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滄萍
掃一掃,聽鄔滄萍先生講回國故事
【人才故事】
“回到祖國的懷抱,心才有了寄託。”99歲的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鄔滄萍依然清晰記得70年前乘“克利夫蘭總統號”回國的旅程。
在20世紀50年代,曾經有這樣一艘輪船——“克利夫蘭總統號”,航行在中美兩國之間;也曾經有這樣一批青年人——錢學森、華羅庚、郭永懷、朱光亞、梁思禮……他們懷揣科學救國的理想,乘坐這艘輪船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
1948年,鄔滄萍和夫人李雅書雙雙踏上赴美留學的行程。在當時,出國留學是很多大學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但年輕的鄔滄萍卻暗下決心:此行不僅要開闊眼界,更要學有所成,早日回國效力。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讓廣大海外學子振奮不已。也正是從那時起,鄔滄萍等進步學生,開始計劃回國。曾有人問鄔滄萍,為什麼要放棄優厚的條件,回到一窮二白的土地上?鄔滄萍回答說:“我是中國人。中國人回自己的國家還需要理由嗎?想留在美國才需要找藉口!”
1951年,鄔滄萍和夫人、兒子一起登上回國的輪船。船上有很多意氣風發、興高采烈的中國留學生。鄔滄萍還記得,船開以後,有一個小夥子激動地說,再有半個多月,我們就可以踏上祖國的土地,為建設新中國出力啦!這個小夥子叫黃飛立,畢業於耶魯大學,後來成為新中國著名的音樂家和指揮家。很快,又有幾個中國留學生聚集了過來,他們中包括劉靜宜(後為中科院環境化學所所長)、熊毅(後為中科院院士、著名土壤學家)、曹建猷(後為中科院院士)……大家暢所欲言,憧憬著回國後的生活。談到忘情處,黃飛立說:“我剛完成了一首慶賀回國的歌曲,我來教你們唱。”話音剛落,他就大聲地唱了起來。回應他的,是經久不息的掌聲。
時光荏苒,70年過去了。每每回憶起自己回國的選擇,鄔滄萍都感到無比自豪。新中國成立後,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很多海外學子紛紛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為新中國的科技、文化、經濟等事業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作為我國人口學、老年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鄔滄萍創辦了我國第一個人口研究機構、第一個人口學系、第一份人口學學術期刊,也是我國人口學最早一批碩士、博士生導師。而鄧稼先、錢學森、郭永懷等人,更是為黨和國家實現了“兩彈一星”的偉業。
1987年,鄔滄萍發表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上的《論老年學的形成、研究物件和科學性質》一文,被當時的中國科協主席錢學森看到了。他親筆給鄔滄萍寫了一封信說,在社會主義中國,老年人應能比西方國家的老年人更幸福。
“家國情懷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生命底色。”鄔滄萍說,“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富強緊密結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本報記者 任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