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行業是青春飯行業嗎?
最近在海外論壇Reddit上,有一篇名為“遊戲行業中有年齡歧視嗎?”的帖子卻被頂到了“遊戲開發(r/gamedev)”板塊的前列。網友發帖的原因是在一名遊戲開發行業的大拿的影片中,該大佬表示“如果你25歲沒有進入遊戲行業,就已經太遲了”。
在此之前,關於國內廣為流傳的“35歲”淘汰門檻,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聞。但一個行業,特別是遊戲這種綜合性的產業,筆者其實從未思考過入行的年齡門檻。
畢竟作為一名媒體從業者,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會看到太多各個年齡段的大佬在這個行業中發光發熱。在優秀的作品面前,年齡通常也就不值一提。但就在簡單地進行檢索之後,筆者卻發現,25歲的隱形門檻似乎已經存在了多年。
以知名的日本遊戲人為例,《最終幻想》之父坂口博信21歲就加入了史克威爾公司,小島秀夫23歲進入了科樂美神戶分社的MSX部門,而“老賊”宮崎英高2003年決心從當時的甲骨文公司進入遊戲行業時,就已經是“29歲的我太老了,沒有多少地方能讓我去”。
在傳統刻板印象中,特別是網際網路有關的行業,外企似乎是與“養老”掛鉤的。前幾年在大家反996最激烈的一段時間內,GitHub上除了流傳甚廣的996.ICU,還有人建立了一份955.WLB(work–life balance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的公司榜單,除了豆瓣、知乎等公司外,其餘的基本都是外企。
如今遊戲公司且不說養老了,25歲都已經太老了嗎?
不完全榜單
只要我慾望夠低,生活就難不倒我
在所有評論中,點贊較多的卻是來自網友對於這種年齡歧視存在的肯定,以及試圖“合理化”年齡歧視的評論。
“科技初創公司往往非常偏向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每週60-80小時的工作(五天平均每天12-18小時)是正常的,它並不像人們通常認為的那麼糟糕,因為坦率地說,他們(年輕人)需要證明自己的價值”,“這是不對的,但它不是遊戲行業獨有的”。
但與此同時,同一名網友“Emotional-Dust-1367”也表示自己見過遊戲公司以略高於最低工資的薪酬僱傭畢業生,然後讓他們每週工作 60-80 小時。所以歸根結底其實還是因為“年輕人便宜還耐磨”。
“年齡歧視發揮作用的地方在於,如果有兩個平等的候選人,HR通常願意僱傭年輕的人而不是年長的人,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通常在薪酬和職業發展方面的要求較少。”
不過即便這種薪酬與工作時間的反差看起來讓人不爽,但也有網友一語道破了這一套模式能夠執行的天機,“如果年齡歧視是真的,為什麼即使以前有實習經驗,大學畢業後找工作還是那麼難”。
和中年人被家庭、生活壓彎了腰一樣,生活對於年輕人而言也不算容易,在漲得比工資還快的房價,存款利率“跟不上”通貨膨脹速度的很多地方,降低生活的慾望就成了提高生活質量最快最直接的方法。
在評論中其他網友表示,年收入小於5萬美金基本等於貧困的時候,網友Estropolim就表示,自己生活在一個成本相對較高的城市,但年收入2萬美金就已經過得很好了。而“過得很好”指的是“四個室友”以及除去房租後,每天“22美元”的生活費。
雖然不排除地域以及他是一個省錢小天才,但22美元以及4個室友,對於一個成年人的生活而言,顯然與Estropolim口中“大手大腳和繁華的生活”很難掛鉤。不過與失業相比,五險一金和穩定的收入顯然比“活得像個人”更為重要。
夥計,僅僅因為你可以生活在貧困中並不意味著大多數人都可以。
而與剛剛踏入社會,需要工作的年輕人相比,人到中年選擇進入遊戲行業的人,“不同之處在於25歲以上的人不太可能讓公司肆無忌憚地壓榨他們”。
遊戲公司喜歡年輕人,但不等同於遊戲業只接受年輕人
不過雖然很多網友的評論都肯定了這種,在遊戲公司中“年齡歧視”或多或少地存在,但這並不意味著,遊戲行業的准入門檻就是25歲以下。
“如果你家裡有 3 個孩子,那麼在入門級職位上工作會更難,但是說 25 歲以後為時已晚,這絕對是荒謬的”。
在一系列的評論中,有不少網友就分享了自己中年進入遊戲行業的親身經歷。“在我進入這個行業之前,我已經四十多歲了。與我同一個專案的有幾個人已經五十多歲了,其中一個甚至已經六十多歲了。所以並沒有為時已晚這回事兒。”
“在我的最後一個工作室,我們有一個來自遊戲開發學校的實習生,他四十多歲。他在實習結束時被錄用。”
甚至有網友表示,類似於Sucker Punch(《對馬島之鬼》)這種公司,還會過度青睞一些“老人”,以至於對“許多年輕人幾乎沒有尊重”。
就像某個工作室的老闆或HR在評論區中所說的,的確有公司會存在年齡歧視的問題,但有相當一部分企業“不在乎你的年齡、性別或其他任何事情。只關心你是否能按照我付給你的工資來完成我僱用你做的工作”。
於是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位來自北歐的遊戲從業者,身邊聚集了一群曾經是木匠的三十多歲新手程式設計師;四十多歲認為在遊戲公司工作很酷所以進入遊戲開發的前HR;以及從拍MV轉行至遊戲設計師的人。
“我沒有聽過任何人對別人的過往指指點點。情況恰恰相反,人們往往會欣賞不同的背景帶來的其他創意和觀點。”
當然再吸引人的觀點也要有成功的例子佐證才具有說服力,而遊戲行業這種例子可以說是多如牛毛,除了前文提到的宮崎英高,大公司就比如說育碧,員工的平均年齡實際上是33歲;而個人的例子,最典型的就是今年年初過世的前索尼線上娛樂總裁Kelly Flock。
Kelly Flock直到32歲還依然在EA的倉庫開叉車,但隨後在索尼期間,卻領導了《戰神》《Twisted Metal:Black》等經典熱門遊戲的誕生,可以說也是一代傳奇。
20歲還太早了
當然,再多先例的成功也不會改變中老年人和年輕人在人生階段,生活處境等各個方面也確實存在著差異的現實。即便是育碧這種“中年”公司,也經常是加班文化等新聞的常客。
對於以專案為單位,大強度迴圈往復的工作環境為常態的遊戲行業而言,有網友直言,“一般也只有年輕且熱情滿滿的人願意在遊戲行業的底層受虐”,“他們越年輕,就越有可能不睡覺。”
並且,“如果你比上級年長,他可能很難命令你用現有資源做一些愚蠢的事情。因此,主管更傾向於聘請比他們年輕的人來保持這種優越感的錯覺。而這甚至不需要動腦子,可能只是潛意識作出的決定。”
“你可能不會接到面試電話,甚至你的簡歷都不會被看到,任何部門負責人都會進行自己的篩選。”
某些外企可能在國內是最遵守勞動法的一批人,但是在自己的地盤,守序善良的公司可能就會展現出自己混亂邪惡的一面了。
畢竟遊戲公司還是一個以盈利為導向的機構,不論是出於年輕人的體力和剩餘價值的考慮,還是人下意識為了保證自己的優越感,在這樣一個年輕的行業尋求新的開始,中年人面臨的困境也是肯定存在的。
你還是個孩子呀!
“與任何行業一樣,都會存在年齡歧視。人們很難與內心的偏見作鬥爭……但 20 多歲肯定沒有達到那個爆發點。甚至離達到那個點還差得很遠”,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25 歲相當年輕,與大多數 21-22 歲的人沒有太大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