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匆忙趕往偉大事業的人沒心沒肺地撞到一個孩子是一件罪行。”
—— 盧森堡
兒童總以他的眼睛看世界,他們有他們的觀察方式、思維方式、解釋方式和表達表示。兒童是什麼?兒童立場是什麼?兒童的立場是什麼?兒童立場的核心是什麼?在荷文化立場下,我們要培養悅納世界,活力生長,自由綻放的幸福小荷娃。如何實現對兒童的客觀認識,反思自身的教育行為並指導今後的工作,荷園師者們正在開啟一場深度研修之旅,一起發現兒童,感知兒童。
一、共玩童年遊戲,喚醒童年自己
遊戲力是什麼?感知力什麼?讓我們回到童年,老師對兒童的感知力,取決於老師對童年的感知力。“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邊~”,在歌聲和追逐中,找到童年的自己,感受童年的快樂。
二、回憶童年故事,講述成長點滴
教育實踐中,我們常常有這樣深切的體會:一旦想起自己當學生的時候,就會喚起小孩子對好教師的想象。好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而不好的童年,卻要用一生去治癒!回憶勾起了我們童年時的美好與憂傷。
蔣榮香老師:幼兒園時代,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她的名字叫李霞,她是一位有著長頭髮很溫柔的老師,我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喜歡畫畫,李老師就經常在下班時間帶著我畫畫,經常展示我的作品,讓我變得開朗起來,現在的我也要很感謝李老師當時對我的鼓勵,也讓我想要成為一名像她一樣的幼兒老師。
賴劉歡老師:我的小學數學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故意做錯誤的示範,讓我們來主動去糾正老師的錯誤,讓我感受到了平等。
陳薪如老師:在我的小學時代,數學老師透過讓我們去買他們家小賣部的東西,作為我們做錯題的懲罰,讓我從此對數學這一科目產生了牴觸。
王倩老師:以前對語文老師的印象不好,導致我的語文成績很差,換了一個語文老師,老師時常用鼓勵我,給我信心,讓我對語文這一門學科重拾希望。(情到深處,王老師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王涵琪老師:小時候,我課堂上吃蘋果,老師讓我起來回答問題,我害怕老師批評我,我一直不說話。但當老師知道我在吃蘋果,老師並沒有批評我,而是讓我吐到垃圾桶裡再回答問題,溫柔的正面教育我,上課不能吃東西。我還記得當時我臉紅的場景,謝謝老師維護我的自尊心。
當我們再一次置身童年的時候,童年和成人之間的相處,帶給我們好的回憶,讓我們受益一生,時刻溫暖著我們。當童年的點滴帶給我們是憂傷的故事,我想,一生也很難治癒。
三、尋找兒童立場,認識發現兒童
當我們意識到好的童年的重要性,思考如何為孩子創造好的童年,一起走進《兒童立場》,再次自由感受書中的觀點表達。
我們齊思考,共分享。
重新做一個小孩:教師在認識、發現兒童中成為一個大智者。——p7
範羽老師:我們要知道兒童的能力需要,必須走進小孩的隊伍裡體驗,而後才能為小孩除苦造福。
覃曦霞老師:“我們必須重生為小孩,不失赤子之心”。作為老師,我們不應該忘掉自己的童年,而是要回到我們自己的童年時代。在和孩子相處中,要時刻保持童心,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兒童是活的:回到原來的意義和本質去認識和發現——p4
劉靜老師:其實,在幼兒園生活之外,幼兒有自己的生活,每天都有意想不到的經歷,作為老師,需要先去“解構自己”,貼近孩子,用寬容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站在兒童背後傾聽孩子的交流。我們會發現孩子是是在自由、愉快地交談。有時候放下教室的姿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去理解孩子,你會發現有不一樣的驚喜。
兒童應有一點挫折,這樣的童年才能完整。——p29
張美林老師:
我覺得真正的教育不只是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也要讓他們接受失敗,這樣的生活才是真實的。作為教師,無論成功或是失敗,我們都要陪著孩子體驗,然後一起梳理、反思。
教育的大智慧就是,擁有“兒童視角”。透過閱讀,我們都深刻感受到了教育中擁有“兒童視角”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其實“兒童視角”和“兒童的視角”是有所區別的。兒童視角是無限貼近地把自己當兒童,真正用兒童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去遊戲,感受兒童之感受;而兒童的視角,更多的還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觀察者,分析兒童的遊戲內容、發展特點等。
四、迴歸教育生活,捕捉兒童立場
教師的智慧在於:人總是要長大的,但是老師的眼睛不能長大,永遠有一雙兒童的眼睛;教師的心不能變老,永遠有一顆童心,好奇、探究、想象,同時閃亮,同情人,幫助人。教師需要“重新做一個小孩”,實行三到:眼到,心到,手到,同時也呈現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
小小蜘蛛探索者
孩子在戶外遊戲時,突然拿著塑膠瓶和奶粉罐往草叢裡面走,我以為他們要扔,其實是在牆角揮動著瓶子,想要抓蜘蛛,後面我發現在遊戲中孩子們一直在討論這個蜘蛛,於是在活動小結時我與孩子們一起開展了討論,也就延伸到了我們後面去了解蜘蛛、調查蜘蛛,圍繞蜘蛛開展了課程活動。
透過這一次的課程也讓我感受到了站在孩子們的角度看問題,我們一步一步的探索世界,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當問題解決了之後,面對孩子們的笑臉,也讓我感到很快樂。
——蔣榮香老師
月亮上的平衡
在教室裡區角遊戲時,我看到的孩子,以為他們在玩這個月亮平衡,只是簡單的擺放,其實他們藉助了一個骰子,用石頭剪刀布的方式,誰贏了就先搖,一人開始搖一次,搖到什麼顏色,就在他的那一邊去擺放,讓兩邊平衡。孩子們會思考物體的左右平衡,大膽進行實踐做記錄,誰輸誰贏,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孩子的遊戲需要我們靜靜觀察,靜待花開。
——楊歡老師
給孩子去掉標籤
在我們班有幾個小朋友的看起來比較瘦弱,在班級的時候我們常會鼓勵孩子主動去幫助他們,圖片中彤彤在問棹棹要不要玩這個滑滑梯。在班上彤彤是個比較頑皮的小女生,時常我們總是以為她又在欺負小朋友了,隨後詢問小朋友才瞭解原因,是愛心和幫助,我們不應該隨意給孩子貼上標籤,尊重愛護每個孩子。
——權玲老師
尋找反義詞
在區角遊戲時,墨墨和佳怡將語言區域反義詞的材料全部倒在桌子上,我以為他們在搗亂,但看見他們將一個個卡片擺放整齊,再將圖片的那一面翻到上面,再仔細找操作單上對應的反義詞。其實孩子的一些行為需要我們靜下心去仔細觀察,孩子是學習的智者。
五、沉澱研修之旅,感悟兒童立場
“長大的兒童”用大愛與大智慧築高兒童立場,瞭望兒童的未來,將續寫兒童與“長大的兒童”這世界最動人的故事。
關鍵詞
愛:
愛是教育的核心,讓教育在愛中行走,愛是人類存在的理由,兒童的表情是在愛裡生成的。教育不是給孩子穿衣服,不是給孩子一隻空手套,教育應該在愛中行走,用愛生成兒童的智慧,用愛生成兒童的快樂和幸福,用愛生成兒童的堅強和、勇敢和感恩,用愛生成兒童的思想。
發現兒童:
發現指的是發現教育主體——兒童。兒童是發展中的兒童,所以教師也是不斷更新的教師。我們要透過自己的發現不斷地更新自我,隨著兒童的發展而更新、改變。教師還要在活動中觀察尋找、發現兒童在活動中是怎麼參與的、需求是什麼、怎麼學習的、如何創造的。如果老師無觀察,無發現,無傾聽,就會對孩子一無所知。
優先性:
教師的站位,首先教師的使命便是教書育人,但在科學技術發展如此迅速,資訊獲取途徑如此之多的時代,教師應該做好的是“育人”。而我們幼兒教師,面對的孩子正處於意志品格發展形成的重要階段,我們就更該優先把握住“育人”,其次才是知識的傳授。
可能性:
一百個兒童有一百種“語言”,我們要關注兒童發展的更多可能性,將兒童的發展看做是一種動態的發展,不僅關注當下的發展更要關注未來的發展。不僅如此,我們更要允許孩子有各種可能性的存在,並保護好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人人都說小孩小,
誰知人小心不小。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還要小。
兒童研究是教育研究的母題,兒童立場是教育的基本立場。
在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照耀下,兒童立場更具獨特的價值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