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年的一個清晨,微風吹著樹枝迎風搖曳,陽光照射著四川這塊富庶的大地,在刺史衙門正在密謀著一件殺人計劃,馬上就要降臨到後唐宰相郭崇韜的身上。此時他渾然不覺,接到太子的通知,唱著小曲悠然自得地走在開滿花朵的衙門小路上。走近太子李繼岌的辦公地點,想聽取他們的工作彙報,然後按照慣例自己下達指示,安排任務,督促他們去完成,做得不好的官員還得斥責他們一通,可是進去後沒有看到李繼岌,迎面看到的是十幾個人拿著鐵楇(類似鐵棍兵器),還沒反應過來,幾分鐘伏兵就用鐵楇把剛郭嵩韜打死。這位幾天前用70消滅蜀國的功臣,手攥著免死十次券,死在了自己攻佔的蜀國府邸中。
郭嵩韜在史書中評價後唐宰相、名將、軍事家、戰略家。兵部尚書、樞密使,冀州節度使,封趙郡公,食邑二千戶,賜鐵券,恕十死。這一連串的頭銜讓人羨慕嫉妒恨,命中註定榮耀一生,比貓的七條命都多,可誰知免死券一次都沒使用,就被人用鐵楇杖斃,好機遇,趁上位;滅兩國、免死券;握重權,謀新篇;奢靡風,樹政敵;猶慘死,家眷喪。此悲劇也、喜劇也?
一、建立不朽的功勳
1、天降機遇。郭嵩韜起家跟隨李克修,後跟隨李克用,做事以幹練、應對從容的風格,逐漸任命為李克用的近臣,獲得重要官職。李存勖登基後,被任命為副宰相,宰相孟知祥擔心自己步前任被治罪的後塵,主動外任,把宰相的職位讓給郭崇韜上任。假設沒有這個機遇,他當宰相的時間或許還得向後推遲。
2、天才初顯。上任後遇到的第一個挑戰便是迎接契丹大軍壓境,這年契丹兵侵犯新樂,由於契丹驍勇善戰,眾將士害怕建議李存勖退還魏州,不能喝他們硬拼。郭崇韜則建議,趁打敗梁軍計程車氣正旺勢頭,挫敗契丹軍先鋒部隊,消除其劫取財物的目的,就可以讓他們退兵。李存勖聽從了郭崇韜的意見,果然取得了勝利,與他說得完全一致,李存勖此後更加倚重他了。
3、楊劉之圍。923年5月26日,後梁王彥章與段凝合兵10萬,從四面向後唐楊劉發起進攻,晝夜不停,又連線鉅艦九艘,橫置於黃河渡口,以阻止後唐援兵。楊劉城數次幾乎被攻陷。面對戰況激烈膠著,李存勖信心皆無。這次又是郭崇韜站了出來,建議皇帝黃河南岸新建渡口,以通兵援救鄆州。王彥章也是名將,知道此戰生死攸關,在郭崇韜建設過程中出重兵來攻打。郭崇韜身先士卒,哪裡有險情他就到哪裡去,城壘有幾乎要被攻陷了,李存勖率兵來支援,梁軍這才退走。
4、奇謀滅梁。面對下一步何去何從,大多建議與梁講和,郭崇韜分析敵我形勢後,獻策:“鄆州不保,何以圖天下,後梁段凝勢力不濟,我們完全可以打敗他,皇帝可以親自率兵長途奔襲,直搗後梁的老巢,可一句而滅梁”一擊滅梁。李存勖被郭崇韜說得熱血沸騰,下令軍中,家屬全部送回魏州,他將皇后和兒子也一起送走,灑淚而別。李存勖領兵從楊劉渡河,一路戰無不勝,活捉王彥章,奪汴州滅後梁,再迫使段凝投降。郭崇韜的滅梁戰略不到十天便取得了全面成功。梁晉爭霸在郭崇韜奇謀下,後梁土崩瓦解。
5、再滅前蜀。925年,郭嵩韜說服李存勖,讓自己輔佐太子李繼岌,率兵出兵政治腐敗的前蜀,毫無帶兵經驗的李繼岌把軍權交給郭嵩韜,自己天天吃喝玩樂。郭嵩韜首先控制鳳州糧道,也避免了腹背受敵,後率軍揮師前進。腐敗透頂的前蜀毫無還手之力,僅用70天消滅前蜀,前蜀後主王衍投降。
經過兩年的時間,郭嵩韜消滅兩個國家,聲望達到頂點,由於李存勖後期安於享樂,政事放手皇后和郭崇韜做主,一時間各色人等為了不同的目的,門庭若市。
二、個人存在的缺點
俗話說,樹大招風易,人紅是非多,各個朝代猶是如此,如果太有名氣太紅,就會遭到一些人的質疑,或者是一些敵對勢力的瘋言瘋語。況且郭崇韜的缺點和優點一樣明顯,授人以柄。首先是軍事天才,政治侏儒。說話耿直、魯莽,不能很好地協調宦官之間的關係,沒有城府。當宰相後,公開索賄,自己好振振有詞,駁回了好言相勸的下屬。例如他自己痛恨宦官,對李繼岌太子說,你登基後,就連騸過的馬也不要騎,宦官知道後對他恨得咬牙切齒。其次是心胸狹窄,容不下人。掌握權利後,以門第論英雄,出身低的升職空間被他封死,這樣失去舊臣的支援,更孤立了。第三是家長制作風,不聽下屬良好的建議。就連郭崇韜為自保立劉皇后,可憐他自己是死於劉皇后的教令。由此可見,郭崇韜立功有才幹,但保身無良策,歸根結底是自己無治世之才。
三、敵對力量的構陷(太子、宦官、皇后、政敵)
太子李繼岌作為主帥攻打前蜀,雖然是名義上的頭銜,主要攻擊是郭崇韜的,可別忘了他可是皇帝的繼承人,假設他自己沒有登基的慾望,還有他周圍的跟班,希望太子登基後自己也分一杯羹,可是滅前蜀後,所有的降將都給郭崇韜貢獻金銀財寶、姬妾珍寶,天天吃喝玩樂,可是太子李繼岌的門前鞍馬稀,無人前去巴結,經過手下人的不斷慫恿,太子李繼岌與他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也認為郭崇韜目中無人;宦官更別提了,逢人必講宦官禍害朝綱,欲處之而後快,要命的是李存勖此時相信宦官,掌握十分重要的權利;被郭崇韜擁立的劉皇后關鍵時候也落井下石,宦官恐嚇皇后說郭崇韜不按時回朝是正在陰謀造反,如不決斷殺死他,我們全部將身首異處。被嚇得沒了主意的皇后下了殺死郭崇韜等同於聖旨的教令;最後是政敵,掌權後,讓曾經在他之上的馬紹宏做宣徽使,這使馬紹宏懷恨在心,糾集其他宦官對他攻擊,郭崇韜漸漸樹立了政敵。
可惜,滅兩國、助兩帝、為國操勞的一代豪傑,在滅蜀國不到一月,瞞著皇帝李存勖,李從襲執行皇后的教令,在太子設在蜀國的府邸亂棍杖斃。
史書中對郭崇韜的一生有敬佩、有惋惜、有痛恨,“洎功成而名遂,則望重而身危,貝錦於是成文,良玉以之先折,故崇韜之誅,蓋為此也。是知強吳滅而范蠡去,全齊下而樂生奔,苟非其賢,孰免於禍。”郭崇韜的一生後人學習、借鑑,可惜以後的朝代一直在重複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