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催化
光伏有事件和基本面雙重催化。
第一,10月28日(星期四),根據矽片分會統計,上週矽片價格小幅下降,各類矽片環比下降0.54%-1.33%之間。
雖然目前多數企業還在觀望,但矽片全線交易均價微降,下游需求顧慮減少,預示光伏產業鏈博弈或接近尾聲。
第二,樂觀來看,四季度矽料企業開始陸續釋放新產能。
其中,通威樂山二期的5萬噸將於十月底投產,協鑫能源顆粒矽2萬噸將於近期點火,大全3.5萬噸新產能預計12月底投產,新特能源3萬噸預計年底投產。
雖然11月和12月矽料有效供應環比提升有限,但向市場傳遞矽料供需緩解的預期。
此外,疊加下游減產,上游矽料庫存壓力較小,雖然不能排除能耗雙控在短期內依然會擾動預期,但總體矽料價格已臨近高點,整條供應鏈企穩。
第三,上月底,因業績延期刊發而處於停牌狀態的顆粒矽代表企業保利協鑫能源將於11月1日(星期一)覆盤。
覆盤前公佈利潤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經扭虧為盈,保利協鑫收入達87.79億元,歸母淨利潤約24.07億元。
且其披露目前四川樂山顆粒矽專案(一期)已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公司與上機數控合資建設內蒙古一期10萬噸顆粒矽及配套15萬噸高純奈米矽專案也取得實質性進展。
保利協鑫的業績達到標準以及顆粒矽專案取得進展,一則給光伏帶來熱度,二則給低成本的顆粒矽應用帶來積極訊號。
第四,新華社10月30日報道,我國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專案有序開工。
10月中下旬,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4省區已集中組織開工了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主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專案,總規模近3000萬千瓦,拉開第一批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專案開工序幕。
國內政策堅定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決心大,光伏長期需求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
第五,G20(二十國集團)和COP26(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即,海外可再生能源政策力度加強。
10月30日上午,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六次峰會當地時間10月30日上午在義大利首都羅馬開幕。
會議將以“人、地球與繁榮”為主題,將圍繞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重點議題展開討論。
10月31日-11月12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將在格拉斯哥舉辦,多國提升可再生能源目標。
在宏觀政策加強、產業鏈企穩的背景下,光伏景氣度依舊。
投資機會上,從產業鏈的情況來看,有以下投資機會:
1)從上中下游劃分來看,由於產業鏈存在盈利能力呈現自上游向下遊遞減的特徵,因此相對而言上游的矽料和矽片機會更好一些。
上游價格正在企穩,但斷崖式下滑的機率較小。
個股方面,以傳統西門子法為代表的通威股份,以及以顆粒矽為代表的協鑫新能源(港股)。
伴隨著大尺寸滲透率提高,成本和價格都有優勢的中環股份。
2)中游的電池環節競爭激烈,但當前工藝在發展,技術路線的選擇以及關鍵技術的突破將成為未來市場份額的關鍵。
關注PERC產能擴張完成,N型電池新技術量產在即的愛旭股份。
3)賣裝置的企業贏家通吃,具備整線能力的頭部裝置商將獲得先發優勢,先發者優先透過產線資料積累經驗,不斷正反饋加速技術改進。
關注光伏異質結(HJT)裝置領先者邁為股份、矽片裝置企業晶盛機電。
4)非矽環節除了業績預期穩定和儲能爆發的逆變器外(陽光電源),還可關注國產替代空間大的跟蹤支架。
從全球格局來看,中信博以8%的市佔率佔全球第四,遠低於第一的NEXTracker(29%)。
5)競爭格局佳的膠膜龍頭福斯特。
參考研報:
《中金公司--矽片周均價回落 美日可再生能源政策加強》
《浙商證券--十年十倍大賽道,光伏轉債全梳理》
《國金證券--光伏產業鏈博弈再近尾聲,Q4產銷裝放量仍可期》
大眾品提價
目前,雖然PPI和CPI剪刀差仍在加劇,但大眾品的相繼漲價,可作為通脹向消費端加速傳導的一個前瞻訊號。
通脹對食品飲料企業基本面的影響分為兩個環節:
一是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漲會影響行業毛利率,板塊會出現第一層的分化。
二是面對成本壓力,企業可採取直接提價、產品結構升級、收窄費用三種措施,又出現第二層的分化。
即品牌力強的公司可透過直接提價較為容易轉嫁成本壓力,處於不同產品生命週期的子板塊應對成本壓力的方式側重也會有不同。
從傳導鏈條來看,目前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的分化。
近期,多家大眾品龍頭公司紛紛宣佈提價:
啤酒領域,行業性提價自3Q21啟動,提價預期持續升溫。
渠道調研顯示:
2021年8月青島啤酒純生終端供貨價在山東省內從78元提至82元;9月華潤勇闖天涯換新包裝後出廠價全國範圍內大致提升4元/箱左右。
國泰君安草根調研反饋,預計21年4Q21至22年年初,青啤或將對大單品進行全國性提價,潤啤或將對普低檔產品進行全國性提價,重啤或將對烏蘇提價。
調味品領域,海天已率先漲價。
10月13日,海天味業釋出公告稱主要產品上調3%-7%的價格,於10月25日開始實施。
歷史覆盤顯示,龍頭實施漲價後,其他調味廠商如中炬、千禾一般在一至二個季度逐步提價。
零食烘焙領域,洽洽食品、安琪酵母等均釋出了漲價公告。
覆盤上述消費品的歷史提價情況,成本推動是大眾品提價的主要原因。
2000年以來,啤酒行業進行了三輪5%-10%幅度的提價,分別為2007-2008年,2011-2012年、2017-2018年。
啤酒的成本構成中,包裝、原材料佔據了70%以上,從而導致啤酒終端價格受到上游原材料、包裝等波動影響較大。
2007-2008年提價的原因是原料大麥產量銳減,價格瘋漲。
2011-2012年的提價是由於美元貶值,大麥價格上漲,國際航運和燃油上漲。
2017-2018年提價是由於大麥減產,進口價格上漲以及環保政策下,瓦楞紙、玻璃價格上漲。
現如今,大麥進口價格以及包裝所用的玻璃、瓦楞紙價格再次走高,成為啤酒企業直接提價的主因。
對於調味品而言,當前各大參與者仍處於相互制衡的競爭狀態,因此也是在原材料價格顯著上行壓縮盈利空間時,提價工具才會被動用。
而調味品的成本構成,大豆、白砂糖、包材佔了60.3%。
海天味業的歷次提價,均在大豆/豆粕的上行階段。
當前大豆/豆粕、白砂糖均處於上行階段。
除此以外,速凍食品受到魚糜、肉類提價的影響;零食受到葵瓜子、堅果等提價的影響。
提價落地後,一方面,短期的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另一方面,對部分品類而言,提價結合未來成本壓力下行,毛利率受益提升,有望享受“剪刀差”紅利。
從海天味業和恆順醋業的歷史提價情況來看,每一輪的提價均伴隨著毛利率的上行。
在競爭格局方面:
成本上漲時,具有規模優勢的龍頭公司更易提前鎖定較低的原料價格,更能透過提價、規模效應等消化成本上漲。
而中小廠家由於產品市場競爭力弱,同時規模小、技術落後,所以在成本上漲時既無法主動透過提價轉嫁,又無法透過規模與技術效應消化壓力,現金流能力受到考驗,盈利空間受壓縮,已被淘汰出局。
因而,龍頭企業亦有集中度繼續提升的空間。
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由於此輪漲價是在成本普漲的壓力之下進行的,是否能順利傳導到終端還有待確認。
因此,投資方面,阿策認為可以有兩種投資思路:
一是關注消費者對短期提價價格敏感度較低的啤酒,青島啤酒、重慶啤酒。
對啤酒企業而言直接提價是短期、區域性性的策略;大多數廠商選擇加速結構升級消化成本上漲,而對於國內啤酒龍頭來說,結構升級仍有較大空間,高階化是長期趨勢。
二是博弈未來上游成本回落,下游動銷提振,關注企業利潤彈性會得到較為明顯體現的龍頭企業,如洽洽瓜子、海天味業。
參考研報:
《國泰君安--成本催化,格局最佳化》
《開源證券--2022年,CPI通脹的核心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