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雖然要求放鬆,以慢練柔練為主,但卻是松中有緊,柔中寓剛,外柔而內剛,鬆緊相變,剛柔相濟的運動。
太極拳習練必須要鬆緊交變,松不是為松而松,松是為了緊,而且是為了更好地緊,勁力堅剛而無堅不摧,松中要寓緊,緊中也要有松,鬆緊不僅要漸變,而且還要瞬變,更要漸瞬突變。太極拳松不能無緊,緊也不能無松,松則柔,緊則剛,鬆緊合一,剛柔相濟,拳中只有不鬆不緊,不緊不松,才能陰陽相濟,而達到拳論所述“似松非松”之功。鬆緊可以使人產生任何形態的運動變化而進行能量轉換,所以說“一鬆一緊掤自隨”, 一鬆一緊一屈伸,一鬆一緊一虛實,一鬆一緊一太極,一鬆一緊自運化,鬆緊乃是人體運動的動力之源。
太極拳中的“緊”是在符合人體生理自然基礎上產生的舒適的緊, 只有遵照規矩去完成一招一式,才會出現舒適的緊,在行拳的執行軌跡中形成八面支撐,並在式與式之間對拉拔長圓融,無稜角,一鬆一緊,式式守中,招招掤自隨,表現出拳勢間銜接、轉換、摺疊、往復、連貫不斷的變化軌跡。
我的恩師張世昌先生一文《楊式太極拳練習初探---怎麼做到外形和順 》中的理論 :“上下對拉,八面支撐。軀幹松拔、兩臂松拔、兩腿松拔,前行凸命門,後坐腳掌撐,小腿垂直立木,後腿曲蓄蹬勁。松拔對拉貫穿於全過程”,都說明了太極拳中若沒有鬆緊的轉換,就不會有屈伸開合、虛實剛柔、進退化打的變化。
太極拳在完成每一個動作時,總是上下、左右、前後地對拉拔長。虛領頂勁與松腰溜臀就是對拉,含胸拔背與松肩垂肘也是對拉。有了前後、左右、上下與裡外的對拉勁,就能做到八面支撐,就產生氣勢,具體表現為太極渾圓勁。太極渾圓勁是周身八面支撐而形成的,充滿內氣的太極勁就是渾圓勁。太極拳練到一定程度,前擁、後撐、上領、下沉,丹田之氣充盈周身,做到人身處處皆太極,松中要寓緊,緊中也要有松,鬆緊不僅要漸變,而且還要瞬變,更要漸瞬突變。對於初學者,理解和體悟內外的對拉勁就有一定難度,進而理解和體悟八面支撐的太極渾圓勁也就更難了。太極拳是內家拳,內家的寓意關鍵就在於練拳不但要習身體的外在之動,更為重要的是求得神、意、氣之中和的內在功夫。太極拳修煉中所求的是內外相融、周身協調之整體。這樣的八面支撐才符合《太極拳經》上下前後左右都是意念,不在外面而在內。太極在執行狀態下,都要由對拉勁進入八面支撐。透過拳架不斷提高八面支撐的協調能力,就會相應提高太極渾圓勁的質量。
在行拳過程中,拳勢間的銜接處逢轉必沉時手臂與身體形成對拉, 如左摟膝拗步,左手向左下摟,右手向前推,這推出的右手的手臂一定要有對拉拔長,即手及手腕向前的同時,肩窩要向後拉,使手臂變長,但不能太過,過則不松,肘部要松沉;對拉在下肢,有前腿和後腿的對拉,如弓步,前腿彎曲,迎面骨向前撐,後腿向後蹬住地,這就形成對拉。還有虛步,前腳點地後腿坐實,前腿和後胯形成對拉。橫襠步,如雲手,也有對拉,如左雲手,右腿坐實,出左腳,左腳和右胯形成對拉。虛領頂勁是把頭、頸向上虛虛領起。氣沉丹田,頭上頂,脊柱上拔,丹田下沉,尾骨下附,使脊柱產生上下的爭力,從而帶動脊部上下筋肉拉伸。
在練拳時,不僅意識上有頭尾朝相反方向拉開之意,實際上,頭自然上頂,尾骨自然下墜,也是肢體對拉;並且含胸拔背和沉肩墜肘對拉,胸部既不凸出,也不凹進,使胸成為脊背拔長的支柱,並依靠支柱加以放長。沉肩的作用是將臂部下塌,使臂生根,同時墜肘,使肘與肩部之間達到放長。當手臂在執行過程中也是以墜肘為中心的,同時墜肘和腕又可以使肘與腕之間放長,因此沉肩墜肘和挫腕是整個手臂的放長。
“一鬆一緊掤自隨”就是對拉拔長,就是相向相合,收蓄內合時,也是閤中含開,閤中含沾粘,所以合而不扁,合而不癟,合而不丟,合得仍然富有彈性,仍然不丟掤勁。對拉拔長,不但使練拳的外形舒展、漂亮,而且自身的感覺也會舒服。對拉拔長關鍵在各個關節,所有的關節鬆開,使自身的血脈經絡通順,氣血流暢。
從這個意義上說,太極拳的松與緊是陰陽轉換的運動,也是能量積聚和激發的運動。(作者:戴林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