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雜技《俏花旦——集體空竹》
雜技《騰·韻——頂碗》
雜技《聖鬥——地圈》
隨著一聲高亢激昂的京腔,身著戲服、頭戴錦翎的空竹演員將空竹拋向空中,踩著清脆有力的鼓點散開隊形,隨後在輕快俏皮的音樂中展現一組組高難且優美的創新技巧,盡顯英武嬌俏的巾幗風采。
在首屆聖彼得堡國際馬戲藝術節上,中國雜技團帶來的《俏花旦——集體空竹》一舉奪得金獎。要知道,參加此次藝術節的所有節目都曾獲世界雜技最高獎“金小丑”獎。當時就有外國評委感嘆:這不只是中國雜技界的經典,也是國際雜技界的經典。
雜技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中國雜技以“新、奇、美”等特點,收穫眾多國際獎項,深受海外觀眾青睞。日前,記者來到中國雜技團,走近那些精彩絕倫、享譽國際的雜技節目。
守正出新
驚豔世界的技與美
走進中國雜技團的會議室,記者立刻被懸掛在牆上的兩張地圖吸引:一張中國地圖、一張世界地圖。世界地圖上插滿了小紅旗,遍及歐洲、東南亞、非洲、美洲,甚至太平洋上的小島。工作人員介紹說,他們用這些小紅旗來標註中國雜技團的演出足跡。
成立於1950年的中國雜技團,是第一個代表新中國出訪的藝術表演團體,迄今已出訪134個國家和地區。自1957年獲得第一個國際金獎以來,中國雜技團已經在國內和世界主要賽場上斬獲67枚金獎和10枚榮譽金獎。
“我們在創作節目之初就有一個要求:不‘驚’不上臺。”中國雜技團創意總監孫力力說,這裡的“驚”,一是驚奇,二是驚豔。她認為,要想始終保持在國際雜技界第一梯隊的位置,作品創新是關鍵。
在這樣的理念下,中國雜技團推出了眾多獨到的節目,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搶手。一些節目甚至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至今無人複製。例如在第二十八屆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上摘得“金小丑”獎的《騰·韻——頂碗》。頂碗原本是中國雜技的傳統專案,歷經數代演員打磨,由單人專案變為集體專案,直至發展到《騰·韻——頂碗》中的13人頂碗。該節目最大的創新是“文活武演”:由起頂、單手頂這樣不出手的“文”活兒,增加了拋接技巧,甚至在沒有助力的情況下讓演員上下翻飛、左右拋動。每當一個個碗在流暢的拋接翻轉中穩穩當當地落在演員腳上時,觀眾無不為之叫絕。
“我們既要創新,也不能脫離根本。這是最大的難點。”孫力力說,讓她印象深刻的節目還有《聖鬥——地圈》。地圈原本也是一個傳統專案,創作人員在《聖鬥——地圈》中設計出了可以行走的機器人作為道具,透過不同維度的旋轉變化,讓演員完成更多動作,展現更高技巧,增加了節目的觀賞性和趣味性,賦予傳統節目新的效果。該節目問鼎第三十七屆摩納哥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金小丑”獎。評委會主席當時的一番話,讓孫力力至今記憶猶新:歷年摩納哥的賽場上都有地圈節目,花樣翻新,難度不斷提高,但是中國雜技團把機器人搬上了舞臺,把傳統專案和現代手法結合,是具有顛覆性的創新。
獨樹一幟
無聲的藝術會說話
中國雜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不斷傳承發展和交流互鑑中形成了鮮明而獨特的藝術風格,卓立於世界雜技之林。在孫力力看來,中國雜技之所以在國際上獨樹一幟,首先是因為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和鮮明的民族特質。“中國雜技吸收了各姊妹藝術的精華來包裝雜技本體,具有東方韻味,味道獨特。”她說。
近年來,中國雜技在展示高超精湛技巧的同時,積極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本體技巧與詩詞曲賦、舞蹈、戲曲、音樂、書畫、武術等傳統藝術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表現方式和民族風格。就如國際雜技界公認的“最中國”的節目《俏花旦——集體空竹》,將京劇元素和戲曲程式美感融入空竹表演,成就一部具有中國氣派的佳作。
此外,雜技作為無聲的藝術,突破了交流障礙,以獨有的語言傳遞情感,展現精神。這也是中國雜技走紅海外的原因之一。
孫力力的手機裡一直存著一張照片,那是一張泛黃的字條,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日文:“我是一個32歲的青年,由於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心情非常低落,但是今天看了貴團的演出,中國人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讓我大受鼓舞。我想還是應該笑對人生、努力地生活呀!”這是中國雜技團在日本巡演時一位日本觀眾的留言。“帶隊出國巡演幾十次,我遇到過很多感人的事,這封信對我觸動最深。”孫力力說,這封信讓她感到中國雜技非常偉大,能夠用無聲的語言打動人心,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選擇。
還有一次,中國雜技團在臺灣臺北小巨蛋體育館演出。坐在觀眾席的孫力力偶然聽到兩位當地觀眾的對話,他們說:你看,今天舞臺上的大陸演員們光彩照人,從他們臉上燦爛的笑容,就可以想象他們生活得多幸福……這讓孫力力頗有感觸:“我們的雜技不僅展示了高超的技藝,更展現出當下我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交流互鑑
積蓄力量再出發
由於文化、環境等方面的差異,各國雜技在創作理念、表現手法上不盡相同。國際賽事及演出便提供了一個交流的舞臺和空間。“過去,往往是中國雜技的技藝更高,國外的雜技更重藝術性。經過多年的相互交流和學習,大家的節目技術難度、藝術品質,包括演員的綜合能力和藝術修為都提升了。這不僅提高了國際雜技界的整體水準,也增強了觀賞性。”長期在各類國際雜技賽事中擔任評委的孫力力深有體會。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雜技團到海外比賽和演出的腳步暫時放緩。“我們利用這個時間搞創作、練內功,積蓄力量。一旦國際文化交流恢復正常,我們將把全新的雜技節目呈現給世界。”孫力力說。
採訪結束前,記者在排練廳裡看到青年演員們正在認真排練。在這些青年演員身上,記者感受到了雜技這門古老藝術的傳承,也看到了它朝氣蓬勃的未來。排練舞臺背景牆上的橫幅“讓世界看到最好的雜技讓光榮與我們的名字在一起”格外醒目。“‘讓世界看到最好的雜技’今天看來還不夠,應該讓世界看到最強的雜技是從中國走來的。”孫力力表示,中國雜技團還將推出更多體現民族風格、時代氣息,展現中國人精神面貌的雜技節目,讓世界看到今天的中國和今天的中國人。
(本文配圖由中國雜技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