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段時間,電影《長津湖》上線,其中刻畫的志願軍戰士穿著單薄軍衣,在長津湖地區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裡,英勇奮戰,為了保家衛國不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令人感動又景仰。
但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卻浮現在眼前。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解放軍足有540人,為何在這麼多部隊之中,不選一支駐守在北方的,已經換裝了厚棉衣的部隊赴朝作戰,而非要派一直在南方,穿著單薄軍衣的第9兵團,赴朝作戰呢?
一、國家新立,百廢待興,解放軍雖然足有540萬人,但各有任務,能夠隨時赴朝作戰的,其實就那麼幾支部隊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6日,美國總統杜魯門下令駐紮在日本的美國遠東空軍,協助韓國作戰;6月27日,美軍第七艦隊駛入中國臺灣的基隆,高雄兩個港口。
9月15日,麥克阿瑟親自督戰,美軍登陸仁川。10月3日,周恩來總理透過印度大使,轉告美國,如果美國跨過三八線,中國不會坐視不理。然而美國對中國的警告置若罔聞,10月7日,美軍大舉跨過三八線,開始向平壤進軍。
至此,先禮後兵的“禮”,以及“勿謂言之不預”的警告步驟,都已經走完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已成定局。
那麼,此時的中國國內,是什麼樣一種情況呢?
1950年10月,正好是新中國成立一週年,此時的國內,除了西藏臺灣等少部分地區以外,基本已解放。換句話說,國內的仗基本打完了,解放戰爭時期建立起來的,規模龐大的人民軍隊,很多都已經“閒置”。
1950年6月,中央軍委已在籌備裁軍事宜,方案都出來了,計劃把550萬軍隊,裁撤到400萬左右。就在這個時候,朝鮮戰爭爆發了,解放軍第一次裁軍的節奏被打斷。
按理來說,既然軍隊已經多到需要裁撤的地步了,那麼能夠派往朝鮮作戰的,應該很多啊,為什麼非要選擇常年在南方作戰,還穿著單薄軍衣的第九兵團,去長津湖作戰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朝鮮戰爭沒有爆發,那麼國內外的敵人,根本不敢炸刺,解放軍裁撤部隊,把重心轉移到祖國建設上來,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朝鮮戰爭一爆發,中國被迫跟全球最強大的美國對上了,情況頓時就變得不一樣了。抗美援朝剛開始的時候,別說國外,國內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們能打贏。
這種背景之下,不僅臺灣的蔣介石在積極準備“反攻大陸”,國內的國民黨殘餘力量,地方軍閥頑固勢力,都在蠢蠢欲動,而能壓制他們的,當然就是駐守在各地的解放軍部隊了。
換句話說,抗美援朝戰爭一打,解放軍不僅得跟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還得警惕臺灣的蔣介石,震懾大陸內部的反動殘餘勢力。別的不說,光是在全國範圍內“剿匪”,就得分散很多力量。
所以說,當時的新中國,雖然有540萬軍隊,可這些軍隊,大部分都有自己的任務,不能輕易調動,否則朝鮮戰場還沒打出結果,國內反動勢力跳反了,內外夾攻之下,麻煩更大。
二、第9兵團是“軍神”粟裕帶出來的部隊,毛主席原打算讓粟裕指揮抗美援朝
當然,解放軍540萬人,就算大部分部隊有自己的任務,但總有幾支隊伍,是可供調動的機動力量,比如西北的19兵團等等。
那麼為何要在好幾支機動部隊中,選擇在南方的第九兵團呢?這其實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志願軍入朝以前,中央原本打算讓“軍神”粟裕指揮入朝作戰的,而粟裕出身華東野戰軍,第九兵團,正是粟裕帶出來的部隊。
古代軍事思想中,“將不知兵”,是一個大忌。近現代以後,雖然專業化的訓練,高度的紀律改善了這種情況。但是無疑,面對美國這樣的強敵時,讓一個出色的將領,去指揮自己熟悉的部隊,自然能更加如臂指使,取得勝利。
基於這個原因,其實早在1950年10月,第九兵團就從江南調到了山東集結整訓,開始為赴朝作戰做準備。
只是後來粟裕將軍因為身體原因,無法指揮赴朝作戰,中央又決定任命彭德懷元帥指揮抗美援朝作戰。但這個時候,再想調動其它部隊準備入朝作戰,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第二,派第9兵團穿著單衣入朝,也是出於長津湖之戰的戰術需求。整個長津湖血戰,本質上就是志願軍想要以優勢兵力,吃掉美國王牌部隊的一場包圍戰。
而在這場包圍戰中,最重要的戰術,其實就是高強度的機動穿插迂迴,簡單一點說,你要神不知鬼不覺地跑到敵人背後,迂迴包圍對方。第九兵團在解放戰爭時期,就表現出來了這方面的特長。電影《長津湖》中重點描寫的穿插連,就是對第9兵團擅長穿插迂迴的致敬。
從這個角度說,派遣還沒來得及換裝厚棉衣的第9兵團,赴長津湖作戰,就是為了充分發揮第九兵團強大的穿插能力,為長津湖血戰能夠取得勝利加碼。
綜上,一場戰爭想要獲得勝利的最佳策略,就是“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就是不斷增加自己的優勢,減少敵人的優勢。
因此,1950年,志願軍之所以要選擇還沒來得及換裝的第9兵團,打長津湖血戰,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想要最大可能的發揮我軍優勢。這既是對美國這個強大敵人的重視,也是對第九兵團的信任與期待。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要打敵人最精銳的部隊,也得把自己最精銳的部隊派上去。
三、不是偏偏選擇穿著單薄軍衣的第9兵團入朝作戰,而是當時的背景下,派那支部隊都差不多
說完了時代背景和主觀因素,接下來再說說客觀條件。
1950年,第九兵團入朝的時候,很多戰士身上還穿著單薄的軍衣,這是一個事實。當代人看到這一點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想,當年解放軍540萬軍隊,為何非要派一支還沒有換冬裝的部隊,去零下40度的嚴寒環境中,跟強大的美軍作戰呢?
但這種疑問,其實是建立在眼下我們對國家和軍隊的生活經驗之上的。換句話說,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戰爭條件下,不是非要派穿著單薄軍衣的第9兵團入朝作戰,而是派任何一支部隊入朝,受限於我們經濟實力,工業實力,後勤運輸實力等客觀條件,都免不了缺衣少食的結果。
一方面,這是因為戰局變化太快了,當時我軍又沒有先進的工業實力和後勤運輸實力。本來第九兵團是要晚一點入朝的,但美軍仁川登陸以後,朝鮮人民軍敗退太快,打亂了志願軍的入朝計劃,只能提前派第9兵團入朝。
原本給第九兵團準備的,儲存在東北的很多棉衣,都來不及發到志願軍手上,他們就已經入朝作戰了。而入朝以後,我軍後勤運輸能力有限,頭頂上還有美國空軍封鎖後勤補給,沒辦法把這些棉衣再送到前線部隊手上。
這種情況下,別說是一直在江南地區作戰的第九兵團,就是在西北,東北地區駐紮的部隊,他們穿著厚棉衣入朝了,又能怎麼樣呢?冰天雪地裡行軍打仗,又沒有足夠的後勤補充,同樣避免不了忍飢挨凍。
另一方面,第9 兵團缺棉衣,其它部隊還缺彈藥呢。穿著單薄的軍衣入朝作戰,跟沒有足夠的彈藥補充,沒有強大的火力支援,在戰場上的結果是一樣的。而這一切,歸根到底是當時我們在經濟實力,工業實力,軍事裝備實力等方面,遠落後於美國的事實。
換句話說,第9兵團穿著單薄的棉衣入朝作戰,與其說是缺棉衣,不如說是當年志願軍在裝備給養方面,所面臨的諸多客觀條件限制的一個突出表現。不派第9兵團,派其它部隊上去了,也是缺各種物資,只不過缺的東西,可能從棉衣變成彈藥,變成食物。
從這個角度說,不是志願軍非要派穿著單薄衣物的第9兵團入朝,而是客觀條件限制下,派那個兵團都是一樣的,我們就是“鋼少氣多”,想取勝只能靠保家衛國的信念,靠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
四、結語
其實第9兵團很多戰士,穿著單薄軍衣入朝作戰這事,很能體現抗美援朝戰爭的特點。
一方面,站在敵人的角度上,他們要入侵你的時候,可不會管你準備好沒準備好。這個時候,難道我們沒準備好,就不去驅趕豺狼了嗎?當年蔣介石倒是總想著準備好了再打日本人,結果他永遠也沒準備好。
另一方面,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上,1950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論軍事裝備,經濟實力,遠非美國的對手。大多數國家都覺得中國打不贏這場戰爭,而且會輸得很慘,然而結果卻恰恰相反。根源就在於,志願軍雖然穿著單衣,吃著冷土豆,但面對侵略的時候,沒有任何猶豫,抓起槍就上前線了,甚至連冬裝都來不及換。
正是這種精神,支撐著新中國渡過建國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歲月,並且打出了自己的地位,打出了中華民族傲立世界的底氣。
這就是真正的“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