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前導讀
對於很多司機來說,現在不是“少賺錢”、“多花錢”的問題,而是根本無油可加的問題。
經歷了上週的油價上調,用車成本又增加了不少,而“加油貴”卻只是車主面臨的難題之一。
近段時間,不少車主反饋:有加油站出現了“限量加油”的現象。不僅加不起,還加不到油,讓很多司機都放棄了跑長途。
事實上,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國內多地,在英美國家也困擾著民眾。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01
“買不起”,還“買不到”
10月22日,根據發改委訊息,國內成品油價格迎來年內第十四次上調,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和290元。
本輪調價落地後,汽柴油價格紛紛“破7”,按照一箱汽油50升來計算,車主加滿一箱92號汽油,要多花12塊錢。
隨著三四季度運輸旺季的到來,比汽油漲價更要命的是柴油限購。
近期,不少司機在社交平臺吐槽稱,很多加油站出現柴油限量供應的現象,有些加油站給一輛車的配給是100-500元,甚至還有加油站直接掛出了“柴油售罄”的牌子。
限購的100-500元柴油量,對於長途運輸來講可以說是杯水車薪,這無疑給運輸行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許多車隊和物流公司不得不提升運輸費用。廈門、深圳、上海、寧波等城市的集卡運輸協會或物流協會陸續釋出紅標頭檔案,建議各集運企業與客戶友好協商,上漲運費。
過去為了節省高速費走國道運送的司機,也不得不放棄國道轉而走高速,只因為高速路況更好,相對國道更省油。
有司機師傅表示:“現在不是油價上漲後運費成本增加,自己少賺一點的問題了,而是根本無油可加的問題。”
據相關媒體報道,對此,一些國營加油站也無可奈何:“我們賣一升虧一升,現在柴油價格批零倒掛,我們實在是虧本加油,只能限制購買。”
02
“限售”實屬無可奈何
為什麼會出現限售甚至不賣柴油的情況?主要還是由於柴油的供不應求。
從供應方面看,長期以來,我國石油對外的依存度都在70%以上。
2020年,我國石油總消費量為7.37億噸,其中自產的石油為1.95億噸,進口的石油為5.42億噸,進口石油的佔比達到了73.54%。
新冠疫情以來,歐佩克與主要產油國的減產協議讓全球原油庫存快速下降至七年來最低,也推動國際油價持續上漲,給我國的原油進口帶來較大的壓力。
進口成本上漲的同時,原油煉化加工所需的煤炭等大宗商品的價格也在上漲,導致生產成本疊加上升。
此外,“雙控”和節能減排政策的實施也給煉廠帶來了壓力,不少工廠面臨著高額的虧損,不得不減產或停產,眾多因素的疊加下,就產生了“柴油荒”的現象。
而從市場需求來看,隨著疫情緩和、全球經濟復甦,原油需求也不斷增長。到了秋冬天運輸旺季,國際國內各行各業對柴油的需求都在增大。
此外,電力供應不足的前提下,一些加工型的產業轉而依靠柴油提供動力,也促使了柴油需求量的增加。
供應不足,需求量卻在不斷加大,這就導致了加油站限售柴油甚至無油可售的局面。
03
”長期油荒“會有嗎?
事實上,“缺油”和“限購”問題,並不止出現在國內。
前不久,英國也曾出現“燃料短缺危機”。
根據英國汽油零售商協會,英國數千家加油站在9月一度出現無油可售的情況,司機們爭相加油,引發恐慌性搶購。
倫敦一家加油站的加油機上,也貼出了每人限購30英鎊燃油的告示。
不少加油站外都排起長達數英里的長隊,很多英國民眾需要等上幾個小時才能給汽車加上油。
來源 | 新華社記者韓巖攝
有的加油站甚至出現了車主排隊時發生爭吵、持刀衝突、甚至毆打保安的情況。
除了英國,根據媒體報道,隨著通脹率大幅走高,美國能源價格近期也出現大幅飆升。
高昂的油價和取暖等相關費用讓生活成本大增、民眾怨聲載道。
不少車主擔憂,這是否會發展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油荒”並長期存在?
對此,有能源研究行業專家表示,目前各國都很重視能源供需問題,在透過各種措施保障當前能源供應的前提下,也在不斷推動低碳化和能源結構轉型。
綜合來看,“缺油”和“限售”只是短期的供需矛盾,不必過度擔憂。
本期小P互動:
對於部分加油站“限售柴油”現象,你怎麼看?
你認為未來油價會漲還是會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