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曆史早期,各個王朝對中央集權的意識比較薄弱,分封制也非常流行,但每一個王朝施行分封制之後的命運卻不盡相同。周朝分封之後,統治綿延了近八百年,結果不錯。
但後來仿效分封的西漢卻出現了七王之亂,西晉也出現了八王之亂。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周朝異姓受封者較多,其二是周朝王室的實力更強。
(一)周朝異姓受封者佔據半數,異姓諸侯野心並不大
據統計,周朝建國時共計分封了71個諸侯國,其中有40個是周朝王室成員,31個則是異姓功臣受封,王室成員中,還有一部分是周武王的表親或遠親,兒子被分封的非常少。這樣一來,諸侯們身上的王室血脈很少,起兵造反名不正則言不順,就沒有太大的野心去與君王去爭奪皇位了。
而西漢和西晉的情況則不同。西漢造反的七個諸侯王和西晉造反的八個諸侯王都是皇帝的同宗血脈,身份也都十分高貴。他們從小養尊處優,身份高人一等,在他們的封地內,他們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皇帝。這樣的情況也就助長了他們的野心,而且同是皇室,他們如果造反也會獲得更多人的擁護,成功也變得相對容易。
(二)周朝王室軍事實力強,諸侯不敢輕舉妄動
周朝的諸侯國不敢造反,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周朝王室的軍隊實力大幅度碾壓其他諸侯國。周朝分封時,全國的人口共計500萬左右,平均每個諸侯國也就幾萬人口,常備士兵達到一萬人都很困難。
而周王室控制的人口儲量大致在80萬左右,士兵數量也能夠達到接近10萬人。所以,周王室的軍事實力要大幅度強於其他諸侯國,諸侯國如有異心,周王室可以輕鬆將其剿滅。
西漢和西晉的情況則不同。漢高祖劉邦曾殺白馬為誓,約定非劉姓稱王者天下共誅之,這也讓劉姓諸侯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為他們的實力發展拓寬了道路。到了景帝時期,天下大半都在諸侯王的控制之中,吳王、楚王等諸侯王的實力更是與漢皇室不相上下,這也讓他們具備了謀反的條件。
而西晉則是吸取了曹魏丟掉江山的教訓,不僅分封皇室成員為諸侯王,還給他們軍權,如果朝中有奸臣作亂,諸侯王可以帶兵勤王。所以西晉的諸侯王軍事實力都是比較強的。後來西晉皇帝昏庸無能,諸侯王們的野心瞬間顯露,天下也就隨之大亂了。
由此可見,周朝的諸侯國實力較弱,野心也很小,才沒有對周王朝的統治造成威脅。而西漢和西晉的諸侯王們不僅實力更強,且野心巨大,具備了造反的條件。
所以,在至高無上的皇權的誘惑之下,他們也將自己的野心付諸行動,起兵造反,天下也隨之再度進入到了亂世。