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毫無疑問,AI、IoT和機器人正成為影響未來全球經濟的三大重要領域。日前,畢馬威(KPMG)全球調研了841 位企業高管(其中90位來自中國),釋出了“2017年顛覆性技術變革趨勢”報告,報告的調研結果就佐證了這一觀點。
作者:李秀琴
來源:雷鋒網(leiphone-sz)
全球技術創新趨勢:AI、機器人和物聯網的對比
科技行業將繼續推動前所未有的全球跨行業跨領域的合作。總的來說,全球經濟發展趨勢有四:
- IoT(物聯網)在資料的集合將呈現指數級增長。依靠物聯網連線的裝置將變得更加智慧。
- 依靠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的靈活性、智慧程度以及感測器也將得到增強。機器正在拓寬人類能夠做
- AI的下一波發展將在認知智慧上有較大發展,進一步模擬人類大腦如何學習、理解,並作出決定和行動。
- 計算能力的增強,在未來幾年將大大改善資料處理能力。
這些技術正在改變各個行業的商業模式,並釋放出巨大的市場機會。如果行業領導者不能迅速解決突破性的技術問題,那麼其競爭優勢將變得非常短暫。
在“未來三年將推動商業轉型的最重要的技術是什麼?”這一問題中,畢馬威調研了全球841位高管,共有20%的受訪者選擇了物聯網,11%選擇了機器人,而10%則選擇了AI。
畢馬威全球和美國TMT業務主席Tim Zanni在報告中表示,包括物聯網、機器人和AI在內的新興技術的融合正在創造新的市場價值,並取代現有的產品和服務。這些技術正在推動行業、商業模式、生活、社會和環境的深遠變化。
1 物聯網領域
在畢馬威的這次科技創新調查中,物聯網在亞洲地區獲得高分。其中,印度、韓國、中國和日本的佔比分別為30%、25%、19%和18%。
此外,德國、英國和以色列對物聯網的評分也很高,分別為23%、19%和18%。
此前,IDC曾釋出最新預測,2017年全球物聯網支出將同比增長16.7%,達到8000多億美元。至2020年,全球物聯網支出預計將達到近1.4萬億美元。同時,企業還將繼續加大對支援物聯網的硬體、軟體、服務和連線的投資。
在被問及“未來三年哪些行業因採用IoT技術而擁有最大的貨幣化潛力?”時,這些科技行業的高管更看好科技領域的物聯網貨幣化潛力。
最後的調研結果為,有11%的企業高管選擇了科技領域,而選擇客戶服務/零售業、醫療/生命科學、無人駕駛/交通運輸業的比率則都為9%。
2 機器人領域
作為未來三年將推動企業轉型的第二重要的技術,機器人正在逐步拓寬人類做事的侷限。
如圖所示,在畢馬威做的這項調研中,美國和日本均對機器人的企業市場前景表示了非常積極的預期,在這一問題中,兩個國家的調查者中均有15%的高管表達了肯定態度,德國和以色列各佔13%,中國則為12%。這些國家在創新和工廠自動化上一直採取進取積極的行動。
至目前為止,工業機器人的營收已經超過所有機器人市場的一半。2016 年,可謂工業機器人的一個重大轉折點。據Tractica 估計,工業機器人在全球機器人市場的營收比例將降至41%,而59%的收入將會來自消費級、企業和軍方使用的非工業機器人。另據Research and Markets預測,至2021年,全球機器人市場將達到2260億美元。
3 AI領域
在過去十年中,資料和計算能力的顯著增長激發了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在畢馬威調研的841位高管中,共有10%的人認為AI將成為未來三年推動企業轉型的第三大重要技術。其中,新加坡佔比15%,南非佔比14%,澳大利也和以色列各佔比13%,而日本為12%,居其次的還有印度和英國各佔11%,美中韓各佔10%。
AI嵌入在平臺、晶片、軟體和各種智慧產品和裝置中,這一現象正在成為商業模式的領先變革者。
據IDC預測,全球認知和AI系統的收入在2017年將達到125億美元,相較2016年增幅為59.3%。與此同時,未來幾年全球在認知和AI解決方案方面的支出也將持續增加,到2020年,複合年化率(CAGR)將達到54.4%。並且,到2021年全球認知和AI系統收入將達到460億美元。
那麼,未來三年有哪些行業因採用AI技術而擁有最大的貨幣化潛力?如上圖所示,在畢馬威針對這一問題的調研中,金融服務和技術兩個行業居首位,各佔比11%,醫療/生命科學居其次,佔比10%,而電信行業則佔比9%,排第四。
阻礙技術創新和商業化的幾大要素
1 阻礙技術創新的三大要素
顛覆性技術的不斷變化需要透過一系列的障礙來實現貨幣化的成功。那麼,到底是什麼阻礙了技術創新?
據畢馬威這項調查結果顯示,平臺整合、投資回報率和獲得資本是限制或阻礙創新的三大要素,佔比分別為24%、22%和21%。雖然獲得資本的比率與去年大致相同,但平臺整合和投資回報率(去年為14%)均有所提升。
其中,在投資回報率這一要素上,從全球各地區來看,以色列(31%)、新加坡(30%)、澳大利亞(28%)、韓國和加拿大(各27%)以及日本和印度(各24%)均居前列。
2 商業應用的七大阻礙
一般來說,處理好商業應用的障礙對於實現市場的領先地位至關重要。
依上圖可知,技術的複雜性和獲得投資成為阻礙技術創新商業化的最大的阻礙因素,各有36%的受訪者做出了這一選項,其他的阻礙要素還有風險管理、網路安全、監管合規性、隱私管理和政府政策,分別佔比35%、32%、29%、29%和28%。
其中,整合傳統技術和新興技術的複雜性的比率越來越高,這也是畢馬威做這項科技創新行業調查5年來首次超越網路安全。相較去年的24%,該項要素的比率在今年呈現較大增幅,達到36%。
在這一明顯的趨勢下,監管合規性、隱私管理和政府政策都被視為最突出的障礙,三項要素被提名的比率相較去年幾乎翻了一番。據畢馬威預測,該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3 行業阻斷
許多公司正在成為軟體公司,且產品、服務和行業之間的界限越發模糊。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企業採用新興技術,科技行業將持續成為全球創新的引擎。那麼,由於新興技術的推動,哪些行業將面臨急速轉型?
如前文所示,在物聯網、機器人和AI技術的推動下,諸如金融、技術、醫療等行業將在未來3年內擁有最大的商業化潛力。
但是,總體來看,技術、無人駕駛/交通運輸業、醫療/生命科學和消費級/零售這四大行業受新興技術影響最大。在841位調查者當中,共有15%將選項投給了技術,後三項則分別佔比14%、13%和11%。從這點來看,技術首當其衝,成為受新興技術推動轉型最為快速最為徹底的行業。
全球CEO對科技創新的洞察
在今年針對全球CEO的調研中,畢馬威調查了全球10大經濟體的高科技行業的92名CEO,得到了一份最新洞察結果。結果表明,在持續的競爭壓力下,CEO們更專注於管理公司的核心業務優勢,同時並改變著公司創造價值的方式。
在這些CEO看來,公司最重要的戰略舉措無外乎以下五種:
- 加快上市
- 促進創新
- 推行顛覆性技術
- 增強資料驅動
- 數字化業務
由於新興技術的出現,CEO們打算在中高階管理層、研發部分和人力資源部門等領域大量增加人手。其中,50%的CEO表示公司尚沒有快速應對創新和轉型的能力,52%的人則更關心整合認知和AI技術的過程。同時,還有65%的受訪者認為技術創新對其公司而言是機遇而非威脅,74%的代表則表示他們的公司正嘗試成為所在領域的“顛覆者”。
除此之外,CEO們也正在擴大創新規模,並以技術為導向,佈局公司的核心業務。4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公司的商業模式被目前尚未視為競爭對手的新進入者“顛覆”,還有70%的CEO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樂於接受新的合作。
從現在到2020年,CEO們還預測他們將在多個領域聘請更多的人才,以支援新興的認知技術。其中,超過75%的高管看好IT的增長,對中層管理的人才需求則佔比64%,客戶和服務佔比62%,銷售和生產佔比60%。還有43%的人希望增加高層管理人員,超過50%以上的受訪者則表示將在研究、人力資源和市場營銷領域增加人才投入。
注:報告原文來自KPMG的報告原文《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