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世前一個月,蘇東坡寫過一首《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黃州、惠州、儋州,恰是蘇東坡一生被貶謫的幾個地方,那是他生命裡最窘迫的時刻。
但就在這幾個地方,蘇東坡留下了讓人追憶的豁達詩篇。
黃州: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念一二,不思八九
蘇軾一生並不順遂。
科舉試後,他和弟弟蘇轍同時中舉,因為主考官歐陽修的讚歎,蘇軾文名正盛。
正當他準備大展拳腳時,母親去世,於是兄弟二人隨父親返鄉守喪。
守喪期滿,兄弟二人回到朝中,參加了升級版的科考——制科考試。
“制科”是為了讓皇帝直接選拔優秀人才的考試,考中的難度非常大。
據說兩宋期間,透過科舉考試“進士及第”的有4萬多人,而透過制科考試的只有41人。
這種考試極為嚴格,最終錄取分為五等:一二等基本是虛設,三等便是最高。
蘇軾獲得三等,被稱為“百年第一”,蘇轍是四等。
兄弟兩人接受任命,美好的生活還沒開始,父親蘇洵去世。
於是再一次守孝三年。
三年之後,蘇軾還朝,卻趕上了王安石變法。
因為反對變法,蘇軾在給皇帝的奏表和自己的詩詞中略發牢騷,因此他被逮入御史臺。
這就是“烏臺詩案”。
在獄中呆了103天,得益於北宋“不殺文臣”的傳統,以及朝中大臣們的勸諫,蘇軾最終獲釋,但被貶謫到黃州,黃州團練副使。
在黃州時,蘇軾留下了很多詩篇,其中最有名的,是他和朋友們前往沙湖途中,遇到下雨,他一個人在雨中慢步緩行,歸來後寫下的《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就算在風雨艱辛之中,蘇軾還是一副闊達胸懷。
除了寫詩作詞,蘇軾還發明瞭“東坡肉”——宋朝以羊肉為貴,對於豬肉,百姓都不感興趣。
所以黃州的豬都長得白白胖胖,甚至跑都跑不動,用蘇東坡的詩來說,那叫“稻草系豬豬不跑”。
除了美食,蘇東坡還喜歡和朋友一起四下游覽,他把赤壁磯誤認為是當年“赤壁之戰”的地方,因此寫下了前後《赤壁賦》: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每當讀到這樣的詞句,無論如何苦悶,心胸總是為之一闊。
惠州:能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
在黃州呆了四年,蘇軾被重新啟用,他輾轉蘇杭之間,也是在此之間,西湖之上留下了那道“蘇堤”。
那段時間應該是蘇軾生命裡難得的寧靜,10年後,一紙貶書,他又被貶到了惠州。
那時的惠州,多毒煙瘴氣,在古代那是發配重刑犯的所在。
時年57歲的蘇東坡千里迢迢趕赴惠州,他對於生命的動盪,早已心平氣和。
到了惠州,蘇軾寫下一首《惠州一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條件艱難,但還不錯,畢竟還有荔枝吃。
除了荔枝,蘇軾還發明瞭“烤羊脊”——因為買不起羊肉,蘇軾只好將剔完肉的羊脊骨買了回來,結果按照自己的做法,竟然還有海鮮的味道。
惠州市肆寥落,然日殺一羊。不敢與在官者爭買,時囑屠者,買其脊骨。骨間亦有微肉,煮熟熱酒漉,隨意用酒薄點鹽炙,微焦食之,終日摘剔牙綮,如蟹螯逸味。
這一時期的蘇軾,還學會了釀酒,他自己釀好了松子酒,不過據說喝過的朋友回家後都拉了肚子。
有人說,能治癒自己的,只有自己。
流落遠的蘇東坡,就選擇用美食、美酒、詩文來治癒自己。
但或許是因為他的詩流傳太廣,“日啖荔枝三百顆”的話傳到了朝中,政敵們一邊流口水一邊心生不滿。
於是蘇軾再一次被貶,海南儋州。
儋州:吾心安處是故鄉
宋朝時的海南,簡直是蠻荒之地。
接到貶書的蘇軾將家人留在惠州,只帶著兒子蘇過一起渡過海峽,到達儋州。
當年,陽明先生被貶貴州龍場,就在困窘之時,在一天夜裡,他突然突破自己,開創了心學。
而在宋朝時,時年62歲的蘇軾到了海南,他和當地人相處不錯。
在當地居民的幫助下,蘇軾蓋好了一間簡陋的房子,房後是檳榔林,所以房子就叫“檳榔居”。
蘇軾在當地大力興辦學校,自己教授知識,這也促進了海南的文明開化。
在黃州時,有一天夜裡,蘇軾睡不著,就到承天寺裡找自己的好朋友張懷民,為此寫下一篇《承天寺夜遊》。
在儋州時,蘇軾寫過一篇《書上元夜遊》: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沽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為得失?過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魚也。
上元節,明月當空,當地老鄉喊著蘇軾:走兩步,沒事咱們走兩步,蘇軾很開心地和大家一起遊玩。
此時的蘇軾,像極了一個“老頑童”,生活那麼艱辛,他卻還能笑出聲音。
很久以後,蘇軾遇見自己的好朋友王鞏(字定國),當年因為烏臺詩案,王鞏被貶謫到廣西濱州。
那段日子,他的侍妾柔奴不離不棄,一直跟隨在旁。
後來蘇軾為柔奴寫過一首《定風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無論何種境地,只要保持著曠達的心胸,一切都會變好。
《菜根譚》裡說:心隨境轉則凡,心能轉境則聖。
如果,你覺得生活太難,不妨停下來,讀一讀蘇軾的這三首詩詞,總會有那麼一句,能夠觸到你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