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魚,鯨鯊(Rhincodon typus),是一個喜歡吃浮游生物的龐然大物,可以在所有熱帶海洋中單獨或成群地找到。然而,儘管它是一種高度洄游的物種,但人們對全世界不同種群之間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這種知識的缺乏阻礙了旨在保護這種瀕危動物的保護工作。
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海洋生物學家Héctor Guzmán與美國地質調查局的Caitlin Beaver和科伊巴科學站的Edgardo Díaz-Ferguson一起,著手開始填補這一知識空白。
透過在科伊巴國家公園和太平洋巴拿馬的奇裡基灣浮潛,古斯曼收集了21條獨行鯊魚的組織樣本。該團隊對它們進行了遺傳分析,發現它們具有高度的多樣性,與在阿拉伯灣、西印度洋、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灣發現的鯨鯊種群有相似之處。
由於鯨鯊的旅行距離很遠,跨界措施可能對保護這一瀕危物種更為有效。
這些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上的結果表明,鯨鯊可以進行長距離的旅行,諸如海洋走廊的跨界保護措施可能對物種保護有效。
"想象一下,這個物種可能從巴拿馬出發,行程超過27000公里,"Guzmán說。"這種觀察到的連通性讓我們感到驚訝,揭示了保護和養護鯨鯊的一個真正的政治挑戰。它似乎不再是一個地方或區域性的問題,而是一個全球問題"。
儘管樣本量小,但這項研究可作為了解這一物種的遺傳多樣性和種群連通性的基線,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資料,其數量在過去四十年中減少了一半。這種型別的資料對於破譯鯨鯊的遷移模式是必要的,因為這種遷移模式很難長期直接觀察。
Diaz-Ferguson說:"透過這份出版物,我們為解讀瞬息萬變的鯨鯊的遷移和遺傳連線模式做出了貢獻,證明了太平洋巴拿馬作為該物種連線的關鍵地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