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學 莊安正
《大陣尺牘》,丁小明、千金梅編撰,復旦大學出版社2021年5月出版,820頁,1980.00元
多年來,我因從事張謇研究,接觸過“壬午兵變”期間中朝兩國使臣交往的一些史料。近日幸讀丁小明、千金梅兩位教授的《大陣尺牘》( 下簡稱《大陣》 ),不僅大大豐富了我對兩國使臣這段交往歷史的瞭解,還深感《大陣》的出版將為推進國內近代東亞關係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基礎性支撐。
“壬午兵變”是光緒八年(1882年)近鄰朝鮮國內發生的有著濃厚日本侵略背景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政府在傳統宗藩關係下不能不應對的一件大事。由於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張樹聲對日本侵略持強硬態度,吳長慶奉命率領“慶軍”果斷進入朝鮮並平亂成功。但是,平亂後的朝鮮亟待“善後”,解決好導致動亂的深層次社會問題,並變亂為治,向著國強民富的目標努力;至於日本,染指企圖雖暫時未能實現,隨時可能捲土重來,而清政府卻日益封閉與衰弱,東亞的傳統格局面臨著嚴重的挑戰。中朝兩國使臣即於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在朝鮮相聚相識相交,交往後留下了名曰《大陣》的大宗寫本文選。丁小明教授長期注重對兩國使臣交往史料的蒐集與整理,今年5月出版的這部《大陣》,是繼2014年的《譚屑》、2019年的《新見近現代名賢尺牘五種》後,同一“尺牘”系列的第三部文獻叢書,也是史料最為珍貴,內容最為豐茂的一部文獻叢書。翻閱《大陣》,發現風煙當年正四起,使臣江山勤指點。
《大陣》史料特色之一:中朝交往多對一。《大陣》中的中方赴朝使臣,由“慶軍”將領、技術性官員或幕僚為主體組成。除了為人熟知的“慶軍”主帥吳長慶、機要文書張謇,以及後來成為民國大總統,時任前敵營務處中書的袁世凱外,還有經張謇舉薦投軍的“通海才子”周家祿、朱銘盤、張詧;張謇的好友兼青年才俊邱心坦、林葵、吳鳴鸞、劉長英等。至於吳兆有、張光前、李延祜、潘鍾傑、王湛恩、紀堪沛、譚賡堯、吳朝彥、沈朝宗、李毓林、劉紹棠、王錫鬯、吳雅懷、郭春華、方正祥、茅延年、葉覲儀等,亦為“慶軍”英傑,各擅所長。上述人員皆參與了交往,並留下了各自的印跡。朝鮮方面,負責與中方交往的是由國王李熙指定的“迎接官”,擔任吏部侍郎、國子監祭酒的金昌熙一人。金昌熙系朝鮮政壇與文壇上的著名人物,對華友善,樂意與中方交往,受到中國使臣的一致推許。雙方用漢語交往存在一定困難,但金昌熙熟悉漢文,“能文能詩能書,尤能嫻熟中原故事、東方利弊”,可以順暢地筆談,故這種多對一的筆談成為了雙方交往的主要形式。據《大陣》載,參與筆談的兩國使臣人數達二十八人,雙方筆談很是頻繁,留下的寫本文選數量約達三百篇,許多史料為首次披露,交往的時間跨度則延續到中國使臣回國後,皆為與“壬午兵變”有關的其他史料集所不及。另外,這種特殊的多對一交往形式留下的信札或文稿,即使並非首次披露,一般史料價值亦較高,誠如丁教授所言:同一收信人或上款的信札或文稿的史料價值,“要遠高於寫給不同或不相關的上款人的信札或文稿”。故《大陣》稱得上是深入研究近代東亞關係的一座寫本文選史料富礦。
《大陣》史料特色之二:大多為私人文稿。寫本文獻一般分為政府公文與私人文稿等兩類。政府公文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文獻價值,但其弊端亦較為明顯,“事狀或未盡其實”便是弊端之一;而《大陣》除“附錄”中有少量公文外,大多為私人文稿,包括了信札、便條、題簽、名刺、筆談、詩文,以及《日記》等多種形式。因系私人文稿,雙方在探討時局政事時往往能敞開心懷,較少顧忌,張謇致金昌熙函中雲:“今日此間之政事,仍如病夫之未起,是真可嘆!……中國所病亦正在此”,一段話涉及到了中朝兩國政治的弊端;潘鍾傑致金函中則對朝鮮推行“當五錢”直言不諱:“民間不便,……兵勇又不願”,貴政府欲“使萬民致怨乎”?務請“停用,另籌別法”,潘的義憤填膺之狀如在目前。私人文稿亦可發現雙方交往中的諸多細節,袁世凱致金昌熙函中,就含有許多他為朝鮮編練親軍做槍架、封木門、代制氈帽、安置馬匹“勞心勞力”,低調行事方面的史料,對認識袁世凱早年的真實情況頗有裨益。私人文稿中還可發現豐富多彩的私交內容。金昌熙因刻《譚屑》,遍請多位赴朝使臣撰序,張謇亦代友人王彥威囑金昌熙徵求多位朝方人士題記其母王太夫人的《焦尾閣稿》。張謇在朝時購得韓琴一張,便向金昌熙請教製作歷史及修理方法;李延祜對李朝晚期文壇領袖閔蕙庭的書法甚為推崇,多次致函金昌熙代求墨寶;袁世凱因軍中“病人頗多,乞(金昌熙)即代延名醫來此一看”;王錫鬯贈金昌熙予“福壽麵四十束”“閩中冰糖二斤”,並附函問候;周家祿致函金昌熙,贈予“墨二挺,筆二枝”,等等。《大陣》中的這些史料不僅沒有沖淡雙方交往中指點江山的主題,相反讓這一主題變得鮮活靈動,也更符合雙方交往歷史的真實。
《大陣》史料特色之三:相互間可“對讀”。所謂“對讀”,是指丁教授等編撰的《大陣》是由《大陣》原稿與“附錄”兩部分“拼合”而成的,原稿與“附錄”中的史料密切相關,相互間可對接對照,產生互證互補的效果。試以“附錄”所載金昌熙的《東廟迎接錄》( 下簡稱《東廟》 )為例。《東廟》載袁世凱與金昌熙第一次見面即詢問朝鮮統兵將帥的個人情形,第二次見面又向金昌熙建議利用“慶軍”在朝有利條件,由“慶軍”負責訓練朝鮮軍隊的問題。在《大陣》原稿中,這類史料的重點開始轉移到袁世凱為朝鮮編練親軍的具體細節上。前後銜接,各有側重,“拼合”後較完整地反映了袁世凱早年在朝時的活動面貌以及行事風格。又如,《東廟》中張謇與金昌熙探討中國所以能派“慶軍”入朝平亂原因時,談及吳長慶“有難言之處”,李鴻章當時如在任上,“李相坐視,必無出師之理”。只是恰逢“李相不在,張公(指張樹聲)得以出力”,吳亦才能成行。《大陣》載張謇這類言論時則對應指出,“天下事真不可為(小人多,而君子少)”,李鴻章“正坐在位之非其人”,對《東廟》提及但沒有展開的李鴻章的“官品”話題進行了分析。再如,李延祜在《東廟》與《大陣》原稿中,與金昌熙的交往主要圍繞開採礦藏、練水師陸軍、造輪船等“富強之術”層面展開。但在《東廟》中,兩人對答一般還只停留在淺層次的交流上,在《大陣》原稿中,李延祜為金昌熙提供的技術則具有相當的專業性,如談“鍊銅之法”,“凡銅砂出礦,先分提紅、白、黃、青四色,後入機器,鐵爐煽以煤火,鎔化銅汁。查有兩副,先鍊銅砂成生質,再煉生熟銅成質”。《東廟》因金昌熙親歷其事而具有特殊的史料價值,但總體而言,《大陣》原稿的史料價值更高一些,兩方面“拼合”則相得益彰,其史料價值自然產生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大陣》史料特色之四,關注“善後”討論。“附錄”中除《東廟》外,另載有張謇的《朝鮮善後六策》、李延祜的《朝鮮善後八議》,以及金昌熙的《朝鮮善後六策八議補》三篇文稿。三位作者分屬中朝兩國,文題中又均有“善後”二字,可見當年圍繞朝鮮“善後”問題曾進行過以筆談為主要形式的討論。丁教授等有意將三篇文稿一齊載入“附錄”,也體現了對“善後”討論史料的關注。回顧這場討論,張謇因目光敏銳,感受到“善後”是朝鮮面臨的頭等大事,最早撰寫了《六策》,成為這場討論的發起人。張謇在撰寫過程中通報了金昌熙,為“貴邦代籌善後六策……尚未脫稿”一事,回國後又向金昌熙透露了“《六策》已寫出”的訊息。儘管考慮到《六策》內的主張“與一切主持善後者不同”,張謇曾想“絕不示人”,但那是指外人,金昌熙、金允植(朝鮮吏部侍郎)等不在其內。事實上,張謇很快將《六策》在兩國好友圈內進行了小範圍傳閱,目的是為了尋找知音,並請“就裁正之”。據“附錄”所載,起碼有李延祜、金昌熙讀有所感,奮筆疾書,撰寫了《八議》《六策八議補》以回應,由此形成了兩國使臣這場共商朝鮮“善後”問題的討論。比較三篇文稿,三人提出的“善後”策略同中有異,相互間也存有某些爭議。三種策略何者更符合朝鮮國情,日後需要另文探討。但是今天,中朝兩國使臣一百四十年前的這場筆墨風雷已經進入我們的視野,他們肩並肩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政治熱情極具畫面感,已經讓我們產生了很大的研究興趣,這樣的開端足以為日後的研究鋪平了道路。“附錄”中的三篇“善後”文稿,同樣可以在《大陣》原稿中找到它們存在的記錄,雙方能夠“對讀”。只是原稿中有關史料較為單薄,反倒是“附錄”中三篇“善後”的文稿內容很為詳盡,這是不同於“附錄”中《東廟》與《大陣》原稿關係的地方。
長期以來,丁教授孤獨地耕耘在中朝兩國使臣交往史料的領域,其執著的精神令人欽佩。據丁教授稱,蒐集彙總《大陣》中的史料絕非易事。僅就《大陣》原稿而言,這批距今一百四十年的珍貴史料,因歷史滄桑,分藏於中國私家,以及韓國首爾大學、奎章閣三處。而丁教授與合作者的千教授原在上海、南通兩所高校任教,亦互不相識,他們是因學術上的共同志向而結識並組團承擔了這項工作的。兩人跨海往來,奔波於兩國三地,歷時十年追蹤“拼合”這批史料,始獲成功。作為同行,我能深刻體驗他們期間經歷的艱辛與付出的心血。祝賀《大陣尺牘》正式出版,並祝願《大陣尺牘》在國內近代東亞關係的研究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責任編輯:鄭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