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起的名字都很瓊瑤,一開始聽很有美感,但是千篇一律的時候聽多了,再好聽的名字也會感覺到膩。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我們語文老師說,縱觀咱們班50餘位同學的名字,大多都平平無奇,只有兩個人的名字,還算有詩意。一個是某子建,一個是某秋潮。
叫某子建的讓老師聯絡起了曹植曹子建,一代文豪,七步成詩,才華橫溢。某秋潮,讓老師想起了劉禹錫的那首名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老師的一番話,讓我們對自己的名字感到了深深的懷疑與自卑。那個時候的我們的名字女生多叫翠什麼,麗什麼,或者什麼欣,什麼靜。男生多叫什麼什麼強,什麼鵬,或什麼剛。突然有個叫什麼子建的的確很稀奇,雖然現在的孩子們叫子什麼的已經爛大街了。
還有就是小名兒,差不多每個人都有,我們那條衚衕裡,傍晚父母喊孩子回家吃飯,都是在大門口扯一嗓子,然後在附近嬉戲玩耍的孩子們聽到父母呼喊之後,一溜煙趕緊回家。喊的次數多了,難免屁股會開花。這時候,在錯綜的呼喊聲中,有娜娜,有佩佩,有冰冰,有婷婷,有嬌嬌,穿插著一個很不好聽的名字,髒妮兒,彷彿優美的鋼琴聲中誤入了一聲嗩吶,極不般配。
是的,那個髒妮兒就是我,小時候真的很對的起這個髒字,絕對名副其實。鼻子周圍總是沾滿了黃綠色的鼻涕渣子,袖口也總是黑黝黝的,當時劃根火柴估計能著。
也許名字是寓意,也許是性格習慣隨著名字走。所以還是得起個好的名字。
現在的孩子的名字都是很有詩情畫意的,父母翻字典,有的翻詩經楚辭,上學的時候都沒有這麼帶勁的翻書,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恨不得立馬腹有詩書,學富五車。
於是兩個字的名字幾乎看不到了,三個字還不夠用,四個字的名字也經常可見。在這幾千常用字裡尤是選不出兩三個優美的,代表美好寓意的字,於是出現了生僻字。
我小姑子給孩子起名的時候想用“懿”字,我說,名字挺好的,就是等考試的時候有點吃虧,時間不夠用。其實我心裡想說的是來來來,你先把懿字給我寫一遍,我看看你會寫嗎?
很多家長不明白,我也是後來才明白,名字,真的大眾就可。因為真正叫你名字的只有老師和同學,短短十幾年而已。
大部分時間還是父母喊你的小名兒和同事喊你的小張小王或者小李。等歲數大點了,你的稱呼就成了張姐王哥李姐。再隨著頭髮的變白和皺紋的加深,你的名字又可能變成了老張老王老李。當然,有職務的也不除外,有職務的就是張科長,王處長什麼的。
至於你叫張xx還是李xx早已經成了最無關緊要的。等到需要你簽字的時候,更恨不得自己叫丁一,簡單,一筆寫完。
從簡到繁,再由繁到簡,一切再返璞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