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馬三立
相聲是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相聲究竟有多少年的歷史?起於哪個朝代?有人考證,春秋戰國時代的宮廷小丑俳優,是相聲界的老祖宗;也有人說,漢朝善於講笑話的東方朔,是相聲藝人的祖師爺;還有人說,相聲是清代咸豐年間落魄文人朱少文創始的。對於相聲的老祖宗究竟是誰,我沒有考證過。我覺得第一種說法,太遙遠了。第二種說法,可能是由於相聲藝人供奉東方朔偶像而得出來的結論。藝人們在創作時吸收了這些人物逗樂的手法和風格,則是應該肯定的。
第三種說法比較接近史實。朱少文,一作朱紹文,綽號“窮不怕”,是相聲界公認的相聲藝術的“開山祖”。相聲就是他首創的嗎?還不是。我聽前輩們講,在朱少文之前,就有說相聲的張三祿。朱不算是張三祿的徒弟,但稱張為老師。張三祿是當初北京“管兒張”家的先輩。張三祿既變戲法,又使口技,穿插著也使“貫口”、說笑話。張三祿比朱少文年齡大40來歲,朱二三十歲時,張六七十歲。張三祿是北京東城和西城藝人的頭目。他人熟地靈,打個地呀,照顧一下藝人呀,認識他的人很多。朱少文主要唱太平歌詞,然後再說段笑話,逗個哏,有些是從張三祿那裡學來的。
從朱少文這一代開始,行業上有說相聲這一行道了,有師徒關係和行會觀念了,從而也就有了相聲宗譜。從這時算起,相聲的歷史,至今也就是一百五六十年,最多200年。
相聲這行業雖然是從張三祿開始的,但相聲界的習慣,還是把朱少文作為第一代。從第 一代起傳至第三代的師承關係,如下表:
朱少文這個人很有學問。他扮個小花臉演出,由唱太平歌詞、數板說笑話或小段故事,發 展成為單口相聲。他又根據評書、戲曲的故事情節,編成段子,傳下來說、學、逗、唱四門技巧,並且帶了六個徒弟。
阿彥濤比朱少文小10~20歲,他為什麼不拜朱少文為師,而算是平輩呢?阿彥濤是滿族旗人,是個財主。他主要唱單絃和拆唱八角鼓,說笑話、相聲他也會,是個票友,按現在的 說法是個業餘演員。他總看朱少文的表演,時間長了就有了交情。阿彥濤經常給朱少文聯絡 堂會,到王府裡演出。後來阿彥濤家族沒落,“下海”從藝。朱少文考慮到他的貴族身份和多年的交情,決定以師兄弟相稱。
在朱少文的弟子中:春長隆,人稱“一撮毛春子”;範長利,人稱“老範爺”,他的兒子 範瑞亭是第三代的相聲藝人;馮昆志,人稱“馮六爺”;桂禎,人稱“小桂”,晚輩們稱為 “桂三爺”;徐長福,綽號“紅眼徐三”,晚輩稱“徐三爺”。
恩緒是我的外祖父。在北方的相聲界裡,都知道有位老前輩名叫恩培,殊不知恩培也就是恩緒。他所以更名為恩培,是因為清德宗載湉登基當了皇帝以後,為避光緒聖諱不得不更名。我外祖父很崇拜朱少文,可能由於他自身是旗人的關係,沒有拜入朱門,而師承了阿彥濤。
第二代春長隆只有一個徒弟,就是我的父親馬德祿。春長隆與恩緒是故交,經常帶著我父親往恩緒那兒去,我父親就與恩緒熟識了。恩緒原來和他師父阿彥濤搭擋,阿彥濤去世以 後,恩緒就給我父親“量活”。恩緒人稱“大恩子”,從這時開始,稱我父親為“小恩子”。後 來小恩子就成了大恩子的女婿了。
範長利的徒弟周德山,藝名“周蛤蟆”,就是我的師父;郭瑞林是郭榮起的父親。
裕德隆是桂禎的徒弟,是這一輩的門長。這一輩人的名字原來並不排“德”字,後來由於隨著門長排列而更名。如李德鍚原名李佩亭;盧伯三改名盧德竣。
在第三代人中,吉坪三也叫“吉三天”;馮振聲綽號“馮大瞎子”;張星五綽號“白菜張”;張德泉,一名張德全,藝名“張麻子”;謝芮芝、高玉峰不論唱單絃或說相聲都是一檔; 李德鍚藝名“萬人迷”。 第三代至第五代的師承關係,如下表:
第三代馬德祿的傳人有高桂清、楊文華和郭榮起。高桂清有個弟弟叫高少亭,雖然沒有拜馬德祿為師,可是也跟他學過藝,並帶有孫少臣、劉仲生兩個徒弟:楊文華,藝名“楊刺撓”;郭榮起原名郭榮啟。
周德山有三個弟子:我是大師兄,下面有兩個師弟;李桐文,是李德鍚的兒子。 在第四代人中,陳雨亭藝名“陳大頭”或“陳大腦袋”;朱闊泉藝名“大面包”;富壽嚴藝名“山藥豆”;湯金澄藝名“湯瞎子”;馬壽巖的評書藝名馬軫華。
第四代的門長是張壽臣。
在第五代人中,常寶堃、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豐均為常連安的兒子,前四人的藝名為“小蘑菇“、“二蘑菇”、“三蘑菇”、“四蘑菇”;閻笑儒的藝名“閻麻子”;白銀耳的本名連仲友;劉化民的藝名“小地梨”;孫寶才的藝名“大狗熊”;趙佩茹的藝名“小齡童”。
第五代的門長是趙佩茹。
第五代至第七代的師承關係,如下表:
在第六代人中,小立本的本名叫李錦田;孫興海的藝名“小狗熊”,趙連升的藝名“小怪物”;趙心敏原名趙新民;王伯榮綽號“王老白”;王伯麟本名王瑞雲,俗稱“王大寶”;李伯 祥的藝名“小神童”。
第六代的門長是趙心敏。 第七代人中,又有不少人收了徒弟。從朱少文算起,至今已有八代人了。
需要說明的是,有一些演員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相聲藝術曾做出過一些貢獻,但在表中沒有列入。其原因,有的是他們出生於藝人家庭,雖從藝但沒有拜師;有的是我還不瞭解 其師承關係,如:沈春和、裕二福、閻德山、高德光、高德亮、張傑堯、韓子康、馮子玉、張 笑俠、常寶臣、張永熙、張春奎等。
還有一些女演員,如:劉玉鳳、回婉華、於佑福、耿雅林、潘俠男、張淑媛、魏文華、方伯華、張紫茹、張文霞、劉曼穎、姜伯華、韓秀英等。她們也為相聲事業做出過貢獻,在表 中也沒有列入。
附記: 《京津相聲演員譜系》一文,是劉國器、趙廣志二人根據我的回憶,並參考有關資料及走訪一些相聲界同人,然後加以綜合整理而成。其中難免有遺漏和不妥之處,敬希相聲演員和愛好者們給予補充、指正。
至於現在比較火的德雲社郭德綱師傅侯耀文於1994年,在天津中國大戲院舉辦了一場紀念趙佩茹誕辰八十週年的演出活動,演出進入尾聲時,主持人宣佈,李伯祥代拉師弟,侯耀文拜相聲表演藝術家趙佩茹先生為師。之後,在一家飯店舉辦了隆重的擺知儀式,主持人是李金斗,按照老規矩,引保代師分別為:王世臣、孫玉祥、朱玉良。這之後,侯耀文就算正式成為趙佩茹先生的徒弟。侯耀文共有28位入室弟子(按拜師時間順序):李博成、李博良、趙廣武、賈倫、高玉慶、李炳傑、單聯麗、陳寒柏、郭秋林、劉際、李福勝、王偉、馬小平、王兆麟、楊光、奇志、薑桂成、王玉、劉捷、郭曉小、荊林野、郭德綱、常寬、魏元成、趙衛明、張繼平、楊進明、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