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劇裡很難看到“理想的女性”,《掃黑風暴》裡也是。一如大多數政治劇的女性角色設定通病,男性英雄主義下她們只能是配角。雖然她們是全劇必不可少的穿針引線和凝聚中心思想的代表,但依舊被標籤化處理。每個女性角色都只是推動男性掃黑的動力,而不是智慧型有效助力方。
帶血的暗黑童話,弱勢的女性角色書寫的並不討喜
這一次的掃黑裡主要6位女性,除了被正派光環強行籠罩的黃希,其餘角色都是悲劇的化身。無論是政府高層被滲透代表賀芸、企業家門面擔當鄭毅紅、伏弟魔軟弱的普通女孩徐英子、被大佬圈養戀愛腦的麥萌萌、大哥身後的李麗娟,無一被書寫的能受女性觀眾喜歡。
因為是掃黑主題,雖然不再是官場女子圖鑑,劇中女性角色沒有需要靠男人政治上位的,沒有被消費主義物化自以為擁有一切的,也沒有被催婚或恨嫁的剩女。但劇中主要幾位帶著各個行業特定npc的女性,很多行為刻畫還如《人民的名義》一樣,在尋求正義命題下,為了生存或多或少帶著附庸男性的標籤,且大多都還是被降智處理。
除了女局長複雜身份賦予的多層次性格,其他角色單一性格更粗糙,尤其是受害者形象明顯的徐英子和麥萌萌,完全過分弱化女性形象。
全劇最悲慘要數帶血暗黑代表徐英子,雖然是取材於孫小果迫害女性的原型,但她伏弟魔角色,淪為裸貸校園貸受害者,又被黑社會欺凌過程太無腦了。即便是與林浩同學關係不熟,但現實生活裡,更多都會選擇求助熟悉的林浩協助處理弟弟的案子,而不會相信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懦弱無腦的接受,無底線犧牲自我,完全看不出個人安全意識,偶爾面對問題還無理取鬧的辯解,讓觀眾除了一邊覺得她慘值得同情,一邊只剩恨其不爭而氣的頭疼。
而麥萌萌這個“天真無知”的人物更不討喜。在父親失蹤,母親一人拉扯長大的環境下,多少是懂事且親近母親的。面對父母先後非正常消失和死亡,還一味的陷入於戀愛腦,即使看清楚自己的“揚州瘦馬”角色還主動奉獻,這兩點就令很多人都無法理解。這樣被金主變身打造包裝送進娛樂圈,或者後續依靠更大的高官,也可能自存不了多久。
也許只有編劇賦予她的初中畢業的身份,這個解釋能讓這個無腦角色獲得觀眾信服了。
即便是政要商業場有一定地位的女性,也是角力抗爭社會的失敗代表
國產政治劇的男人天下,官場女性的成就詮釋一直是冷血且草率的。賀芸是劇中唯一一個在官場角力共生的代表,但也脫離不了悲慘命運設定。劇裡她算的上唯一一個戲份不多,但在人物飽和度上能和眾多的男性角色平分秋色的女性了,穩又有戲感的表演最優詮釋了女反派的複雜人性。
如果說麥萌萌是新一代的被pua的代表,那賀芸的故事,則是被pua後清醒又再度被迫捆綁的三十年。
正所謂心內之於言談,心底之於行為。一個被割裂的靈魂,每次都身不由己做著很多惡,卻又無能為力。雖然沒有體現她三十年的官場生存或上位過程,但警察事業上她是熱愛的,也曾嫉惡如仇過,不然也不會收養正義代表的男主作為乾兒子。但被捆綁了親情後,一步錯步步錯,深陷泥潭不可自拔。即便成了黑勢力保護傘還仍有一絲善意尚存,一直在保護兒子做惡和自己內心的悔恨中糾結,最終註定在官場政治裡的失敗告終。
而人前風光傳媒女總裁鄭毅紅更是陪襯。她一如《人民的名義》裡的資本方高小芸的馬前卒身份,只不過這一次多了因個人出色的業務能力,而沒有淪為麥萌萌一樣的“揚州瘦馬”。在情感冷漠的資本家身邊,身為棋子終究還是權力的工具,用完就丟棄的。雖然還沒有反水,但最終也是抗力不了惡力資本身份帶來的反噬結局。
唯一被正派光環強行籠罩的黃希,其記者身份在劇中應該是聰慧冷靜的,有放有收且懂法的。但這個正派之光女性,每次暗訪夜總會或直面黑社會表現出的生理性衝動,遇到事情的咋呼勁令人抓馬。如果沒有英雄配對林警官的多次巧合救助,結局可能就是第二個徐英子。
這種有毛邊的人設加上齣戲的演繹,只能說她的存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方面是為了印證破黑正義大主題,一方面顯示“男女平等”的角色設定,只能說為了體現典型的“正派之光”而體現。而其他除了夜總會被拯救遠離本市的思思和大江的粉色保溫杯迷妹cp,有著推動劇情或為了陪襯其他角色的戲份,其他正派女警或小人物的戲,性格更不突出。
未來的國產政治劇,會有中高階女政要成為主角的作品嗎?
不同的時代女性形象需要不同的內容,性別在現代社會也已有被重新定義的趨勢,並不僅僅是 “男和女” 或“陰和陽” 中的一極,而是逐漸變成一個複合型的概念。
現在的職場劇、家庭劇已經get到女性性別意識的覺醒,在作品中重新理解並展示現代社會女性的複合形象。但當性別維度進入政治場域裡,刻板印象還是一如既往的強化女性角色柔弱、不理性、抗爭無力的特性。
也許國產政治劇的女性,在未來好一陣子還是無法像英劇美劇那樣凸顯女英雄主義的 “男性特質”,也沒有辦法強行推崇女性也應有的“男性自由”,但還是要套用百年前五四新文化運動話來說,“女性強則民族強”。
希望日後詮釋女性的政治劇編劇,真的理解女性話語權和現代社會對性別的認知,誕生一部不一樣的作品。
歡迎評論區一起互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