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你們知道大熊貓被“降級”了嗎?在國務院的新聞釋出會上,國家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表示,一直被視為“國寶”的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了1800多隻。網友們紛紛歡呼:“恭喜大熊貓喜提降級,人手一熊,指日可待!”但熊貓寶寶可能會擔憂:“嚶嚶嚶,降級之後,伙食不會下降吧。”其實,大熊貓的“降級”恰恰說明了我國對於生態環境的重視。
但是,生態環境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並非所以生物都是越多越好,比如老鼠、蝗蟲過多的時候,就會引發生物災害。比如在國考中,曾經考過這樣一道題。
下列與生物災害有關的說法錯誤的是:
A.中國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兩湖地區
B.稻飛蝨的天敵有蜘蛛、青蛙
C.松毛蟲在高溫乾旱環境下更易繁殖
D.鼠類會啃食莊稼的莖、葉、根和種子
在這道題中涉及到了我們常見的幾種生物危機,而我國自古以來都是農業大國,一旦發生大面積的生物災害,不僅會給農民伯伯帶來損失,甚至會影響國家的農業和經濟。那我們來看看這些選項。A選項蝗災是指蝗蟲引起的災變。蝗蟲以常見的農場品為食物,通常是群居生活,喜歡溫暖乾燥的生存環境,所以蝗蟲肆虐經常發生在黃河中下游地區。B選項中,主要出題人是想考查如何利用自然天敵保護莊稼,稻飛蝨的天敵已知150種以上,卵期、若蟲和成蟲期都有天敵,蜘蛛、青蛙都可以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C選項中的松毛蟲是森林害蟲中發生量大、危害面廣的主要森林害蟲,喜歡高溫乾旱的環境。D選項中的鼠類常對農生產釀成巨大災害,莊稼的莖、葉、根和種子都逃不過他們的魔爪。所以,這道題選擇A項。但更多的我們要了解到由此帶來的相關知識。這就希望同學們在備考的過程中,重視積累常識知識。圖圖老師願意和同學們一起成長、一起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