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1949年11月1日,“西南戰役”打響,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主力,第一、四野戰軍各一部,在地方武裝配合下,開始瞭解放西南四省的戰役。
然而93萬國軍部隊,僅僅負隅頑抗了短短57天,除部分在突圍中被殲外,其餘全部宣佈起義或投降。在這次戰役中,解放軍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對敵政治攻勢和策反工作的積極開展,讓“政治爭取”取得了極大成功,可謂創造了戰爭史上起義和投誠人數最多的戰爭奇蹟。
短短57天,是什麼讓國軍在西南四省的93萬部隊全線崩潰?
【國軍部署】
經過渡江戰役後,國民黨軍不斷被殲滅,主力喪失殆盡,殘存的全部兵力僅剩150萬人。這些部隊紛紛潰退到華南、西南和臺灣等地。
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援下,以白崇禧、胡宗南兩個集團為骨幹,進行最後的掙扎。
他以為西南地區的地理和政治條件可資利用,秦嶺、大巴山和武陵山山脈,像一道天然的圍屏,隔斷了川黔與內地的聯絡;盤根錯節的封建勢力和遍地林立的軍閥土匪,是他的反動統治的基礎;地處邊陲,便於取得帝國主義的直接援助。
其部署:第一步,以白崇禧集團及粵軍餘漢謀部組織所謂湘粵聯防,阻止解放軍向兩廣進軍,作為他部署西南的掩護;同時以嫡系胡宗南集團等扼守天險秦嶺、大巴山、武陵山,阻止解放軍入川。第二步,白崇禧部退入廣西,與四川的胡宗南互為呼應,聯絡雲貴軍閥,負隅頑抗。
【作戰方針——大迂迴,大包圍】
5月23日,中共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發出關於向全國進軍的指示,其中明確指出:“胡宗南全軍正向四川撤退,並有向昆明撤退的訊息。蔣介石、何應欽及桂系正在做建都重慶割據西南的夢,而欲消滅胡軍及川康諸敵,非從南面進軍斷其退路不可”。
9月11日,又進一步指示第二野戰軍和第四野戰軍:對白崇禧和西南各敵均取大迂迴動作,插至敵後,先完成包圍,然後再回打之方針。
基於這樣的方針,對第二野戰軍的行動又先後作了具體的規定: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歸第四野戰軍指揮,擔任大迂迴任務,由贛南就勢於10月出廣東,爾後再由廣西兜擊雲南,徹底截斷敵軍逃竄國外的退路。
第二野戰軍主力,待廣州解放和國民黨政府遷至重慶後,在第四野戰軍發起廣西作戰的同時,以大迂迴的動作,取道湘西、鄂西,挺進敘府(即宜賓)、瀘州、重慶之線,直出貴州,切斷胡宗南集團及川境諸敵退往雲南的道路及其與白崇禧的聯絡。
位於寶雞地區的第一野戰軍第十八兵團等部,在賀龍、李井泉指揮下,積極吸引、抑留胡宗南集團於秦嶺地區。待第二野戰軍將川敵退往康滇的道路切斷後,即迅速佔領川北及成都地區,爾後協同第二野戰軍聚殲胡宗南集團,並迅速擴佔全川。這就是大迂迴,大包圍的決策。
1949年11月8日,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到達湖南常德,指揮進軍西南(隨軍記者時盤棋拍)
1949年11月10日,解放軍三兵團某部由湖南常德出發向四川進軍(圖源網路-隨軍記者時盤棋拍)
西南四省,雲南、四川、貴州和西康(今分屬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區),擁有著先天地理優勢,秦嶺、大巴山和武陵山山脈,像一道天然的圍屏,防守屬性之強不言而喻。
西南四省的國軍部隊主力是胡宗南集團及宋希濂部的中央軍40餘萬人,四川劉文輝和雲南盧漢的地方部隊20萬人,外加保安團和各遊雜武裝隊伍,甚至還有土匪,共計93萬餘人,從兵力上看西南國軍並不弱,因為解放軍進軍西南的只有不到60萬人,單從作戰兵力上看差距還是很大的。
不論是地理優勢抑或是兵力人數,佔據相當優勢的國軍部隊,為何在解放軍面前如此沒有抵抗力呢?
一是軍事打擊
經過渡江戰役,國民黨軍不斷被殲滅,主力喪失殆盡,殘存的全部兵力僅剩150萬人。這些部隊紛紛潰退到華南、西南和臺灣等地。
解放軍決定採取大迂迴,大包圍的決策,以佯攻秦嶺,威逼巴山的戰略迷惑敵人,如此出敵意外的行動方向讓敵川黔防線很快被突破。國民黨軍在慌亂中急忙調整部署,此時,坐鎮重慶的國民黨軍政首腦蔣介石察覺解放軍由鄂湘西進川黔迂迴重慶、成都的企圖,急令胡宗南集團由秦嶺、大巴山南撤入川。解放軍則以迅猛動作對國民黨軍實施迂迴包圍,並迅速切斷其向黔、滇的主要退路。
解放軍成作戰隊形前進(西南戰役中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一部在四川武陵山攻擊國民黨宋希濂部時拍攝的戰地影像)
迫擊炮攻擊敵人碉堡(西南戰役中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一部在四川武陵山攻擊國民黨宋希濂部時拍攝的戰地影像)
解放軍正向山頂衝鋒(西南戰役中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一部在四川武陵山攻擊國民黨宋希濂部時拍攝的戰地影像)
二是政治爭取
在軍事打擊的同時,政治爭取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在後續評價中,認為西南戰役的政治意義甚至大於軍事意義,也就是說本次戰役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功,並將其評為將“不戰而屈人之兵”發揮到極致,其中的政治爭取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為在西南戰役的戰場上,面對國軍93萬人的兵力,如果僅靠軍事力量,採取武力的方式作戰,可能這場戰役要耗費更多的時間。但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統一領導和部署下,劉伯承、鄧小平積極開展了對敵政治攻勢和策反工作,運用對敵分化瓦解的方式,在軍事壓力的同時輔以政治手段,於是僅僅用了57天的時間,便讓國軍93萬人的部隊全線崩潰。
政治爭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解放軍把強大的軍事進攻和有效的政治爭取緊密結合起來靈活運用外,國軍部隊自身的矛盾因素也成為其無力抵抗的重要原因。
12月10日蔣介石便從成都飛抵臺灣,12月20日,代理“西南軍政長官”的胡宗南放棄成都隻身逃跑,群龍無首的剩餘國軍立刻失去控制。胡宗南一走,其集團很快崩潰,歸胡指揮的敵第七、第十五、第十六、第十八、第二十兵團接踵起義。成都地區的蔣軍只剩下由李文率領的第五兵團,準備頑抗到底,24日夜,李文部剛開始行動,即遭解放軍的猛烈阻擊,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率殘部萬餘人向解放軍投降。27日,成都戰役遂告結束。
1950年元旦,即成都戰役結束後的第5天,慶祝西南解放大會在重慶隆重舉行。
1950年元旦,重慶市人民群眾集會遊行,慶祝西南人民解放(圖源網路-隨軍記者時盤棋拍)
西南戰役是中國戰爭史上殲敵最多的作戰,人民解放軍僅僅用時47天,共殲滅敵人10個兵團部、49個軍部、133個師共計93萬餘人,包括中央軍、川軍70萬餘人以及雜牌武裝20餘萬人。 而其中僅起義和投誠的部隊就達到50萬人(起義401660人,投誠95640人),幾乎佔到敵人總兵力的60%。西南戰役的成功除徹底粉碎了蔣介石集團企圖盤踞西南地區,伺機捲土重來的意圖外,也可謂創造了戰爭史上起義和投誠人數最多的戰爭奇蹟。
資料借鑑:百度百科;歷史記;@東北行營
宣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