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收了6個病人。”11月1日下午2點,簡陽市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何學東從口袋裡掏出一沓住院單,這是他上午半天門診的“成績”。自從他改進了食道癌的手術方法後,慕名而來的病人絡繹不絕。
食道癌是一種高發病症,發病原因大多為長期養成的不良飲食習慣,愛好醃製品、臘肉、泡菜等食物,以及長期大量飲酒造成的。“對於食道癌的治療方法,30多年前的傳統治療為經左胸行食管癌切除術,將病變的食管切除,再將胃掏出來進行縫合,創口大、風險高,近10年來對此類手術進行了改進,大多在右胸、上腹、頸部處以微創手術完成。”何學東介紹,但經過他長期臨床研究發現,由於通常使用機械吻合,胃和食管的連線處出現吻合口瘻的機率較高,這時患者就需要停止進食,採取輸送營養液的方式維持生命體徵,並存在很大的風險,而且增加住院時間及費用。
前年,一位患者深深觸動了何學東,讓他開始學習研究更好的方法。“一般10天左右傷口就能癒合,但那位病人出現了吻合口瘻,幾個月都沒有進食,看著他躺在床上瘦骨嶙峋,嘴唇乾裂,顫抖著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吃東西了’,我心裡特別不是滋味。”何學東說,作為一名外科醫生,講究手裡的活,既然機器吻合不利於傷口癒合,那麼可以採取手工分層套入吻合的方法,將食管與胃連線處兩層表層分開縫合。透過多次手術,何學東用手工縫合的食道癌病人出現吻合口瘻的機率為0,讓他更加堅持使用這種方法,並在科室團隊中進行了廣泛使用。
“手術中多花10多分鐘進行縫合,不僅能避免出現吻合口瘻,還能省去機械吻合幾千元的費用。”原本經放化療的食道癌病人癒合能力較差,在何學東的嘗試下,對此類病人採用手工分層套入吻合的縫合方法,通常7-10天才能進食的病人可提前到5天進食,恢復良好的7天就能出院,大大縮短了治療病程。
將當天收治的病人資料交給同事錄入資料後,何學東又立馬來到病房,檢視昨天手術的病人恢復情況。“明天5臺手術,做完估計又是11點後了。”何學東的正常下班時間是下午四點半,但工作到深夜已是家常便飯。
楊蜀丹 馬芳
編輯 侯炫伊
校對 鍾南胤
稽核 蒲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