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產生,離不開度量,離不開長度單位。古代的長度單位是各不相同的,有趣的是,最初的長度單位都是以人體各部位的大小來確定的。例如:“碼”是英王亨利一世手臂伸直時,鼻尖到大拇指之間的距離;“呎”是英王的一腳之長,在英語中, “foot”一詞既解釋“腳,也表示“呎”,德國,則將某次做禮拜後最先走出教堂的16個男人的左腳長度的平均值定為“呎”;俄國的“肘”是人的一肘之長等等。不僅外國古代是這樣,我國古代亦是如此,據說夏禹就把自己的身高定為一丈,其十分之一為一尺,漢語中“丈夫”一詞,就是由身高一丈的男子漢轉意而來,真可謂五花八門。顯然,這樣的長度單位是談不上“精確”二字的。我國周代留存至今的青銅標準尺,全長是0.231米,還不到現在的7寸長。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度量衡標準後,才有了統一的十進位制長度單位。後來,雖也有某些變化,但這種制度一直被沿用了下來,如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市制名稱“丈”、“尺”、“寸”等。
直到1898年,國際第一次度量衡會議才確定用“米”作為國際長度單位,一米等於透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的四千萬分之一。為了便於實際應用,後來又用鉑銥(9:1)的合金製成一根標準米尺,儲存在巴黎的國際度量衡局裡,稱為國際米原器。現在國際通用長度單位是1971年由國際計量局規定的:米,是氪86原子的2P10和5d5能級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單位符號為m。這就大大提高了長度單位的精確度。
度量單位演變的過程,客觀地反映出人類科學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同時也進一步推動了科學文化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