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梅,世界著名華人華僑領袖、社會活動家、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
陳香梅祖籍廣東佛山市南海區,1925年6月23日出生於中國北京。
早期在中央通訊社昆明分社工作,是國民黨中央社的第一任女記者。
她的丈夫是揚名世界的美國飛虎隊將領陳納德。
她曾與丈夫一起攜手獻身抗日鬥爭。
1944年,19歲的陳香梅以優異的成績從嶺南大學畢業,被中央通訊社昆明分社社長陳叔同看中,成為首任女性記者。
美國空軍是她主要的採訪物件,憑著她熟練的英語和良好的素質,她被派往採訪飛虎隊將軍陳納德。
1943年的秋天,陳納德將軍是美國第十四航空隊的司令,而陳香梅則是中央通訊社的女記者,因為採訪新聞的關係,需要經常見面。頻繁的接觸讓陳香梅對陳納德的身世和業績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對他也愈發地崇敬了。
1944年8月,日軍在豫湘桂戰役中攻陷衡陽,湘桂鐵路的終點桂林已處在日軍的威脅之下。在桂林的陳香梅的四個妹妹跟隨難民踏上了前往雲貴高原的逃亡之旅。
在美國做領事官的父親陳應榮得知後,向陳納德提出請求:把陳家五姐妹接往美國。陳納德的秘書很快就為陳香梅和她的四個妹妹辦好了去美國的簽證。大姐陳靜宜此時已到達美國。
當拿到蓋有簽證的護照和飛往印度的機票時,陳香梅的幾個妹妹都很高興。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陳香梅的沉默不語。
陳納德似乎看出了陳香梅的心思:“如果你不想去美國,我可以請秘書去取消你的簽證。不過,你要仔細考慮一下。”
多年以後,她在談起這段往事時承認陳納德是她留下來的一個主要原因。
此後,因為工作關係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二人之間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那時她年僅19歲,正值花樣年華的年紀,而陳納德已經51歲,並且有了家室。陳納德和妻子分居多年,感情一直都不好。兩人雖互生好感,但也不敢逾越界線。
1945年抗戰勝利,陳納德退役準備離開中國,臨別時他對陳香梅說:“我們將再見。”
就在翌年的正月五日,陳將軍實踐他的諾言,重抵中國。當時陳將軍已與前妻離婚。這次他大膽地向陳香梅表露了自己的心跡。
這段跨國忘年戀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年齡上相差太多,加上文化習俗的差異,完全不對等。
陳納德沒有就此打退堂鼓,先搞定女方的家人,得到她們的認可,成功率就會很大。待人接物方面確實很有一套,每次見到陳香梅的外祖母,都會送上玫瑰花,還不忘誇獎一番,說到外祖母的心坎裡去了。
見到陳香梅的外祖父,他會聊些對方感興趣的事情。除此之外,他打橋牌很厲害,但是為了博得陳香梅的家人的歡心,他會佯裝自己輸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陳香梅的家人開始喜歡上這個謙卑有禮的陳納德,最終認可了兩人的婚戀關係。
1947年,陳香梅和陳納德在上海虹橋美華村5號陳納德寓所裡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儀式。當時,陳納德將軍54歲,陳香梅23歲。
三年後,陳香梅和陳納德定居美國。1957年陳納德將軍因肺癌去世。陳香梅才33歲,在她此後獨自生活的六十多年裡,她始終沒有再嫁。對她而言,陳納德已經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曾說:“和一個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結婚,你就不得不放棄很多年輕人喜歡的活動。和陳納德相愛的十年,是我們都深愛對方的十年,我不會再結婚,可是我有自己的感情生活,因為生活有很多樂趣。”
陳香梅曾在《一千個春天》的序裡寫到:“我是一個幸福的女人,因為我與一個不平凡的人結為夫妻,他曾深深地愛著我。
許多有著偉大事業需待完成的人,很可能無暇顧及身邊的瑣事,更少有時間表現柔情。然而,這個偉大的為了給予我快樂,為我所做的萬千瑣事,以及他加惠我的無限柔情,使我與他共享的時光中,保有一份愉悅,一份滿足。
一個女人必須要被保護,繼而被需要,並且被熱愛。愛他。以及被他所愛。令我同時感覺偉大及渺小—感到偉大,是因為我們曾經如此深刻的,完整的,為他所愛;感到渺小,是因為他達成了如此之多,令我為之驕傲。
他進入我的生命中,像春日的和風吹醒了百花,像四月的陣雨潤澤了大地,由於他,我所懷有的愛,是永恆不渝的,至高猊的,熱烈信實的,堅貞至死,我愛他愈深,愈深。我懷著感的心情,思及那些我們共聚的時日;感謝上帝的仁慈,寬厚,曾容許我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