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和江蘇是我國數一數二的經濟強省,也是唯二突破10萬億元GDP的省份。廣東位於我國華南地區,是中國的南大門。江蘇位於我國華東地區,是我國古文明發祥地之一。
廣東常住人口1.26億人,戶籍人口9808.66萬人,管轄面積17.97萬平方公里,下轄21個地級市,65個市轄區,34個縣,20個縣級市,3個自治縣。廣東的地形呈現北高南低的趨勢,平原集中在珠三角、粵西沿海和粵東沿海地區,平原面積為30081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16.74%。
江蘇常住人口8474.80萬人,戶籍人口7878.69萬人(截至2019年末),管轄面積10.72萬平方公里,下轄13個地級市,55個市轄區,20個縣,21個縣級市。江蘇全省地勢平坦,平原面積為71398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66%。
廣東和江蘇,誰更有發展潛力呢?或許可以從兩省的發展的格局管中窺豹。
廣東的王炸和一對2
廣州和深圳是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中的其中之二,並且都位於廣東省,稱它們為廣東的王炸也非常貼切。眾所周知,要打造一座一線城市,可不是那麼簡單的,而廣東同時擁有兩座,其餘省份更是可望不可即。
深圳成為一線城市,其實是結合了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最初成立的四個經濟特區,珠海、汕頭、廈門都沒有深圳擁有這麼優質的客觀條件。現如今的深圳,體量已超越了廣州,排名全國第三,各方面的資料也都排在全國前列。
廣州的商貿繁華了千年,作為省會城市中唯一的一線城市,廣州的實力或許還被低估了。在廣東,無論是歷史文化、地理位置,還是經濟商貿、人口數量,廣州都是廣東最適合做省會的城市,其餘省份或多或少存在爭議。
如果只是兩座獨立沒有深入交流的一線城市,或許並不會讓人嘖嘖稱奇,但廣州深圳不一樣。不僅同處一省,更是同處一區(粵港澳大灣區),從深圳南山區至廣州天河區,不過80公里而已,並且有東莞的緩衝作用,更不容易讓兩座城市產業相疊。
我們還在想著城市單打獨鬥之時,廣東已經著手構建世界級的大灣區了,敢為人先,這才是廣東的精神。
除了王炸這對牌,廣東還有兩座萬億城市,將它們比做一對2,也是非常適合的。這兩座城市便是東莞和佛山。
東莞位於廣州深圳之間,地理位置也同樣得天獨厚。但左右兩邊都是大哥,東莞要如何側重?這就要說到東莞的發展模式。東莞是著名的不設區的地級市,市一級下便是鎮街。
靠近深圳的鎮街自然是和深圳學習合作,靠近廣州的鎮街便與廣州合作交流。而地市中部,則讓自己成為大哥,所以有四個街道,並且開設松山湖園區。
目前的東莞,也在最佳化發展體系,已經構建了6大片區,整合鎮街抱團發展。這6大片區意義重大,城區片區要打造成城市中心,建設成現代服務中心,松山湖片區要成為區域科技產業創新中心,濱海片區有重大使命,對接深圳空港、前海和廣州南沙,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水鄉新城對接廣州,並且做精新興產業,東部產業園區要發展製造業,東南臨深片區要承接深圳產業外溢,做強先進製造業。
佛山位於廣州西側,中心城區與廣州全面融城,互通地鐵,是同城化發展的典範。佛山的體量略大於東莞,常住人口少於東莞。總的來說,佛山依舊是廣東第三城。
佛山的世界五百強企業共有2家,分別是碧桂園和美的,基本上家喻戶曉。而中國500強民企,佛山共有7家,分別是碧桂園、美的集團、美的置業、宏旺集團、興海銅鋁業、聯塑科技、格蘭仕集團。透過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數量來看,佛山的民營經濟相當發達,也更側重製造業。
佛山的發展方向清晰明瞭,那便是深化與廣州的同城發展,具體說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便是南海區與荔灣區的對接,目前地鐵1號線已通車,並且成功打造了千燈湖金融高新區。第二階段是順德區與番禺區的對接,廣州南站有著龐大的流動人口數量,順德如果抓住機會,能極大的推動更上一層樓。第三階段是三水區與花都區的對接,廣佛地鐵4號線1期已開建,等2期完工的話,三水將順利與花都融合發展。
佛山連線廣州,東莞連線廣州和深圳,深圳和廣州輻射整個大灣區,廣東的王炸和一對2的實力,必將帶動全省又穩又快的發展。
江蘇的小王和三個2
蘇州是江蘇唯一破2萬億元GDP的城市,也是全國六座破2萬億元的城市之一,可以說,蘇州也是有著非常接近一線城市的實力,因此,它完全可以稱作一張小王。
蘇州位於江蘇南部,毗鄰上海,工業實力強勁,雖然經濟實力是江蘇第一,但它卻是一座普通地級市,不得不讓人想問一句,蘇州是如何做到的?
蘇州實際上有著相當不錯的底子,古人有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自古就是對標杭州的,很多國外企業都會選擇在蘇州投資,一方面是知名度,另一方面是離上海近。比如,新加坡工業園就放在蘇州。
蘇州位於上海南京之間,南京有較大話語權,交通上也是首要從上海連線到南京,而這正好經過蘇州,以及整個蘇南地區。這也直接加強了蘇州與上海的聯絡。
不過,蘇州與廣深不一樣的是,它的輻射能力更弱,這與它是普通地級市有關,所以很多時候,也不會把蘇州與廣深相提並論。
除了小王這張牌,江蘇還有三個2,都是萬億城市。這三座城市便是南京、無錫、南通,分佈在蘇南和蘇中地區。
南京是江蘇省會,這些年的發展速度相當快,擺脫了當年體量不及無錫的尷尬局面。上年,南京的GDP總量達到14817.95億元,排名全國第十。和十年前相比,南京在位次上前進了5名,體量上增加了2倍。
近些年,江北新區和寧鎮揚一體化成為了南京的發展方向,也構建了南京都市圈。因為南京地理位置處於江蘇邊緣,所以南京都市圈的規劃是跨省級別的,也輻射滁州、馬鞍山、蕪湖、宣城這些安徽城市,這是目前第一個跨省的都市圈。所以說,南京的發展方向和使命也是獨特的。
南京綜合實力強大,常年排在全國第五第六的位置,經濟方面甚至是南京拖後腿的一個維度了。南京的短板或許是常住人口數量不及同實力的城市,即便是與東莞相比,南京也要少100來萬人。
無錫位於蘇南地區,和蘇州比較類似,無錫的底子非常厚實,在我國早期就已經是工業強市,並且在滬寧線上,前往上海也非常方便。
不過,無錫的發展速度其實是不如以前的,在省內被南京超越(這完全可以理解,時間問題),常州、南通也讓無錫有了一定的壓力。從無錫的發展方向來看,還是要將重心北移,成為與南京武漢一樣的沿江城市。雖然蘇州無錫都是長江沿岸城市,但卻更依靠運河和臨近太湖發展。
無錫要利用長江航運的優勢,重心北移,儘早將江陰設區(存在困難),透過整合資源提升城市的發展能級。由於歷史上無錫的發展都是依靠運河和太湖,所以城區中心都偏離長江三四十公里。不過,現在的發展方向應當利用好航運優勢,這一點從江陰港就足以看出答案。
南通位於蘇中地區,近幾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因為位於長江北岸,早期的交通發展沒有跟上,與上海的交流遠沒有蘇錫常的方便。
隨著經濟發展和時間推移,南通的地理位置優勢逐漸展現出來,臨江臨海還距離上海近,這在江蘇是唯一的,不可能不會發展南通。從南通的發展速度也足以看出,南通已經成為江蘇的一批黑馬。
蘇通大橋通車之前,從南通出發到上海要三個多小時,通車以後,這段路程花費的時間縮短至一小時。未來,南通的發展方向必然是融入上海,這就需要將交通提升一個檔次。南通需要建設新機場,成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組成部分,屆時修建軌道交通,南通的融城發展也便水到渠成。
江蘇在資源整合上,的確不能做到像廣東那麼好,但多點開花是江蘇特色。南通的崛起,能夠讓蘇南的發展方向改變,極有可能會向江發展,屆時蘇州南通同城也並非不可能。南京則負責帶動蘇中蘇北和安徽部分城市發展,自身也成為一大中心,要向一線城市的方向前進。
總的來看,廣東比江蘇的頭部實力略強,不過江蘇發展更為均衡,手裡的牌非常不錯,廣東除了珠三角,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發展。未來,誰能夠笑到最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