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幫你看急症——北京中醫醫院院長為您健康把脈》選登7
按摩穴位,緩解急症頭痛
主編:劉清泉
副主編:郭玉紅 李博
出版社:中國人口出版社
通常情況下,急症的頭痛我們可以嘗試按摩太陽、印堂、頭維、百會、上星、風池、合谷、列缺、外關、太沖、太溪等穴位,按摩時常用一指禪推法。
1 太陽
【主治】①頭痛;②目疾;③面癱。
【定位】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2 印堂
【主治】①痴呆、癇證、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證;②頭痛、眩暈;③鼻衄、鼻淵;④小兒驚風、產後血暈、子癇。
【定位】在額部,當兩眉頭的中間。
3 頭維
【主治】頭痛、眩暈、目痛、迎風流淚。
【定位】在頭側部,當額角髮際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
4 百會
【主治】①中風、痴呆、失語、瘛瘲、失眠、健忘、癲狂癇證、癔症等神志病證;②頭風、頭痛、眩暈、耳鳴;③驚悸;④脫肛、陰挺、胃下垂、腎下垂等氣失固攝所致的下陷性病證。
【定位】後髮際正中直上7寸(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或當頭部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5 上星
【主治】①鼻淵、鼻衄、頭痛、目痛等面部疾病;②熱病、瘧疾;③癲狂。
【定位】在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1寸。
6 風池
【主治】①中風、癲癇、頭痛、眩暈、耳鳴、耳聾等內風所致病證;②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腫痛、口眼歪斜等外風所致病證;③頸項強痛。
【定位】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平風府穴。
7 合谷(大腸之原穴)
【主治】①頭痛、目赤腫痛、鼻衄、齒痛、口眼歪斜、耳聾等頭面五官諸疾;②發熱惡寒等外感病證;③熱病無汗或多汗;④經閉、滯產等婦產科病證;⑤牙拔除術、甲狀腺手術等口面五官及頸部手術針麻常用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又名虎口。
8 列缺(絡穴,八脈交會穴—通於任脈)
【主治】①咳嗽、氣喘、咽喉腫痛;②偏正頭痛、齒痛、項強痛、口眼歪斜等頭面部疾患;③手腕痛。
【定位】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拇長展肌腱溝的凹陷中。簡便取穴法: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該穴。
9 外關(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
【主治】①熱病;②頭痛、目赤腫痛、耳鳴、耳聾;③瘰癧;④脅肋痛;⑤上肢痿痺不遂。
【定位】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正中間。
10 太沖(輸穴,原穴)
【主治】①中風、癲狂癇證、小兒驚風、頭痛、眩暈、耳鳴、目赤腫痛、口歪、咽痛;②月經不調、痛經、經閉、崩漏、帶下、難產等婦科病證;③黃疸、脅痛、腹脹、嘔逆;④癃閉、遺尿;⑤下肢痿痺、足跗腫痛。
【定位】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11 太溪(輸穴,原穴)
【主治】①頭痛、目眩、失眠、健忘、遺精、陽痿等腎虛證;②咽喉腫痛、齒痛、耳鳴、耳聾等陰虛性五官病證;③咳嗽、氣喘、咯血、胸痛等肺系疾患;④消渴、小便頻數,便秘;⑤月經不調、腰脊痛;⑥下肢厥冷、內踝腫痛。
【定位】在足踝區,內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中。
一指禪推法
用拇指指端、螺紋面或偏峰著力於一定位置或經絡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關節懸屈,運用腕間的擺動帶動拇指關節的屈伸活動,以使之產生的功力輕重交替、持續不斷地作用於經絡穴位上,稱為一指禪推法。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 || 楚超 萬濤
值班主任 || 範宏博
轉載及投稿 || 010-62969002轉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