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書法一道,非限於書法而為書法也,必與其人之學問德業、事功成就、時代特徵息息相關。每一個喜歡民國文化的人,想必都是源於崇拜那些極具文人範兒的碩學大儒們。

今天與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民國時期部分文人名家的書法,各有千秋。

──────────

魯迅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其投身五四運動後使用的一個筆名,因為影響日甚,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魯迅。魯迅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鬥一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一生的真實寫照。

────────────

周作人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後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

胡適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字適之,安徽績溪人。曾任北京大學校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大使等職。胡適因提倡文學改良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是第一位提倡白話文、新詩的學者,致力於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雖與陳獨秀政見不合,但與其同為五四運動的軸心人物,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

老舍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舍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

茅盾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14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嘉興桐鄉人。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裡,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

────────────

蘇曼殊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蘇曼殊(1884~1918年),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廣東香山(今廣東珠海)人。原名戩,字子谷,學名元瑛(亦作玄瑛),法名博經,法號曼殊,筆名印禪、蘇湜。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生於日本橫濱,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在藝術上他受李商隱的影響,代表作品如“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詩風幽怨悽惻,“清豔明秀”,別具一格,在當時影響甚大。

────────────

徐志摩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後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

林徽因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間四月天》最為大眾熟知,廣為傳誦。

────────────

陸小曼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陸小曼(1903年-1965年),江蘇常州人,近代女畫家。師從劉海粟、陳半丁、賀天健等名家,晚年被吸收為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師。曾參加新中國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國畫展。陸小曼擅長戲劇,曾與徐志摩合作創作五幕話劇《卞昆岡》。她還諳崑曲,也能演皮黃,寫得一手好文章,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文字修飾能力。因與徐志摩的婚戀而成為著名近代人物。1965年4月3日於上海華東醫院逝世,享年63歲。

────────────

胡蘭成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胡蘭成(1906年2月28日-1981年7月25日),中國現代作家,原名胡積蕊,小名蕊生,浙江紹興人,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代表作有《今生今世》、《山河歲月》等。

────────────

張愛玲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張愛玲,中國現代作家,原籍河北省唐山市,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作品主要有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

冰心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 。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

李叔同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

豐子愷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緒二十四年生,原名豐潤,又名仁、仍,號子覬比,後改為子愷,筆名TK(主要原因是豐子愷的威氏拼音法名字為FONG, TSE KA)。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畫法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中國浙江桐鄉石門鎮人。

────────────

梅蘭芳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一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北京人,祖籍江蘇泰州。

────────────

朱自清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遊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

────────────

沈從文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沈從文(1902-1988),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嶽煥,筆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鳳凰縣人,祖母劉氏是苗族,其母黃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漢族。因此,沈從文的民族身份可以是此三個民族的任何一個,但沈從文本人卻更熱愛苗族,他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對於苗族風情的描述。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撰寫出版了《長河》、《邊城》等小說。

────────────

張充和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張充和,1914年生於上海,祖籍合肥,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在父親的影響下,四姐妹個個蘭心蕙質、才華橫溢,公數充和為最。弟弟們多是出自北大、清華的學者、藝術家。張充和在1949年隨夫君赴美后,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崑曲,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

郁達夫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郁達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中國著名作家。原名鬱文,代表作有《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

俞平伯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俞平伯(1900年-1990年),原名俞銘衡,字平伯。湖州德清東郊南埭村(今乾元鎮金火村)人。現代詩人、作家、紅學家。清代樸學大師俞樾曾孫。與胡適並稱“新紅學派”的創始人。

────────────

巴金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有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裡,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鬥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

錢鍾書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1910年11月21日出生於江蘇無錫,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1933年,與楊絳訂婚。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學士學位。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1947年,代表作《圍城》出版。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

楊絳

────────────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錢鍾書、楊絳、張愛玲、梅蘭芳、張充和等近三十位文人的書法

楊絳,191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分類: 文化
時間: 2021-11-03

相關文章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節,把盞賞月,吟詩作對,實在是個充滿閒情雅趣的節日,所以,自古文人騷客為其寫下數不勝數的詩詞名篇. 臨近佳節,小編整理一些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特意避開了大家熟知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品讀《天淨沙·秋思》,一起領略元曲的獨特韻味

品讀《天淨沙·秋思》,一起領略元曲的獨特韻味
<天淨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言簡意賅.短小精悍,字裡行間總給人一股蕭瑟淒涼之感.它為何被稱為&q ...

秋思(原創)

秋思(原創)
霜染紅楓豔嶺嬌, 朱施丹桂香風飄. 依欄雁影南遷訊, 帶走秋思入九霄. 2021.9.19

七言.中秋思母
昔年久做他鄉客, 每逢清秋思母徹. 心知倚門望遊子, 堪聽呼兒喚不歇. 歸根自恨盡孝少, 花甲慟泣傷西隔. 不忘年年憶慈母. 思母更在中秋節. 丁丑.中秋拙筆於故里

鷓鴣天 中秋思故鄉
[鷓鴣天]中秋思故鄉(新韻)(晏幾道體) 文/張秀祥(山東) 浩月當空故里同,繁花謝幕桂香濃. 佳節每到思鄉切,念起親人淚眼紅. 離別嘆,盼逢重.情深一縷寄蒼穹. 天涯遊子添惆悵,靜坐亭臺醉酒蠱.

七絕•秋思

七絕•秋思
池中冰鏡樹梢掛, 馥桂馨蘭拜月花. 牽絆難尋桑梓地, 秋思情擾萬千家. (辛丑•中秋•於長沙) 注:部分圖片來自網 絡

中秋節·秋思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中秋節·秋思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又到一年中秋節,人生路漫長,相思情惆悵,月圓寄相思,十五送團聚,中秋佳節到,快遞幸福與歡笑,祝您中秋快樂,無以相贈,借古人之偉作,閱古人之志,勉我之行. 最雄渾的中秋詩詞 <望月懷遠> ( ...

彭榮能:秋思(散文)

彭榮能:秋思(散文)
皋城是一個守季節規矩的城市,而今卻有點詭異起來,節氣時常越軌,無法與常年對標.前幾天正午居然還會有30多度的高溫,下午三四點出門,陽光依然白花花的逼人.走在街面,所謂秋風蕭瑟,半點影子都抓不到:花木攢 ...

中秋思鄉情|| 兒時記憶中的百萬莊 是難以撫平的思鄉烙印

中秋思鄉情|| 兒時記憶中的百萬莊 是難以撫平的思鄉烙印
編者按: 自西城播報開播以來,已經走過了110多期的內容.從西城的一磚一瓦.道路衚衕,到家長裡短,兒時記憶,每一個帶有溫度的文字,都在訴說著西城人那刻骨銘心的深海記憶. 北京,西城,百萬莊.有著極其顯 ...

八聲甘州:賀神舟十二回家
賀神舟十二太空翔,如今凱旋歸.贊英雄三位,英姿颯爽,遠走高飛.敢與星辰比美,敢把太陽追.含笑觀風雨,靜聽驚雷. 天上旅行三月,索空間奧秘,化解神奇.建立空間站,何處最相宜?我中華,英雄兒女,鑄輝煌,世 ...

七律 中秋思懷
獨坐沙灘思漸遠,碧空萬里望潮生. 雲來雲去盼雲散,月缺月盈祈月明. 今日海崖真有浪,何時寶島不談兵. 吾儕把盞開懷處,共話團圓世界驚.

七律~中秋思戰友

七律~中秋思戰友
梁昌官(原創) 當年戍邊衛和平, 颯爽英姿風雨行. 幾度中秋無雅興, 何曾月夜有柔情. 精忠報國初心烈, 血性陽剛豪氣騰. 天老地荒難改志, 而今白髮仍精神.

《七律 中秋思母》(平水韻)
最憶年年過中秋, 母親生日壽辰頭. 中秋佳節今來到, 思念天堂望母憂. 西北金星何處是, 東南明月幾時留. 輕風傳信娘安好, 此夜清光解我愁.

《西江月\秋思》
明月輕輕撒亮, 長空萬里晶光. 中秋月色濃情長, 團圓人天共嘗. 月裡嫦娥苦戀, 人間后羿觴傷. 晴天碧海兩愁腸, 何時虹橋天上?!

秋思—致母親
一九四五,呱呱墜地.七歲喪父,九歲斷指.上有兄長,下有姊妹.命如草籽,夾縫生存.貧窮年代,缺衣少食,艱難時光,向陽生長.年方三七,月老牽線,東北方向,配得良緣.結婚之後,才覺受騙.爺爺嗜賭,敗光家產. ...

萬事大吉詩選8首:秋思 擁抱九月 秋天 雅趣閒愁 夜靜初心 歲月感慨等

萬事大吉詩選8首:秋思 擁抱九月 秋天 雅趣閒愁 夜靜初心 歲月感慨等
秋 思 文/萬事大吉 走進秋天 觸控一地 飄零.思念 迎接一樹 落花.爛漫 一份緩緩的厚重 在堆滿落葉的 憂傷中 解開歲月埋在 心中的 所有涼寒涼 . 秋夜的清輝 穿過 心靈深處的一抹柔軟 在一灣 明 ...

賞讀:秋雨,秋思,秋緒

賞讀:秋雨,秋思,秋緒
作者: 呀呀 秋雨,宛如秋天的尤物. 雨絲在空中妖妖嬈嬈,悠悠然然,時而行雲流水,時而飄飄渺渺.時而悠揚,時而惆悵.時而繾綣,時而悽婉.風起,雨又像一位窈窕的女子,扭著曼妙的腰姿,在空中輕歌曼舞. 所 ...

秋思(我的詩歌)
故園千里外,幾番夢魂中. 白髮老母在,無人奉晨昏. 颯颯秋風起,聲聲子規鳴. 久為異鄉客,何日踏歸程.

陪兒子走過初中三年之十四—躍過瓶頸期,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躍過瓶頸期,在未來遇見更好的自己 初中三年的學習,每一年都很重要,但初一主要是小學和初中的過渡銜接,特別是第一學期,三大主科的學習難度一般,有些甚至是小學學過的部分內容,政史地生在中考中的 ...

高新區教研員到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中學部進行教學質量督導

高新區教研員到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中學部進行教學質量督導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9月18日訊(通訊員 劉紅) 為督導學校教學工作有序進行,服務師生成長,9月17日,高新區教研室十一位教研員由主任李繼冶帶隊,來到高新區第一實驗學校中學部進行教學質量督導. 張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