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在七十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帶領著16個小弟,總計投入了111萬餘人的兵力,其中美國作為主力就先後投入9個師54萬餘人,這九個師分別是陸戰第1師、騎兵第1師、步兵第2師、步兵第3師、步兵第7師、步兵第24師、步兵第25師、步兵第40師、步兵第45師。
在美軍出戰的9個主力師中,除了陸戰一師在長津湖一戰中,以損失幾百人的代價完成了大撤退,師長史密斯在戰後被美國授予了總統優異勳章算一個亮點之外;
其他幾個師基本上都是志願軍的手下敗將,其中美步兵第24師又是公認的最弱師。
第24師不但被日本人戲稱為“榻榻米師”,而且作為第一支登陸朝鮮的美軍,剛剛參戰就幾乎全軍覆沒,師長威廉·迪安少將也沒有跑掉,被人民軍活捉,成了整個戰爭期間被俘虜軍銜最高的美國人。
圖注:迪安少將作為英雄人物上了時代週刊的封面
其實第24師戰鬥力低下,是有歷史原因的,接下來@以史為鑑 就用事實說話,跟大家聊一下,為啥第24師戰鬥力不高。
第一,編制不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人認為有了原子彈再也不需要陸軍幹髒活兒了,原先參加了二戰的1100萬大軍,迅速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只留下幾十萬人的陸軍部隊。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佈雷德利甚至在國會聽證會上說道:如今陸軍、海軍的時代已經結束,坦白地講,只要原子彈用得好,我們將再也不需要海軍和陸軍來打擊敵人了!
除了美國本土各地駐紮的36萬人,在海外駐軍最多的就是歐洲駐軍十餘萬人,在日本駐軍十餘萬人。
在日本的十餘萬人共分為四個師,分別是步兵第7師、第24師、第25師和第1騎兵師。這四個師名義上是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的,但是經過麥克阿斯的大力調教,日本此時乖地跟貓一樣,一切唯美國人是從。
於是我們看到,這四個師基本上都是不滿員的,以駐紮在日本九州的第24師為例,理論上美軍一個團下轄3個營的正常編制,但是實際上只有兩個營。理論上美軍一個師的兵力在1.8萬人左右,實際上駐紮日本的四個師的兵力都在1.2-1.3萬人之間,嚴重不滿員。
圖注:一名駐日美軍和他的日本情人,旁邊一名日軍老兵拿著骨灰路過
第二,缺乏訓練
在1950年的時候,距離二戰結束已經有5年時間了,大量打過仗的二戰老兵早就退役了,充斥部隊的新兵不但缺乏最基本的訓練,而且之前同日軍作戰的經驗也都丟光了。
1948年曾經短暫帶過這支部隊的少將託尼-麥考利夫就吐槽道:“對這些士兵來說,我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混蛋……(因為)我命令他們出去訓練反而害的他們弄溼了鞋子,弄髒了腳。”
圖注:駐日美軍在劇場觀看演出
帶領第一個團登上韓國土地的米凱利斯上校也描述他的部下是:
“大多數士兵只在教室裡上政治課,從來都沒參加過實戰訓練。……讓他們出去巡邏,他們只會開著車,拉著成噸的行李在大街上招搖過市。”
第三,缺乏精神
駐日美軍在日本享受的完全是征服者的待遇,在日本,哪怕是來自最窮的洲、最底層的列兵都能找到日本童僕為自己穿衣擦鞋。
在美國大兵看來,日本就是一方天堂,在這裡不用訓練,不用點名,大部分時間都可以在外尋歡作樂,甚至有許多士兵都在日本有所謂的“同居女友”……
圖注:駐日美軍和他們的“女友”們
這種情況加深了美國大兵的種族歧視。這些來自窮鄉僻壤的白人突然來到異國他鄉,發現在美國非常窮困的自己在這裡都算是富人階層,而且當地的男人都是自己的僕人,當地的女人都是自己的“同居女友”……長此以往,在大部分白人士兵的眼中,這就是白人優於其他種族的證明。
而許多新兵只願意享樂,根本不知道當兵是為了打仗,他們不僅不願意去了解敵人,甚至連盟友都懶得了解。
第四,缺乏武器
堂堂超級大國的美國竟然缺乏武器?你沒看錯,在1950年前後,美國的確缺少武器。
根據24師34團的戰史記載,這支部隊抵達韓國大田後,由於缺少軍用物資,需要跟10公里之外的第21團借裝備。
第24團的參謀甚至形容:這裡的武器簡直是國恥!大量迫擊炮彈無法使用,機槍破舊不堪,根本打不準,還有老早就淘汰的老式反坦克火箭筒……
在遇到人民軍的坦克時,34團史密斯特遣隊的副排長錢伯斯中士按照美軍作戰流程馬上呼叫60迫擊炮支援,但是得到上級的回答是:60迫擊炮打不了這麼遠!
錢伯斯說:用81mm迫擊炮啊!
上級說:沒帶!
錢伯斯又問:那炮兵的大炮呢?
上級回答:聯絡不到炮兵!
錢伯斯快絕望了:能聯絡到空軍嗎?
上級回答:空軍找不到你們的具體位置……
於是錢伯斯們面對人民軍坦克只好扔掉了武器,脫掉了鞋子,好讓自己能在稻田裡跑得更快一些……
第五,輕敵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第24步兵師因為駐紮在九州,距離韓國最近的原因,第一個被派往韓國作戰,師長威廉迪安少將認為人民軍在強大的美軍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於是他自己先帶著24師1營首先出發前往釜山,在抵達大田後,迪安自己接過指揮權,還在接受採訪時說對付北方的“農民軍”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要是有機會的話,他“很想去平壤嚐嚐平壤的冷麵。”
圖注:第24師師長威廉迪安
但是短短几天之後,美軍馬上被當頭一棒打蒙了,或者說打醒了。
1950年7月5日,在竹美嶺美軍第24師第一次和對手人民軍交手,結果一下子就被久經戰爭考驗的人民軍擊垮,到了7月20日人民軍已經佔據了大田,美24師根本沒有起到防禦的效果就開始潰逃。
大家都在逃命,身為師長的迪安根本找不到自己的隊伍,眼看人民軍就要打過來了,迪安只能帶著師部幾個人逃命要緊。
圖注:美軍第24師臂章,圖案來自於夏威夷的芋頭葉
但是迪安的點特別背,首先逃命時跑錯了方向,跑到人民軍的包圍圈裡面了,經過一陣混戰,迪安只好帶著幾個人跑到了山裡面;
其次,迪安雖然跑出了包圍圈,但是在山裡逃命時卻在山樑處不幸失足墜落山谷,別人都當他死了,等迪安緩過來的時候發現整個山谷空無一人,他只能發揮自己野外生存能力,找些老鼠、蛇和野果充飢。
此時迪安還不知道,麥克阿瑟因為24師戰敗,師長威廉迪安生死不明正在頭大,在美軍派出大量人員搜尋,還是找不到迪安的情況下,只能向上彙報“威廉迪安少將師長英勇犧牲”了,一個少將師長戰死沙場可不是小事,於是美國五角大樓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並且降半旗致哀。美國國會還授予迪安家屬一枚最頂級的國會榮譽勳章。
實際上,已經“英勇犧牲”的迪安在山谷裡自己生存了36天,後來被韓國農民發現,以5美元的價格把迪安賣給了人民軍游擊隊,據說被人民軍俘虜時原本體重170磅的迪安在只剩70磅重,而且人民軍軍官非常“好心”地安排迪安吃了好幾頓“平壤冷麵”,戰後換俘才換回去,迪安還出了一本《被俘歷險記》的書,賺了不少dollar。
在美軍仁川登陸後,得到補充的美第24師繼續作戰,在第一次戰役和第二次戰役中因為擔任聯軍左翼部隊,外加聽見槍響就撒丫子跑,幾乎沒有和志願軍交手。
在第三次戰役中,美第25師敗於志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之手;第五次戰役中,志願軍第20軍、第27軍又撕開了美國步兵第24師的防線。
1952年1月,美24師作為首批輪換部隊,撤回日本繼續擔任駐日佔領軍任務。
第24師總關參戰十八個月,根據美軍資料,總共陣亡2982人,負傷人次7376人,加上被俘失蹤,共損失11860人。
文/以史為鑑
圖/網路
參考資料/
《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