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組織必須有一套強力的話語體系,大家在這個體系裡工作、溝通、分享、宣傳、幹活、說話。在特定的場景下,不能夠脫離這個話語體系自說自話。
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建立共同的話語系統。
很多時候家長和孩子在雞同鴨講,雞講得很激動,鴨講得很悲憤。雞講的是各種道理,鴨講的是各種訴求。雞看不見鴨的訴求,鴨聽不懂雞的道理。
當雞和鴨能夠講到一起的時候,就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了共同的話語系統。在一個系統裡說話,雙方都能聽得懂,合到拍,立即得到正反饋。
在一個系統裡,能夠聽懂對方的話,清楚對方行為的動機和結果,同時自己的言行也能被對方理解和掌握。
組織因為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和緊密實用的結構,語言系統的設計其實很簡單直接,主要是兩部分:清晰的目標,分工合作。目標清晰才能步調一致,它就像戰鼓和衝鋒號。分工就是明白自己的工作職責,責無旁貸,必須守住這一方陣地。合作就是建立連線,形成紐帶,工作能夠閉環,不衝突不內卷。
組織的話語體系的特徵是明確清晰,貫徹執行,一竿子插到底,沒有所謂螺旋上升迭代升級之說。
但組織外的話語體系是需要迭代的,父母與孩子的話語體系就需要不斷迭代,從低階向高階演變,讓孩子始終行走在成長的路上。
底層邏輯,跨界思維,統一理論,講的是事物的本質、內涵,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的知識。
它們其實表達的是事物之間的連線。
語言是知識的載體,語言講述著這一切連線。
語言還是人們傳遞資訊的第一載體,人和人之間的連線,大多離不開語言。但這種連線有別於知識的以上三種類型,可以有更多的維度。
說白了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連線,不只是科學,還包括藝術。藝術是有別於科學的,就算科學可以無限地逼近藝術,比如人們說的音樂中的數字之美,但藝術仍然有超越科學的地方,單純為藝術之美。
生活的藝術,可不是藝術家的事,更是我們大家的事。誰是大家呢?你我他就是大家。我應該為了生活中的藝術而生話,當然,也應該為了生活中的科學而生活。生活不是苟且,生活是持續一生的探索。
科學研究發現,求知能觸發大腦中的某些物質,在人的神經系統中產生快感。快樂好像是人生的終極目的,不快樂的人,該不該好好反省了。
說到快樂,應該沒有什麼比幽默搞笑更容易讓人快樂了。至少搞笑帶給人的快樂是純粹的,精神的,發至內心的,不像物質的滿足和獲得總會拖著一條“失”的尾巴,得失之間,總有一點牽絆。
如果總是在講道理,總是在講因果,總是在講得失論成敗,不如停一會不要講。父母跟孩子理論也是很不明智的,很傷感情的,趁她笑點還很低,趕緊跟她搞笑吧,逗她笑吧。歡笑的精靈和受傷的心,哪一個對身體的發育成長更好呢?
至少對小孩來說,幽默快樂,是最好的成長方式。
藝術,幽默搞笑,讓大家(你我她)快樂,這是我要說的第四種連線,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最重要的連線機制。
雨,嘩啦,嘩啦,嘩啦……
冬天,來啦,來啦,來呀……
一塊金屬,總是在叮叮叮叮叮……
夜色深沉,恰好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