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華瑋 報道
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喜愛。
21世經濟報道記者據Wind資料統計,目前市場上共有639只ETF,規模1.35萬億元。
ETF在2021年再度爆發式增長。據Wind資料統計,截至2021年11月2日,今年新增ETF基金227只,新發行ETF基金份額1600多億。
然而ETF狂熱發展的背後,許多投資人買ETF的盈利體驗並不太好。
有個段子很有代表性,投資人經常用來自嘲:
“為什麼我一買就跌,一賣就漲?難道我是被莊家盯上了嗎?為什麼那些身家幾十億幾百億的控盤莊家,就非盯著我一個小散手中的幾萬塊錢不放呢?”
那麼,為什麼投資ETF不賺錢,不是說ETF是一種有效獲取市場收益的分散投資工具嗎?難道是投資方法不對?
對此,近日在“十七年十七城”上交所ETF高峰論壇上,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羅國慶發表主題演講,介紹了ETF的多種投資策略。
“ETF投資優勢突出,國內ETF市場未來前景廣闊。投資者可藉由ETF投資工具,透過三大策略,提升盈利體驗。”羅國慶說。
四大投資原則
近年來國內參與ETF或指數基金投資的人越來越多。
Wind資料顯示,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ETF是上證50ETF(510050.OF),規模超500億元;緊隨其後的中證500ETF(510500.OF)近500億元、滬深300ETF(510300.OF)近400億元、證券ETF(512880.OF)超300億元。
不過,今年最賺錢的ETF全都是新能源主題ETF,ETF收益TOP20幾乎被新能源主題ETF包場,許多投資新能源主題ETF的投資者都賺得盆滿缽滿。比如截至11月3日,年初以來新能源ETF(516090.OF)、光伏ETF基金(159863.OF)、新能源80ETF(516850.OF),都大漲超過70%。
在國內越來越火的指數基金,其實在國外早已風靡多年。資料顯示,在美國,85%的主動基金無法戰勝同類型風格的被動基金。
羅國慶認為,儘管目前國內市場的有效性不像美國那麼高,但最終也將會走向這個趨勢。
事實上,即使在A股牛市階段,投資者要戰勝寬基指數並不容易,而在近兩年的結構化機會中,要跑贏部分行業主題指數也很困難。
以滬深300指數為例,2014年-2021年6月末,該指數區間漲幅為124.21%,跑贏全市場81.6%的個股。考察時間越長,指數相比於個股的表現更好,波動率也更低。
羅國慶認為,指數投資能克服個人化的投資情緒,也不用過度依賴投資經理,比較適合普通投資者。他尤其看好ETF市場,因為ETF具備指數基金的各種優點,同時成本更低、交易效率更高、使用更加靈活。
但羅國慶認為,指數投資者首先需要認識到四大投資原則:
一是風險和收益成正比,指數中債券指數、股票指數、商品指數等風險收益波動各有不同;
二是人取我棄,人棄我取,有時逆向投資可能會獲得不錯的收益;
三是理性投資,遠離槓桿,用閒錢投資最好;
四是要有良好的心態——有識、有膽、有備,有識是指要識別現在這個市場是貴還是便宜,做到心中有數。有膽,是指在市場大跌的時候,要有膽量去買入優質的標的。有備,是指市場是千變萬化的,要對一些突發事件有應對之策。
三大投資策略
在今年震盪的市場,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想賺錢都不容易。
對於部分投資者買基的盈利體驗較差,羅國慶分析有三大原因:
一是追漲殺跌,上證指數越高的時候,基金的淨申購越多,越是底部,贖回量越大,由於市場波動,我們很難戰勝人性;
二是持有時間短。資料顯示,基金只拿三個月,超過七成人虧錢,但拿三年以上,95%的人盈利可以超過5%;
三是認知錯位。很多人內心追求的是6%的收益或者保本收益,但實際上多數人配置的都是高波動、高風險的產品,認知跟操作不匹配,就會導致拿不住、高買低賣的行為發生。
如果具體到ETF,應如何投資?
羅國慶表示,投資ETF有三大策略,有望規避持基盈利體驗較差的問題。
第一種是資產配置策略。
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投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從而提升投資的風險收益比。大約90%的投資收益都是來自於成功的資產配置。投資者可借鑑全球主流的大類資產配置方法,選擇市場中“國內寬基指數+行業指數+境外權益+商品+債券”等品種構建大類資產配置組合,或者構建大小盤輪動、行業輪動組合等。
第二種是交易策略。
比如金字塔法、分批買入法、折溢價套利、期現套利、事件套利等。以中證100指數為例,總計投入1萬元,投資時間為一年,如果在2008年6月6日、6月12日、7月1日分別買入3000、3000、4000元,在2009年7月31日止盈,分批買入累計收益率達到21.35%,而該時間段內一次性投資收益率僅4.89%。
第三種是定投策略。
定投是適合多數投資者的方法。定投本身不是一個獲取投資最佳收益的方案,其初衷是“為不熟悉資本市場、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挖掘超越市場的機會”的投資者而設計的,主要目標是跟上某一類資產的平均收益率,這與指數投資分享市場平均收益的理念不謀而合。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定投採用平均成本的概念降低風險,但相應的也需要長期投資才能克服市場波動。一般而言,股市的景氣週期約3-6年,因此基金定投通常需要3-6年才能看出成效。投資時間越長,效果更明顯。
那麼,當下適合投什麼指數?
對指數的具體投資標的,羅國慶表示,有四個方向可做參考:
一是中證100指數,代表中國核心資產,具有高股息率、高ROE、低估值優勢;
二是科創板50,科技創新寬基代表,重倉股多為科技創新龍頭企業,成長性突出;
三是碳中和概念,涉及的光伏和鋰電是未來的黃金賽道,值得關注;
四是聚焦三地科技龍頭企業的滬港深科技龍頭、市場空間巨大的創新藥、或將迎來反轉的傳媒。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