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學堂讀書會對《匠人精神》第四課的共讀主題是:匠人精神對個人和社會有什麼影響。
談到對社會的影響,目前,國家、社會、民眾對這種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使用者至上的匠人精神打造出來的價值產品,倍加推崇和信任。
麗娜分享的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的故事,讓人深受感動。
1960年我國遭遇天災人禍,帶來嚴重的糧食饑荒。袁老先生目睹百姓缺吃少穿、流離失所的現狀,決定用科學技術戰勝世界難題,培育水稻新品種。
1975年培育成功,1976年全國大面積推廣種植。經過16年“匠人精神”的艱苦卓絕的磨鍊,他終於以自己的聰明智慧解決了我國的糧食問題。
此後,他更是沒有停歇水稻研究的腳步,把推廣和種植雜交水稻的技術傳播到印度、東南亞等國家,成為我國和世界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
袁老先生心懷“匠人之心”,忠於使命,成人達己,不但收穫了精彩的人生,更為人類社會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
從遠古神話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到愚公移山、“百工聖祖”魯班、“一代大師”齊白石、“橋樑之父”茅以升、“航天之父”錢學森、故宮“修繕匠人”李永革等等,持著“匠人之心”為人類社會做出不朽貢獻的例子很多、很多。
而談到“匠人精神”對個人的影響,領讀人錦溪的總結簡單明瞭,簡潔易懂。
她說:一個人如果磨鍊了心智,養成一流的人品,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成功,如果心智不成熟,那麼工作生活很難如意。
就如同秋山木工的匠人,以一流人品打造出來一流技術的產品,怎麼會在市場上不受歡迎呢?
而如果沒有心智的修煉和人品的鍛造,即使技術很高,也會因心術不正、偷工減料、投機取巧、缺乏誠信等等與人品相悖的行為,讓自己的產品失去價值,缺乏長期效益。
把做人放在做事的前面,這是匠人精神的精髓。以利於國家、利於社會、利於他人的“匠人之心”做人做事,能成人達己,收穫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