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龍:原創
客家鞋籃:上世紀在贛南可稱得上是家家必備,戶戶皆有,雖然稱之為鞋籃,但是客家女子對它卻是形影不離,早上用它採摘青菜,上午提它趕墟逛街,閒時用它裝針線布頭,走親訪友時必須拿它提上些土特產串門……可謂是客家人的百寶籃。
在客家雩都:流傳著這麼一個宋代民間故事,贛南人是手藝之鄉,適齡青年不讀書者則儘快從師學藝,有個造船師傅的兒子不願跟父親學藝,改學了篾匠,非常好學的他,深得師傅的寵愛。好景不長,雙親因病早逝,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小篾匠,到了婚配年齡卻因家徒四壁娶不上老婆……
時年巧逢刁蠻公主不願早嫁,急壞了皇帝,下旨逼婚。刁蠻公主見賴不過了,就出了道難題,誰提竹籃提水來見我,我就嫁於他,皇榜四處張貼,卻無人能對。“竹籃提水一場空”那是名句,怎麼可能讓竹籃提水,這可難遍天下人……
皇榜訊息傳到小篾匠耳裡,小篾匠決心去揭皇榜招附馬,小篾匠靠借來的盤纏進京揭下皇榜,用父親祖傳的造船的膠灰和桐油打底,點綴紅漆點綴後的竹籃提水見到皇帝和公主,皇帝雖然非常看不上小篾匠,但是金口玉言收不回去了,只能是多多陪嫁讓公主安心上路,公主下嫁到雩都,見到小篾匠的破爛不堪的房子,死活不願下花轎,想想皇宮的錦衣玉食和榮華富貴,頓時嚎啕大哭,讓小篾匠的叔叔姑姑驚慌失措,商議後決定每人拿出一些錢財用紅布包好轉流交給公主,公主見大家都給她示好並贈予財物,才破涕為笑,下轎拜堂成親,從此以後,“哭轎”“紅包”成了客家婚禮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禮儀,當然也必須有“客家鞋籃”……
時過境遷,一九三四年秋,紅軍出發前的于都八大渡口,雩都人民依然是客家風情,客家鞋籃裡裝著滿滿地花生、雞蛋、草鞋……
長征源民俗博物館:羅小龍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