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乙,字仲陽。生於公元1032年,卒於公元1113年,祖籍浙江錢塘,後祖父遷至宋代時期的東平鄆州(今山東菏澤市鄆城縣),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他的徒弟閻季忠將他的理論、醫案和驗方加以整理,編成了《小兒藥證直訣》,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兒科專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兒科專著。
錢乙的“欲得小兒安,常要三分飢與寒”主張,意思就是說:小孩子的臟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還不健全,保持七分飽,臟腑就不容易受損。譬如老人追著孩子餵飯,這是不好的做法。孩子不願意吃飯,不吃好了;孩子餓了,當然喊“餓”時,再讓孩子吃就行了。還有小孩子元陽充足天性好動,如果衣服過暖,容易出汗受涼,導致傷風感冒,因此,讓小孩子處於“七分暖”的環境中,就不容易得感冒發燒的。他也主張成年人不可食之過飽,穿得過暖。因為精美之物或喜食之品食之過多,會使人體對各種營養成分攝入不足,讓人瘦弱,或者是食之太過會造成病患或過胖。他這個“保養養生”法,被後代證實是科學而有實效的養生方法。
錢乙的一生,在醫學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專一為業,垂四十年”,專攻兒科。他把古今有關兒科資料一一採集,加以研究。尤其是研究《顱囟經》談到的小兒脈法,病證診斷和驚癇、疳痢、火丹(即丹毒)、雜證等的治療方法。他還藉助於《顱囟經》的“小兒純陽”之說的啟示,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在張仲景總結的辨證施治的基礎上,摸索出一套適應小兒用的“五臟辨證”法。後來,他到京城裡去為長公主的女兒治好了疾病,因此被授予翰林醫官院中“醫學”的官職;皇子得了抽風病,錢乙用“黃土湯”把他治好,北宋神宗皇帝把他提升為太醫丞,賜給他飾金的魚符和紫衣。
他依據豐富的臨證經驗,著有《傷寒論指微》五卷,《嬰孺論》百篇等書,但皆散失不傳。現存《小兒藥證直訣》,是最早記載辨認麻疹法和記百日咳的證治;也是最早從皮疹的特徵來鑑別天花、麻疹和水痘;記述多種初生疾病和小兒發育營養障礙疾患,以及多種著名有效的方劑;還創立了我國最早的兒科病歷。此書列為研究兒科必讀之書,而且《四庫全書目錄提要》稱錢乙的書為“幼科之鼻祖,後人得其緒論,往往有回生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