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紫關,位於鄂西北、豫西南、陝南三區交界處,曾在土地革命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發揮著重要的戰略要地作用。
荊紫關革命軍事紀念館,位於荊紫關文化站院內,共有房舍18間。內設"首長室、指揮中心、參謀室、作戰室、機要室等,並有毛主席和中原軍區李先念、王震等首長的照片、軍令手跡等珍貴資料若干份。紀念館主題以歷史資料為基礎,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我黨我軍在荊紫關開展的革命軍事活動為一體,再現了革命前輩的戎馬風采和荊紫關戰略要地的歷史地位。
荊紫關這片土地上,不僅古建築遍地,它的紅色歷史,也是源遠流長。據記載,在土地革命時期,1935年6月,由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率領的紅二十五軍奇襲荊紫關,取得了第二次反“圍剿”的第一個重大勝利,為最終粉碎敵人對鄂豫陝根據地的“圍剿”立下了首功,致使蔣介石限令“三個月消滅紅25軍”的計劃破產。
抗戰時期,1938年2月,鄂豫陝地區(即鄂西北、豫西南、陝南三區交界處的荊紫關延邊地區),被毛主席列為全國六個抗戰戰略要地之一。
解放戰爭時期,1946年6月,由李先念、王震領導的中原軍區部隊強渡丹江河,衝破荊紫關,取得了中原突圍的勝利,為拉開全國解放戰爭的序幕起到決定性作用。
中原突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鄂豫皖邊突破國民黨軍圍攻的戰略轉移行動。當時,軍區司令員李先念、政治委員鄭位三率部於26日突圍,主力分兩路從信陽以南柳林、孝感以北王家店附近,越過平漢鐵路西進,沿途粉碎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於7月下旬分別進入陝南和鄂西北地區,組成鄂豫陝、鄂西北軍區。中原突圍的具體細節以及歷史意義,網上有很多資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尋。
中原軍區勝利突圍,殲敵5000餘人,儲存了力量,牽制國民黨軍30餘個旅,有力配合了其他解放區的作戰。這中間,最為人熟知的,恐怕就是後來有名的“皮有功,少晉中”了。
這邊展廳裡有很多戰爭年代的文物,清晰記錄了那段崢嶸歲月。
荊紫關作為具有革命優良傳統的三省邊區,在革命戰爭年代湧現出了大批的仁人志士,他們為革命舍小家、顧大家,拋頭顱、灑熱血。這圖片中介紹的荊紫關段氏,就是紅色傳奇的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