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您持續關注《道德經》系列連載。
今天,我們將開始第62章《道無善惡》的分享。
下面,我們邀請大家一起進入《道德經》第六十二章《道無善惡》。
【原文】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gǒng)璧以先駟(sì)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yé)?故為天下貴。
【譯文】
道,庇廕著萬物,是善人法寶,也是不善人之依靠。
美好言辭可以換來尊重,美好行為可以贏得器重。
人就算有不善的,又怎麼能拋棄他呢? 所以天子立位、三公就職時,雖有精美玉石,良馬進貢儀式,但更敬道論道。
從古到今為什麼特別重視道呢? 不是說遵循道,有求就能獲得,有罪可以免除嗎? 因此,道才是天下最珍貴的。
本章共八十一個字,主要是勸人修德、修心、修身、修道、行道。分三段來闡述:
第一段即: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本章的獨特之意是告訴世人:在道的面前應該是一律平等,道保護善良之人,道也不會拋棄不善之人,這是道的可貴之處!本段分三個層面來闡述:
第一層面,本段主要闡述的是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思想運用,其目的是告知人類實行“無為之治”的好處和作用。
首先,老子告訴世人,“道”是萬物及天地間最高的奧秘。
“道”包容天下萬有一切,“道”是“善人之寶”,因為善人本身就有“道”;
反過來說,有“道”者本身就是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喜歡的人,就認為他是不善的人,或者認為他是壞人。但從道的層面來看,道對好人要幫助,道對壞人更要有幫助。總而言之,對不好的人,也不能棄而不顧。
就好比寬闊的大路上,好人、壞人一樣走,陽光不會就照到“好人”身上,而不照耀到“壞人”身上。
道的可貴之處就在於:
- 善人化於道,則求善得善。
- 即使不善之人,悖天理,逆人倫,時行不善而遭罪咎,臨罪咎而生悔悟,但道也會一次次、一世世給他機會。
就如第二十七章上說“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所以從道的角度來看,不善人也是潛在的“善人”,是未覺醒的“善人”。
不善人違反“道”,所以當然會招來種種災禍,但只要他能夠及時醒悟,用“道”來保護自己,也能減輕甚至消除災禍對自己的影響。
至於善始善終的悟道人們,特別在魔考面前,還是精進求道,天道更是傾力相助,使其功成圓滿!
其次,老子認為,君子不怕犯錯誤,只要能認真改正,就不算錯誤。
所以,善人最大的寶物當然就是“道”!
- 道是宇宙根本法的客觀存在;
- 道是無偏私的——道對天下萬物,乃至我們人類都是一視同仁的,在道面前無棄人,無棄物;
- 道存在於萬物之中,道存在於我們人類心中,所以就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古訓。
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遵循“道”就會得益,違背“道”就會遭殃。不論原來是善人或是不善人,只要願意服從“道”,就可以得到“道”的保護。
第二層面,老子直指生命的本源說:只有尊道、通道、行道,才能夠於國大幸,於人大幸,才能讓世人受益最大化!
首先,道是源頭。
就如《道德經》第四十二章中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表示天下所有的萬事萬物,都是從“道”這個共同的源頭創生而來——道是萬物的淵源,道是總規律,道是總本源!
這個源頭在延伸、演變的過程中,不斷地在不同生命之花的不同層次上被裹上了種種“有”的外衣,所以最終的表現就顯得千差萬別了。
但儘管彼此之間千差萬別,它們還是有著共同的淵源和共同的本質。
所以,道是萬事萬物最核心的東西,萬事萬物一層又一層地剝離了他們有形的外殼,最後就到達了他們共同的核心,即萬事萬物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道”,道就是萬物之奧。
其次,宇宙以誠善、大忍為特性。
宇宙的規律從來都以慈悲為懷,眾生與萬物又由天道滋生,因此天道必定包容、佑護眾生與萬物,所以祈求富足、健康、快樂等等,都不如其悟道、行道更能得到好處。因為,
- 人知道了天地大道規律,便有了天性的綻放;
- 人知道了做人的標準與尺度,便有了修養和提升自我的明確目標;
- 人知道了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準則——就是先有內在的準則,即在靈魂深處謹守道德。
如果人人都把修養自我視為人生的要義,群體就必定和諧,國家就必定昌盛,災禍就必定遙遠!
第三層面,從現實狀態上來說,“善人”有不善的一面,“不善之人”也有善的一面,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善人”或“不善人”。
首先,老子認為,人人都有大道、都有大德,人人都有淳樸而完好的天性。
只是善人是明白了自己的天性所在,亮化了自己天性品質,並能成就那些不善之人,這些人才是真正的善德之人。
其次,老子認為,“善”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事情,“不善”,也是每一個人自己的事情——您合道了,道就順從您。
您之所以成為善人,就是上天給您的最大獎勵。如果我們人類不合道,上天也會用痛苦來憐憫人類、警示人類!
道不遠人,而人自遠之;道不罰人,而人自罰之。人不斷淨化自己的靈魂,就可以永遠避免它的敗壞。
今天的分享先到這裡。
明天,我們將繼續第62章《道無善惡》第二段的分享。
歡迎您持續跟隨《道德經》的分享,我們明天再見哦。
更多有趣內容:
- 道德經與打坐~第01章:眾妙之門 | 為什麼要靜坐
- 道德經與打坐~第23章:成功秘密 | 答疑4:為什麼坐不住、盤不久?
- 道德經與打坐~第22章:相反相成 | 答疑3:為什麼入不了定?
- 道德經與打坐~第21章:惟道是從 | 答疑:怎麼解決麻脹痛?
- 道德經與打坐~第18章:失道走反 | 打坐心法要領5:靜
- 道德經與打坐~第17章:我即自然 | 打坐心法要領4:合
- 道德經與打坐~第16章:虛靜歸根 | 打坐心法要領3:展
- 道德經與打坐~第15章:為道謙恭 | 打坐心法要領2:圓
- 道德經與打坐~第14章:道態恍惚 | 打坐心法要領1: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