定還有劈頭蓋臉一頓罵:
“為什麼老師罰你不罰別人?肯定是你不對在先!”
長大了,跟老公吵架,他們第一反應不是向著你,而是:
“你又幹什麼惹人生氣了?”
相反,對女婿卻萬分客氣:
“我那閨女從小就臭脾氣......”
他們自己不敢在人際關係中強硬,當孩子遇到人際挫折時,不僅無法提供支援,還反過來要孩子檢討自己。
身為他們的孩子,很委屈卻也很無奈。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家庭教育中“有毒的內歸因”。
作為受害者,
為什麼要我檢討?
知乎上有一個很火的問題。
是一個媽媽的提問: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我一直讓她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別總是把責任推給別人,有錯嗎?”
底下4580個回答全部一邊倒,站女兒。
“欺負孩子的人,你也算一個。”
“你也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孩子,只欺負你孩子?”
網友們竭力想讓這位媽媽明白:被欺負,真的不是女兒的錯。
但她,似乎並不想承認。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父母,總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找自家孩子的錯?
情況可能有兩種。
a. 父母向攻擊者認同
很多時候,父母並不是不知道孩子遭遇了什麼。
只是,承認孩子是受害者,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和壓力,以及後續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不僅要為孩子出頭,還要考慮出頭之後的後果。
以及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財力,來應對這樣的衝突。
相比這麼多可預見的麻煩,反過來認同施暴者,指摘自家孩子,似乎就容易多了。
一句輕飄飄的“都是你自己的原因”,一切“麻煩”迎刃而解。
不僅不用面對自己的無力,反過來還能站在高高的位置上,享受指責別人的優越感。
說到底,不過是欺軟怕硬罷了。
b. 父母向攻擊者示弱
還有一類父母,雖然不會理直氣壯地指責孩子。
但是會一味地讓孩子隱忍退讓,規避衝突。
“他找你麻煩,你就躲著點走唄。”
“你得和人搞好關係,別不合群。”
“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別惹他們就行了。”
在他們的認知裡:我不犯人,人不犯我,人若犯我,那是我躲得不夠好。
這背後,是父母深深的無能和恐懼。
當一個人沒有反抗的資本和勇氣時,就只能剋制自己,減少衝突。
但是他們卻忘了,欺凌從來不是沒有理由的,柿子都是撿軟柿子捏。
越是軟弱的人,越是容易被欺負。
當他們放棄父母的責任,把孩子推到別人“刀”下時,也把孩子推向了絕望之境。
每一個自責自罪的成年人,
小的時候都被苛待過
美籍心理學家海德將歸因模式分為:內歸因和外歸因。
所謂內歸因,通俗來說,就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個人的歸因風格,是長期訓練形成的。
總被父母逼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消極的內歸因模式中。
確實,適當的“自我反省”,可以讓人在錯誤中總結經驗;
但長期過度的消極內歸因,就會變成“洗腦”,讓人們逐漸接受了這樣的信念:
“一旦出現問題,肯定是我的問題。”
一位朋友每次分手後,就跟我說:“肯定是我哪裡不夠好,所以才被分手。”
明明有很多可能性,她卻只能看到自己的原因,並將這一切歸罪於自己。
這樣的信念看起來很不合理,但是深陷其中的人,很難意識到,這是不對的。
一個抑鬱症患者曾說:
“我很羨慕鳳姐那樣迷之自信的人。因為無論何時,她都可以理直氣壯的相信自己,而自己,只會無窮無盡的自我批判。”
典型的“小時候被別人 pua ,長大 pua 自己。”
一旦出問題,就會下意識地,覺得都是自己的錯。
即便並沒有做錯什麼,也會覺得內疚、不安,進而譴責自己。
研究指出,陷入悲觀內歸因的人,會將失敗、痛苦,歸結於個人內部因素:我不夠好、不夠聰明。而將成功、喜悅歸結於外界環境因素:運氣好、任務簡單。
工作認真被辭退,他們會責怪自己:“肯定是能力不行,才會被辭退!!”
工作認真被提拔,卻歸功於環境:“要不是公司人手不夠,這職位也輪不到我”
學習努力成績下降,他們會指責自己:“智商不夠的人,連努力都不配。”
學習努力成績提升,卻歸功運氣:“這次考試題目簡單,所有人考得都不錯”
他們就像被安裝了一個選擇性過濾器:
將所有的過錯,指向自己。
將所有的成功,給予別人。
在父母長久的打壓指責中,他們逐漸失去了自我同情的能力。
也喪失了自我支援的意願和肯定自己的力量。
最後,忘記了如何自己愛自己。
打破有毒的內歸因,
放過自己
那麼,“悲觀內歸因”如此強勢和頑固,真的無藥可救了嗎?
不是。
《奇葩說》辯手席瑞,曾經也深陷“悲觀內歸因”的魔咒中。
小時候的他,因為愛跳皮筋被同學嘲笑。
連老師都說:“為什麼大家就嘲笑你呢?為什麼你非要和那群女孩子在一起跳橡皮筋呢?”
席瑞懵了。
他說那個老師在他腦海中植入了一個觀念:凡是遇到慘事,你就先反省一下自己。
直到很久以後,他開始打辯論,有了思辨能力,才突然意識到:
自己才是受害者。
所以你看,有時候改變,只在轉念之間。
以下幾點,或許可以幫準你走出“悲觀內歸因”的桎梏。
a. 對內疚感進行區分
擅長內歸因的人,往往是受到了強烈的內疚感的驅使。
但並不是所有內疚感,都是客觀正確的。
美國心理學家霍夫曼將內疚分為兩種:違規內疚和虛擬內疚。
違規內疚,是個體確實傷害了或意圖傷害他人而產生的內疚感。
虛擬體驗,是個體沒做錯什麼,甚至什麼也沒做,卻產生了內疚感。
很多時候我們內疚,並不是我們真的做錯了什麼,而是我們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
所以,下次盲目自責內疚時,不妨問問自己:
“我真的傷害到別人了嗎?”
“我的行為是否真有過錯?”
必要時,可以尋求“外部視角”,問問別人對你的看法。
也許你會發現,別人對待你,比你自己對待自己,更加寬容和善。
b. 進行“責任劃分”
如果你還是無法說服自己“沒錯”,那你可以嘗試“列舉法”來進行責任劃分。
方法很簡單。
第一步:把你“歸罪於己”的事情寫下來。
第二步:列舉出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
第三步:列舉出除自己之外的影響因素。
第四步:如果100%代表全部責任,評估自己和其他因素分別佔有的比例,並寫下來。
透過客觀具體地責任評估,你可以暫時跳出“自我指責”的慣性。
並且最終會發現,你根本不需要像想象中承擔那麼多責任。
c. 刻意地進行歸因訓練
科學研究指出,積極的歸因方式是有一定規律的,並且可以透過訓練獲得。
比如:
將成功歸因於可控的個人內部原因,如持久努力,
而非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如運氣好、任務簡單等;
將失敗歸功於可控的個人內部原因,如缺少努力,
而非不可控的內部原因,如智商低、能力差等等。
這樣做的好處是,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我們都可以自己掌控,帶來更強的主觀能動性。
所以,下次成績不錯的時候,自信地告訴別人,“這是因為我很努力,而不是因為運氣好”。
如果成績不是很好,就告訴自己,“敗是因為自己還不夠認真,而不是因為太笨了”。
長此以往,你也可以成為那個“迷之自信”的人哦。
最後我想告訴你的是:
即使真的做錯了,可以覆盤,但不要過度自責。
過度的自我苛責,本質是希望自己可以變得好一點,再好一點。
但人之所以為人,不就是因為他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嗎?
蔡康永曾說過一段話,大意是:
“我們是完整的人,不是市場裡去了骨的肉片,我們有優點也有缺點,而且可能缺點遠多過優點。”
“那些活得輕鬆的人,會把‘理想自我’去掉一半,因為它只是‘理想’,不是‘我’。”
所以,永遠不要試圖做一個完美的人。
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
鳥兒跨不過銀河,也不會有人非難!
除非經過你允許,否則,沒人能讓你覺得自責。
你,遠比自己以為的,要更優秀。
世界和我愛著你。
參考資料:
李中斌等主編.心力資源管理叢書情緒管理[M]. 瀋陽: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2015.07.
石學雲著.學習障礙兒童的心理與行為[M].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06.
蔡康永.自卑來自腦中“理想的我”.
- The End -
作者簡介:只只,畢業於北京大學,致力於幫助更多人透過釋夢覺察內在,療愈核心情結,改寫命運指令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