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實習生 代方瑩
10月30日至31日,北京今日美術館在“愛的藝術——感官花園”影像藝術展期間舉辦了特色活動,包括穿著墨西哥傳統服飾,做一天“弗裡達”、“墨西哥電影短片節展映”、 “埋葬前任”行為藝術和音樂派對等等。今年是“愛的藝術”專案的第二屆,其中,對女性藝術家的展示還是顯得格外突出。
隨著一部動畫片《尋夢環遊記》幾年前在中國的上映,墨西哥的亡靈節也逐漸進入到中國觀眾的視野。10月30日至31日,今日美術館“愛的藝術”展覽方與墨西哥使館文化處聯合舉辦了系列活動,包括穿著墨西哥傳統服飾,做一天“弗裡達”、“墨西哥電影短片節展映”、 “埋葬前任”行為藝術和音樂派對等等。這些活動舉辦的場地——今日美術館在最近的三個月中正在呈現一場名為“愛的藝術——感官花園”的影像藝術展,而這場展覽中的展品就包含墨西哥傳奇女藝術家弗裡達·卡洛的影像作品,以及經藝術家設計重現的一處有墨西哥特色的祭臺。
觀眾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巧妙的連線:一場關注“感官體驗”的藝術展選擇了多位女藝術家的作品,順理成章地選中一生都飽受疼痛折磨、留下的畫作中一半兒的內容都在呈現支離破碎的軀體、器官的墨西哥女畫家弗裡達,在展廳中“首次上映”了傳記電影《弗裡達·卡洛》,而為了讓其更真實可感,展廳中搭建了一處有墨西哥風情的祭臺,而以這件展品,又在“亡靈節”這天可以衍生出相關的線下活動。
編輯式策展
視線迴歸到現在,澎湃新聞採訪了第二季“LOVELOVELOVE愛的藝術”的主創,與他們一起討論了現在大眾更需要哪種型別的展覽、作為主創方最應該關注哪些問題,以及在持續運營一個展覽IP時遇到的困境等等。
“愛的藝術”主創之一常琛在介紹展覽時多次提到“編輯式策展”的概念:“其實我們很像編輯們開選題會一樣,需要先想到一個選題。2018年時,網際網路處在一個巔峰鼎盛時期,年輕人聊夢想、聊機會,但是很少聊到愛。所以我們想到‘愛的藝術’這個理念,想用藝術這樣的一種體驗的方式,讓大家喚醒對於愛的認知,然後再一起用感受的方式去探索愛。‘愛的藝術’第一季我們集中於親密關係這個主題,第二季我們希望顛覆那種毒雞湯式的文字,找一個更能立得住的、科學的角度。雖然現在沒有研究告訴大傢什麼是浪漫的愛情,但是人體激素和荷爾蒙這個東西是確確實實存在的,人體激素的反應會告訴我們愛情在發生。”
“愛的藝術”第二季以“感官花園”為名,探討愛情怎樣發生、也以藝術作品去模擬和預先演習愛情,開篇的作品陳維的《許願池》是一件情境裝置,觀眾進入展廳會獲得一個硬幣,一面寫著“好夢”一面寫著“lovelovelove”,觀眾可以決定要不要向許願池裡投下硬幣,正如決定你要不要進入一段愛情。藝術家劉佳玉的《夜螢》暗示出愛情的隱形尺度,展廳中佈滿了星星點點的螢火蟲,但是當人靠近牆面時,螢火蟲就會散去。展覽中還有一件翠西·艾敏以富有表現力的聲音朗讀小本子上的話語,靜態的影象與起伏的聲音形成了反差,傳遞了飽滿的情緒,展廳中策展方做了多個聚攏聲音的聽筒裝置,觀眾可以體驗到“在無論多嘈雜的聲音世界中,你總是能夠識別出你最想聽到的。”
主創們表示,其實現在做展覽難度最大的在於“怎麼跟觀眾產生連線”。“愛的藝術”主創之一的劉曉諾談道:“策劃是策劃,但是找到讓觀眾更容易接受的點是比較難的,我們是希望一個展覽能夠激發大家一些新的體驗、一些新的想法,而不只是作為一個拍照的背景。”
常琛也提到,一場展覽需要持續的運營,而不是像以前一樣舉辦一個簡單的開幕式就結束了,這次舉辦亡靈節和萬聖節派對也是為了持續輸出。“大家的需求都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已經不再是看看展覽、喝一杯咖啡能夠滿足的,作為主創方,我們真的是服務行業,需要創造很多新的體驗,其實現在大家是在不斷出新的策劃,比如今日美術館的宮崎駿的那個展覽,做了很多親子體驗的。”
“我們現在已經精細化到每週都要想策劃,出標籤,要想哪些標籤能給到觀眾,要聯合很多社交媒體、博主們大家一起花時間去想一些有巧思的內容,再釋放出來。”
崛起的女性力量與“相對的極致”
雖然在選擇藝術家時並沒有特意區別性別,但“愛的藝術”的第二季呈現時,女性藝術家還是顯得格外突出。
“女性在愛的主題裡進行表現時,常常更立體,更細膩,更情緒化。甚至很多藝術家的一生就是‘愛的藝術’本人。”當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淹沒在諸多作品之間時,常常會被忽略,但是當聚集在一起討論同一個主題時,則顯得很豐富而多義、也更加激烈。
展覽放映了一段路易斯·布林喬亞的影像《剝橘子》,她一邊講述自己的故事一邊剝橘子,她回憶童年時父親會在橘子上劃出一個人形,然後一點點剝開,最後以凸起的蒂來嘲笑作為小女孩的布林喬亞是缺失作為男生的那一部分器官的。仍舊回應“失去”和“被拋棄”的恐懼,布林喬亞總是坦誠地面對身份和性的議題,已經是滿臉滄桑的她回想其童年時的這種激烈的憤怒很讓人動容。
一向以前衛大膽著稱的曹雨在“狂熱花園”裡呈現的是名為《富士山》的作品,一件矗立並抖動的巨大的物品給觀者以奇異、怪誕和強烈壓迫感的心理感受。愛的藝術主創們表示,影像中一些過於激烈的、大膽或者裸露的場景他們也會技術處理,“因為考慮我們這種型別的展覽面對的不是展覽專業的、有那麼多學術背景的觀眾,我們只能做一種相對的極致,包括曹雨的這些作品,也是見仁見智的。”
阿涅斯·瓦爾達的《海邊(BORD DE MER)》,是一個影片裝置作品,描繪了時間的三個不同維度——過去、永久和現在。投影到垂直螢幕上的靜止影象顯示了海洋的景色;在下方傾斜的平臺上,移動鏡頭顯示波浪翻滾並溶解到海岸線上;最後,這個平臺與觀眾腳下的一小片沙灘融合在一起。作品將觀者傳送到海洋,使之看到水,想象風,聽到海浪聲。這是展廳中為數不多的平靜和浪漫的作品。
愛的藝術主創也談及,在做第一季的時候共選擇12位左右的藝術家,其中男性藝術家也就是兩三位。雖然不是有意而為,但還是能夠看到在討論愛、討論跟感受性相關的內容是,女性藝術家會有很好的表現,而在對使用者群體分析時,也會發現,看展覽的觀眾裡60%都是女性,年齡主要分佈在18歲到35歲,看展的主力群體趨向於是年輕的女性。
責任編輯:陸斯嘉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