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貢實驗室出了一份《Lithium-Ion Battery Supply Chain for E-Drive Vehic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0–2020》深度的解讀了美國電池供應鏈的變遷,裡面的內容很細,我覺得很有意思,供各位讀者參考。從整體來看,2010年美國開始賣電動汽車,當時美國本土的電芯產量是很少的,隨著2018年特斯拉主導的Giga Factory模式的確立,從2018-2020年美國70%的電芯都是在美國生產的,隨著美國車企的新電池超級工廠(包括 GM-LG Chem 和 Ford- SK Innovation 合資企業)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當然美國這些電池企業也在全球採購基礎電池材料。 從電池系統來看,車企一開始就進行電池模組和系統的組裝,這使得美國的Pack本土生產率達到了87%。
備註:這份報告裡面披露,China’s battery cell manufacturer CATL is building its first overseas plant in Germany and is considering a U.S. factory.
第一部分 美國市場的電池存量歷史情況
從2010年至2020年,按生產地點劃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統計資料顯示,10年時間共有約75.9 GWh的需求量,美國本土生產的電動汽車總量為65.8 GWh,美國共裝配了67.4GWh的電池組,這裡的電池差額有些在其他地方組裝之後到美國銷售。
備註:這個資料顯示美國的新能源汽車還是有一部分是出口的,
從電芯的角度來看,美國本土共生產了39.1 GWh 的電芯,日本出口過去26.8GWh,韓國7.7GWh。但是預估到2023年,美國的電池需求量就達到了80Gwh,這也是當前電池前端的礦產和資源很緊俏的核心原因,這一輪需求來自歐洲、來自美國,來自主要的三個市場都在增長。在這裡統計的時候,也包含了HEV電池,美國市場每年HEV電池需求量大概為400 MWh,松下供應了一半以上的電池,其次是 LG Chem、Blue Energy (GS Yuasa) 和 Vehicle Energy Japan (Hitachi)。
從數量來看,從2018年開始透過特斯拉的銷量爆發,松下主導了美國市場的主要需求,每年銷售的車輛為20萬以上。其次是LG Chem,每年能有7萬左右的規模。
從2018年開始,特斯拉每年穩定的向松下採購13GWh的電池,LG在美國的供給量大在2-4GWh之間。
我們看到,在Pack的製造領域,特斯拉其實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在國外純電動電池系統創新層面,特斯拉的設計和它的製造迭代分不開。車企裡面,除了BMW做了一些Pack組裝以外,就沒有特別涉足Pack生產了。
備註:通用的Volt系列是自己做Pack的,到了Bolt EV的Pack都交給LG了
第二部分 供應關係
下面幾張圖畫得非常有意思,我覺得以後我也要把中國的供應情況,按照這樣的格式來顯示,這裡的兩張圖分別用MWh和車的數量來顯示供應關係。這圖的特點,還是把供應的規模描繪清楚了,兩張圖一對比能看清楚PHEV和BEV帶電量的巨大差異。
小結:這份報告裡面還有一些很有趣的供給關係,我覺得做得不錯,有空我再篩選出一些有價值內容供各位參考,先寫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