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跟詩迷們提到現代詩,筆者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論:
現代詩是什麼鬼?
現代詩也能叫詩?幾個零散的句子,換個行就真以為是詩了?
哪有厲害的現代詩人,都不過自以為是、無病呻吟的文藝青年?
聽到這樣的話,作為一個鐵桿詩迷,說實話我是非常傷懷的。雖然整體上來看,我本人也更愛讀古典詩詞,但我並不認為現代詩就毫無藝術魅力,隨便給大家舉個例子:
曾有不少網友嘗試過,把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改寫成古典詩。但大家用盡了唐體宋韻,結果都是一樣:無法找到能替代“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的詩句。原因是,無論怎麼寫,都沒辦法像徐志摩原句那般自然、明快。這說明了一個問題:現代詩是能出精品的。
但咱們也不得不承認,自第一批現代詩人徐志摩,80、90年代的現代詩人海子、顧城等人後,近些年的現代詩壇確實落寞得很。直到幾年前,一個名叫餘秀華的女詩人出現在詩壇,一時激起千層浪。
當她的詩作被傳到網路時,有人罵她,說她成天譁眾取寵,沒有詩人該有的低調;有人捧她,說她是女版“海子”,是詩壇的希望。而她自己則是照樣喝酒、照樣嬉笑怒罵,似乎沒有任何“文人包袱”。
對於這種種評論,筆者個人的觀點是:既然她是一個詩人,就應該用作品說話,其它的都不太重要。而近日,餘秀華在南寧的路邊即興創作的一首作品,又一次證明了其實力。這首詩被她傳到個人社交賬號時,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歡,甚至有網友表示:我承認我破防了。
她到底寫了什麼,能讓網友如此喜歡?讓我們來品一品:
看多了現代詩,大家就會發現它最大的難點在於:
其一,不能寫得雲裡霧裡,近些年現代詩有很多流派,各種先鋒詩完全不是咱們老百姓能看得懂的,也就完全達不到讓人共情的藝術效果;
其二,不能寫得如白開水一樣索然無味。現在有很多人把雞湯散文當成現代詩,但只要稍有水平的讀者就能看得出來,完全沒有詩韻、詩味。
餘秀華這首詩,完美地避開了以上看似矛盾的兩點。全詩共分為6小節,以一個獨坐開始,以行人等公交車結束,都是生活裡常見的畫面。她的高明之處在於,用詩的語言把這些常見的意象和畫面,寫出了不一樣的美感。
而從語言上來看,每一節都有出彩之處。比如第一節裡“紅玉蘭白玉蘭都舉著碩大的高腳杯”,把玉蘭花比作高腳杯,形象、生動,令人眼前一亮。再加上“無酒空醉”這4個字,一下子提升了詩境。
比如第三節裡,用一個工人的動作,跟詩人自己發簡訊的動作作對比,兩個不能世界的人,此刻都困於一個“情”字。“一時繁花似錦,一時落花滿冢”,同樣是兩處對比,妙不可言!
再比如最後一節裡,以公交車沒來為結尾,意味深長。很顯然,這是一語雙關,既是寫等待的愛情沒來,也是指眼前之景,同時也呼應了上一節。
縱觀這首詩,詩人似乎是獨立於眼前陌生的景緻外的。她是一個外鄉人,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但這些陌生的景物裡,無論是玉蘭花還是那個工人、以及等車的陌生人,他們的感情與詩人又是相通的。
這就是為何網友會因它而破防,畢竟她寫的都是再熟悉不過的場景。全詩既有一種抽離式的美感,又能把人物、意象塑造得極為立體,讓人很有畫面感。而這,正是它打動人心的原因。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