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部分
大家應該知道,在新兵加入戰場後,損耗是很高的。而那些在戰鬥中能存活下來的,多數都是老兵,那麼這究竟是為何呢?難不成是因為老兵的運氣好?還是當子彈在見到他們後,都會拐著彎走?科學告訴我們,這是不現實的!至於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就讓我們先一起來看個例子。
當年的戰鬥究竟有多激烈?
上甘嶺戰役,作為抗美援朝戰役中,最激烈的一場戰爭。在面積僅有3.7平方公里的高地上,志願軍與“聯合國軍”,派遣戰士共約十萬人之多。甚至每平方米,都會出現76枚炸彈,這樣的火力密集程度。早已遠遠超過,二戰時的最高水平!作為在前線防守的志願軍戰士也承受了,史無前例的損耗!絕大多數連隊,都全軍覆沒,有些運氣好的也只是剩下幾人!而最為神奇的是,在這樣的戰鬥中,有一個班竟然做到了無一人犧牲的壯舉,全班九人都在本次戰役中存活了下來,他們也成為了在上甘嶺戰役中,唯一一個無一人犧牲的班。
我們現在說的班就是,志願軍第12軍31師91團8連的9名英雄。
他們分別是:沈金來、況厚勝、陶園林、高學良、李元萬、韓道存、向太金、安文成以及蔡興海。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講講,這個班在上甘嶺戰役中,發生了哪些英雄事蹟!
在12軍到達前線之前,是由15軍在此地防守,15軍的上級領導,採用的是“添油戰術”。顧名思義就是:當部隊出現傷亡後再補充,再出現傷亡就再補充......
可是這樣的做法導致,在戰場上過於混亂。因為近千人的部隊中,光是連長都有十幾人,導致戰士們在作戰時都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命令。
12軍的做法
當12軍,總結了15軍失敗的經驗後,就選擇採用車輪戰術,這也就意味一個連隊一打就是一整天。等到晚上的時候,不管傷亡有多少,都要從前線撤下來。第二天開始戰鬥的時候,就將上一個參戰連隊的連長留下來問話,然後將整個戰場的局勢講述給下一位連長聽。前一天參加戰鬥的連隊就抓緊時間休息,為第二輪戰鬥打基礎。
12軍這樣做的好處
這樣做有三個好處:第一個好處就是,每天參加戰鬥的戰士都是生力軍。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作戰時命令統一不會像15軍那樣出現混亂,最後一點就是所有的戰士,也會有盼頭只要能扛到晚上,這一天就算是活下來了!
當91團在進入戰場後,就直接將各連隊,分散到陣地的各個角落。而無一人犧牲的四班戰士,還被分在了九號陣地。這幾名戰士剛來到陣地,就開始挖掘工事。因為在前沿陣地敵我屍體太多,加上還在晚上這些陣亡的戰士,無疑對挖掘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戰士們就必須先將屍體扒開,然後才能開始對工事進行挖掘。發生這樣的事情,也加劇了戰士們身體上的疲勞。並且這裡的土地,都經歷過炮火的轟炸土地十分鬆軟,戰士們想要將土地拍實也十分的困難。這樣對工事的牢固程度,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四班戰士為勝利不惜艱辛
見狀四班的戰士,就向上級請示,是否可以用敵人的屍體,來應對眼前環境所帶來的難題。當上級得知訊息後,也允許了這個請求,當申請被肯定後。四班的戰士就開始在陣地中尋找敵軍的屍體,然後用這些敵人以及黃土堆建出了一道牆。雖說這樣做的確是過於殘忍,但是在戰場上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生命。等天亮後,美軍就開始進行第一輪炮火攻擊,見狀四班的所有戰士都進入到了坑道,來躲避敵軍的炮火。此時只剩下韓道存一人,留在戰壕中觀察,可是沒過多久韓道存就被炸傷。戰友們見狀,就將他抬了回去,然後進行了簡單的包紮。與此同時又派出另一位戰士前去觀察,可副班長察覺到不對,敵軍炮火目標一直是在坑道外的人員。如果這時候再持續觀察的話,只會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想到這裡,他就叫回了在外觀察的戰士。並且告訴他:“過一會出去看看就可以了。”當這名戰士聽了副班長的話後,照做了。
老美的老謀深算
就是這樣在坑道里躲了一會後,戰士們發現炮火聲,逐漸變遠好像有慢慢向後延伸的跡象。他們還以為,此時敵方的步兵,已經開始發起衝鋒了。於是所有人便走出了坑道,準備開始今天的戰鬥。可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在走出坑道沒多久,蔡興海就覺得有東西,重重地拍在了自己的後背上。然後整個人就被衝擊波打得直接飛了起來,等他起身一看,原來是一根血淋淋的斷臂,他根據距離以及斷臂上的服飾。判斷出這是我軍士兵的斷臂,然後他又將敵人的種種表現與此時發生的事情相結合到一起後。蔡興海就斷定,剛才那些炮火的延伸就是想要引出躲藏在陣地中的志願軍戰士!
於是蔡興海就立即下達命令,讓四班所有戰士再次回到坑道內。果真當最後一名戰士撤回到坑道後,敵人的炮彈就再次呼嘯而至。這次四班的戰士因蔡興海的果斷,僥倖逃過了一劫。
志願軍戰士制定出新的作戰方針
當回到坑道後班長就立即定下了新的作戰方針,他將全班的九人分為四個組。一組兩人,還剩下的那個人作為機動。班長、副班長以及兩名老兵戰士,帶領剩下的新兵輪流作戰。並商定當距離敵軍50米時,用衝鋒槍進行射擊,距離達到30米的時候。就投擲普通手榴彈,進入25米範圍投擲加重手雷。如果敵軍以一個排以上的兵力進行衝鋒,就在陣地的左翼丟擲手雷,在右翼使用爆破筒。萬一敵軍多路衝鋒的話,就優先打擊自己眼前的敵人,然後再去支援其他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敵人集中方向發起進攻的話,就將所有的火力集中到一起,對敵人發起阻擊。此時的戰術清晰明瞭,每個人也都明白自己的任務。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志願軍戰士的戰術素養非常高,絕對不是某些影視節目所描述的那樣,說志願軍只會依靠人海戰術。
最後在四班所有人的配合下,成功將敵軍發起的多次衝鋒擊退,陣地前方也佈滿了敵軍的屍體,可是在其他陣地上的戰士,卻傷亡慘重,甚至還有個別已經全軍覆沒!但眼觀四班這邊,不僅成功抵擋了敵人一輪接一輪的攻擊。並且還無一人陣亡。其中連長也多次提出派人增援,但均被班長以陣地無工事,多派來戰士只會增加傷亡為由,拒絕了連長的增援。直到最後,敵人竟然直接將兩個連的兵力壓了上來,此時四班的戰士們也被圍得水洩不通。最後四班戰士們也因體力不支,被迫撤回到了坑道內。
此時況厚勝在坑道口說到:“你們不要怕,只要有我在,誰也別想打進來。我的年齡比大家都大,就算是敵人想要炸掉坑道,我也會與他們同歸於盡的!”不料話音剛落,就見一根爆破筒。被扔到了坑道內,只見況厚勝手腳利索,直接拿起爆破筒就扔了出去。隨後爆破筒在敵人密集的地方爆炸,直接讓敵軍損失了幾名士兵。而況厚勝也被劇烈的衝擊波擊飛,敵人見到這接近瘋狂的況厚勝直接被嚇懵了!竟然向後開始撤退,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被況厚勝的舉動嚇傻了,還是已經將這個坑道遺忘了。一直等到戰鬥結束敵人都沒有再對這個坑道發起過攻擊。最後經過了一天的激烈戰鬥,四班一共殲敵400餘人。並無一人犧牲,一舉創下“小兵群作戰”的奇蹟,從四班所經歷的一切看來。他們能夠存活,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比如說四班最後躲進坑道後,也沒有敵人在對坑道發起過進攻。但更多的還是靠著敏銳的反應,以及這種不怕死的精神,這些才是能夠讓老兵,在戰場存活下來最關鍵的原因!
曾經就有一名老兵說過:“在戰場上千萬不要怕,因為如果害怕的話人就會變得遲緩。這樣的話,不被子彈擊中才怪了!”
獲得至高無上的榮譽
隨著上甘嶺戰役的結束,四班也被記集體“一等功”,主要指揮戰鬥的副班長蔡興海也被授予“特等功”,以及“二級戰鬥英雄”的光榮稱號。更值得說的是,蔡興海英雄還是個老壽星。並且為人還非常低調,他一直將所有的功名隱藏在內心深處,而我國也正是有這樣的英雄存在,才有瞭如今的璀璨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